微信集锦(2021年7月)
【2021上半年总结】
战胜了冬季引发的“咳嗽变异哮喘”,体验了来自“气道”的干咳是多么顽固,深知“心平气和”多么难得;工作上的默默坚持,得到突然回报,这就是《电视研究》成为广电行业唯一的C刊,也就是顶级刊物,这也是一种学术上的“开疆拓土”;心理上更加淡定,不再“羡慕妒忌恨”,而信奉“大爱无疆”;因为“追剧”而找回久违的“崇高感”,即使因为疫情而不得不天天吃盒饭,也有了激情燃烧的胸怀。总之,上半年肉体不爽,精神很爽!
【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大会直播有感】
我最感到共鸣的有两点:一是谁也别想欺负、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一是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有“坚强意志”、“强大能力”。这是对世界的庄严宣告,也说出了14亿中国人民的心声。
此外,电视直播本身非常成功,有电影镜头的感觉,十分大气。声音画面堪称完美。
七一纪念大会安排民主党派人士在总书记之前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大会全程没有戴口罩,说明中国抗疫是成功的!本身就让那些攻击中国的西方无能政客哑口无言!
七一晚会,就是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范本。节奏流畅,情绪饱满,史诗性与观赏性完美一致!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与《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图文作为过渡到改革开放的背景交代,这个处理很高明。
下半年开始了!希望朋友们都有更好的人生体验。感谢诸位与我一同走过。
【学术】广电业界人士论文能够达到一定理论深度的,不多。而学界人士对实践又不太了解,喜欢玩概念。这两者如何完美结合呢?已经有人在进行探索:业内人士与学界人士合作写论文,前者提供一手资料、后者从理论层面进行升华。
【偶得】宣推很重要,否则无论是人还是事都会被埋没。王昭君尽管是绝色美女,但画家毛延寿没有宣推她,皇帝就不知道她。最后她只能当青年志愿者去北方和亲。
传说是王昭君没有给毛延寿润笔费,毛画家就故意把她画丑了。
【看《大决战》,学战略决策】
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是在中原打大仗,还是先向江南突击?真难决策啊!毛主席坚决否定了林彪先打长春的意见,而坚持打锦州;接受了粟裕的“斗胆直陈”,而先打“淮海战役”再渡江。事实证明,战略决策必须在几个方案中找准最优者,而不是最稳妥者。
对付网络谣言,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绝对不要立即起哄。真相大白需要时间。
【午间感悟】为什么我的人缘不错?关键在于我释放的是善意,而不是恶意。
看电视剧《大决战》林彪还在犹豫是打锦州还是回师长春,我也很急!放在当时的场景,决心真不好下呀!这就是一场豪赌!
《大决战》战争场面是真打,不是花架子。看得出,这是良心剧!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用得太多,但用在蒋介石身上还是非常贴切的。且不从政治角度看,单从做人方面来看,老蒋不给别人活路,到头来是给自己留死路。
近来看电视剧《大决战》,温故而知新。
【周末思考】我总看到一些垮台的官员几乎都是博士,这让我很担忧。建议今后选拔官员要把实际领导力与人品放在前面,不要唯高学历。特别是不要鼓励官员搞假博士学位,从制度上倡导“实践出真知,实干出干部”。是骡子是马,都必须拉出来遛遛。真正的博士是做学问的,不一定做大官。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最崇拜的是战将。
【早晨金句】不要抱怨他人,你一抱怨就已经证明你很无能。敢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都是勇于改变自己,而不是企图改变他人。尤其是有些人遇到职场天花板,或是挫折,或者总是评不上职称,不是找自己的原因,久而久之就会被负面情绪左右,影响职场氛围。
连喝三大杯热茶,结果汗如雨下。这就是冬病夏治,让寒气自己跑出来!
1983年大学毕业前夕我还沉迷于诗歌!根本没有想到如何去升官发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