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 | 徐宜业: 不老青山葬古丘 ——游明孝陵
花洲文学
不老青山葬古丘
——游明孝陵
文|徐宜业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我们游完了灵谷寺,乘坐景区公交车,到孝陵卫下车,转乘出租车到了明孝陵景区。到了明孝陵景区入口一看,显然这里的游客少得多,门口没有几辆车,游人也非常少。可能因为这里可看的景点少,门票价格太高吧。
明孝陵坐落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取名孝陵,也许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也许是因为马皇后谥号“孝慈”吧。清代始称“明孝陵”。
我们从明孝陵景区大门进入,向前走十几米就到了下马坊。下马坊其实就是一座石牌坊,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字。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何况平民百姓呢。可见朱元璋生时任性,彰显自己的淫威,死了也要人们对他尊敬。
从下马坊向东走36米处,就到了神烈山碑位处。此碑立于明嘉靖十年,碑正面刻“神烈山”三字。再向东走17米处,可看见一块卧碑,为“禁约碑”,立于明崇桢十四年。碑文刻着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九条禁约。
我们从下马坊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大金门。其实它才是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现在只剩下城座以及三个拱门了。
离大金门不远处有座碑亭,为砖石砌筑,亭顶已坍塌,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拱门,外观犹如城堡。因为它是正方形,故称“四方城”。四方城内有一座巨大的龟驮石碑,是明成祖朱棣亲撰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记述太祖一生功德。其实朱棣怨恨老爹立储的偏心,用立圣德碑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正统,掩饰内心的空虚。这块神功圣德碑,只不过是他篡位弑侄,愚弄世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我们经过四方城,跨过御河桥,就到明孝陵的神道了。神道有八百多米,平坦宽阔,弯曲蜿蜒。两旁古树林立,蓊蓊郁郁,时有鸟鸣蝉嘶,显得非常幽静。
神道分为两段。一段叫石像路,由东向西北延伸,长六百一十五米,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等六种瑞兽,共十二对二十四只。它们夹道迎侍,或立或卧,两两相对,栩栩如生,虎虎生威。
走完石像路,就进入了翁仲路。翁仲路由南向北,分列八尊人石像,也是两两相对,长二百五十米,依次排列的两对文武和两对文臣,对望着雕满了龙的花纹的石柱。在绿树浓荫掩映之下,文臣武将威武雄壮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忠实守护着陵墓,恭迎来者,显示帝王的威严和陵墓的神圣。
抚摸着神道两侧的石兽和石人,我不禁忿恨统治者的虚荣与贪婪,同时也不得不钦佩古代雕刻家们技艺的精湛。
我们不知不觉游完了神道。在陵园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们折回石象路,向梅花山走去。梅花山,就是距离我们刚才经过石象路东侧不远处的那座小山。喔,原来神道绕着梅花山转了一个大弯。
工作人员告诉我:原先这座小山叫孙陵,是三国时一代枭雄孙权大帝的陵墓。当初建造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孙权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了。这真是英雄相惜啊!朱元璋平凡的话语中,道出他对集聚雄才大略的孙权的敬重。我们观看孙权纪念馆,在孙权雕像前留了影。我向“生儿当生孙仲谋”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们绕着梅花山转了一圈,摸了摸梅花树的干和叶子,不禁地叹了口气。妻子说:“有什么好惋惜的。今年我们错过了赏梅季节,明年二三月再来赏梅也不晚呀。”
我们游完了梅花山,又回到了神道。走完了神道的尽头,我们穿过仅存六柱三门的棂星门。沿着棂星门向前走几百米,看到了一个小广场。广场左边通往陵宫,下面则是金水桥了。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
我们顺坡而上,看到了一个朱红的大门,黄瓦红墙,特别惹眼。门额上竖书的“文武方门”四个鎏金大字清晰可见。这就是文武方门。门前的广场上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明孝陵”三个字。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来到了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有一只短脖巨龟,驮着一块大石碑,碑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我从中洞察出清代明君圣主们渴望人心归化的政治理想,向世人展示自己宽广的胸怀。
过了碑亭,我们就到了享殿。这里原来挂的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大幅画像,现在却成了一个旅游品的销售部。电扇下,工作人员无聊地拉着家常。好端端的一个圣洁之地,变成了挣钱的工具。真让人不爽!
从享殿前行,穿过内红门,经过一段大道, 我们踏上了升仙桥。据说当年朱元璋的灵柩就是跨过这座桥进入地宫的。
经过升仙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那高大雄伟的方城了。方城是座高约二十米的方形城池,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正中拱门内有一条台阶甬道。我们走在这个甬道上,又湿又滑,光线昏暗,有阴森森的感觉,让人心悸。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五十四级甬道,沿着方城东西两侧的石级登上了明楼。明楼就是建造在方城顶部的一座宫殿式建筑。进入明楼,看见里面正展示一些明代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我们站在明楼前城墙眺望,整个明孝陵尽收眼底,
方城的后面才是真正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人们称宝顶,也叫宝城。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而筑。宝城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宝城之上,树木参天。宝城之下就是明太祖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这真是“百花依旧诉春秋,不老青山葬古丘。”啊!生老病死人间常事,一个陵墓设计得如此的复杂。这是对来世美好生活的憧憬,还是因自己的暴政对后来人的恐惧?
明东陵在明孝陵东约100米处。那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墓遗址,如今仅存陵垣、陵门、台阶等断墙颓桓了,实在让人伤感。
我们还观看荷花仙子、曹雪芹的塑像,欣赏了红楼艺苑等景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太阳已经下山了。当我们匆忙赶到下一个景点“美龄宫”时,已经关门了。我们在“美龄宫”景点前,叹息一声,怅然离开。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当时生产条件非常的落后,这样浩大的工程,这样巨大精美的石刻,需要耗费古代劳动人民们多少的血汗和智慧?明孝陵上的一砖,一石,一斧,一凿,都是古代人民血汗智慧的凝聚。
这明孝陵埋葬着朱元璋、马皇后、太子朱标,也埋葬着无数的冤魂,他们在无声地哭泣。一个封建帝王为了一己之私,广设东厂,屠杀百姓,滥杀功臣,暴虐残忍。他想让自己的皇帝特权代代相传。他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还要虽死犹生,不惜牺牲百姓性命。这是多么可悲呀。
一座陵园,就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徐宜业,中共党员,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人,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有上百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