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海 | 因为坚持 所以出彩 ——记河南省第六届名师陈清波老师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有了目标……人生亦是如此。”这段话对于陈老师来说就是他26年的从教生涯的最好注脚。1991年8月,陈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怀揣着梦想,伴随着兴奋,踏入了教育工作岗位。数学本是枯燥无味的,但在他的手里,却把它变成了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眼球的学科。26年的追求坚守,26载的修炼沉淀,他渐渐成为师生有口皆碑的魅力老师。他,就是“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第六届名师”获得者——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陈清波。 

  一、以身作则――躬耕教坛书篇章,奉献爱心培英才

1991年8月,陈老师毕业被分配到邓州市汲滩镇参加工作。学校任命他担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他起早贪黑,早来晚走,深入教学第一线,和老师们群策群力,精心设计教案,精编精讲试题,分类设计作业,避免题海战术,各单元的练习和试卷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作业在学生眼中逐渐变得可爱起来。

在课上,陈老师总是专注地注视着学生们,那期待的目光、那微笑的神情、那轻轻的颔首、那微张的嘴巴,给了学生们表达的信心与勇气。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就融在了这静静的等待之中。学生在上课、比赛时不小心受伤,他会倍加关心甚至亲自送往医院。他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经常自己掏钱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们常说,“陈老师像我爸”;家长们常说,“把孩子交给陈老师放心”。

工作26年,当了26年的班主任。照学校领导的话就是:“你就是当班主任的料,你要是不干班主任,那学校就亏大了。”领导信任他,他又特别爱较真,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成了社会问题。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有一次上课,班里的一位小男孩张爽两眼发呆,心不在焉。陈老师上前问道:“孩子,你怎么走神了。”孩子顿时“哇”的一声哭了,啜泣道:“老师,我三年都没见爸爸妈妈了,我太想他们了!眼前不断出现他们的影子,想得都无心听课。”下课后,陈老师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安抚疏导,并给他爸爸妈妈打了电话。孩子与他爸妈愉快的交流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后上课,再也没有走神。陈老师常说:“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留守孩子,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以人为本――笔墨纸砚度生涯,呕心沥血育才华

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心灵。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陈老师积极营造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欢乐。他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诠释着“爱”,渗透着“智慧”,体现着“尊重”。陈老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真正地了解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疑惑,对学生进行关爱。针对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如“小悦悦事件”、“留学生刺母事件”等,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不扶,是做人的失败;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生命教育,时不我待。

为了把课教好,把班级管理好,工作之余,陈老师静下心来,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著,自费订阅了《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教师报》、《数学教学》等报刊杂志,购买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贾书建的《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袁梦的《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朱良才的《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等。参加工作以来,陈老师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在他的书柜里,保存着从教26年来所写的32本日记。陈老师把它们当做宝贝一样收藏。这些日记,记下了他从事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浏览日记,陈老师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然后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整合。教学之余他笔耕不辍,写教学论文,也写教育随笔,写诗歌散文,也写通讯报道,在《河南教育》、《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教与学研究》、《邓州师训》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篇的文章,这都是他教学生活中激情燃烧的结果。

三、投身课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前正在推行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陈老师更是积极踊跃参与。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陈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确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他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天道酬勤。执著的热爱,忘我的付出,终使陈老师在三尺讲台结出了硕果。论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一节公开课的反思》等分别在CN刊物上发表。2010年在邓州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活动中获示范观摩课一等奖;2014年所授课《认识三角形》在邓州市初中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所授课《平面直角坐标系》获邓州市中青年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获得过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他也光荣的被评为“邓州市优秀教师”、“邓州市优秀教研组长”、“邓州市优秀班主任”、“邓州市名师”、“河南省第六届名师”“河南省文明教师”等光荣称号。

四、潜心教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老师乐于专研,勤于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初中数学的模式与成效研究》、《初中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之研究》、《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及原因分析》等多个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均按期结题。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可行性强,得到广泛推广。

2011年秋期,陈老师参加了国家级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在信阳师院学习了三个月。这三个月的学习,不仅使他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使他的视野更为开阔。他撰写的《国培,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获河南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3年陈老师参加河南师范大学的省名师培育。在河师大的报告厅里,他真正地领略了专家的风采,他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质的提升。通过名师培训,陈老师找准了专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回校之后,陈老师又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对学校老师进行示范引领。2014年秋季,陈老师被河南省教育厅正式评为河南省数学名师。2016年中招考试,所教的数学学科进入全市前五名行列。一路走来,收获是沉甸甸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教好书、育好人,是陈老师永远的追求。因为坚持,所以出彩。“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线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陈清波老师用他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辛勤的汗水,精湛的教学艺术,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三尺讲台上诠释了并将继续诠释着这段诗的真谛!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光海,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从小喜欢文学,近几年偶有作品发表,收获过小奖。喜欢用文字记录生命轨迹和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求无它,只为生命中一份固执的深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