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③ 2024-06-10 19:53:19 那山,那人,那情……文|党栋(五)外婆的往事外婆生于一九一六年腊月二十八,属龙的,娘家住在离外公家三十多里外的一个叫李家洼的深山区,祖上几代都是佃户,穷得叮当响。外婆的母亲生了六个闺女,但她还要坚持生,非要生一个儿子续香火,可第七个生下来还是个闺女,外婆的父亲就把刚出生的七闺女送人了。外婆的母亲伤心欲绝,为此大病了一场。在那个年代,吃饱饭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哪里还有闲钱买药呢?外婆的母亲就这样死掉了。外婆的母亲去世后,家里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一个穷佃户怎么也养不起六个孩子,于是,外婆的父亲便把两个小闺女送给了好心人收养。外婆排行老四,从此就成了家里的老幺。后来,家里的日子好了一点,外婆的三个姐姐也出嫁了。当年被送人的三个小妹妹也托人捎来信儿,说养父母对他们很好,日子能够过得去,她们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非常感谢她们的父母。尤其是收到老七的来信时,外婆的父亲两眼泪花,老泪纵横,回想着往事一幕幕,看着眼前的外婆,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个留在身边的女儿找个好人家。外婆长到十九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十分勤快,包揽了家里全部家务活,把老父亲照顾得很周到。没过多久,在媒人的介绍下与十八岁的外公订了亲。当时,外公家很穷,但是外婆的父亲并不嫌弃,他看重的是外公的勤劳和朴实,相信婚后小两口一定能把日子过好。外公也喜欢上了外婆,他发誓要让外婆过上好生活,订亲不久便外出学手艺。两年后,外公回到村里,将外婆风风光光地迎进家门。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可外婆和外公一辈子琴瑟和鸣,恩恩爱爱。……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没有闲着的时候,除了干家务,割草喂牲口,晚上还要在油灯下不停地纺花。好多次我半夜醒来,看见她还在那里吱吱扭扭地纺花,家里边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她的纺花声,一家人的被褥衣服全是靠外婆的纺花车和织布机做出来的。外婆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她会剪花、扎花、做鞋样,织花格子布,尽管都是些粗布衣,穿出去村里人都夸好看。外婆做的鞋更结实,针脚密,鞋底子纳的厚,尤其是给我做的平口小布鞋,穿起来舒服极了。外婆育有母亲和舅舅两个儿女,舅舅家有四个孩子,除了照顾我,舅舅和妗子下地干活的时候,她还要帮助照看那几个和我差不多大年龄的孩子。但自从母亲把我送来后,外婆似乎变了心,显得对我这个外孙格外亲,偶尔做了点好吃的,总是先让着我吃。有时为了让我吃独食,她会把好东西藏起来,表姐和表弟问她要,外婆总是说:“就你们吃嘴,早就没有了。”时间久了,舅妈看出了破绽,常为这些事和外婆闹别扭。一次玩耍时,为挣一个玻璃扣子,我和表姐打了起来。表姐大我三岁,我当然不是对手,她把我摔倒在地,手指甲抓破了我的脸,起了好几条红印子,疼得我嗷嗷叫。外婆听到哭声,二话不说,拿起鞋底子就朝表姐的屁股上打,正巧被割草回来的舅妈看见了,气得她脸色发青,两个人就在大门外吵了起来。妗子撂下草筐子把表姐抱走了,临走时气愤地朝外婆喊:“你这个偏心眼的老太婆,你就跟着你外孙过吧 ,等你老了看谁养活你?”外婆也不示弱,叉着腰跟妗子吵。她说:“不养活算了,大不了我要饭吃。”妗子气呼呼地走了,外婆立刻换了笑脸,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把藏起来的花生找出来给我吃。(六)护犊子一个冬天的夜晚,天上的月亮把小山村照得如同白昼,我们一群小孩子在村子里疯跑者玩“做迷藏”。十几个小家伙分成两批,一批人藏起来,另一批人去捉,捉着谁了就在头上敲他的“栗壳子”。玩了大半夜,藏起来的人都被捉了出来,可就是找不到“黑蛋”藏哪儿去了。大家就合起来一块去捉他,我们找啊找,终于把他促了出来。原来,他藏在了四妗奶家的柴火垛里。“黑蛋”把柴火垛挖了一个洞,钻到了洞里边。但却像螃蟹打洞似的在洞外边留了痕迹,这才被我们发现了。我是第一个看出破绽的,由于过于兴奋,上去一脚就踢开了洞口的伪装,钻进去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拉了出来。谁知“黑蛋”却恼了,抬手给了我一个“栗壳子”,本来讲好的抓着谁了敲谁的“栗壳子”,我还没敲他,他却给了我一家伙。我哪里肯吃这哑巴亏,就和他打起来。别看“黑蛋”胆子大,但他自知理亏,不敢过于发作。小朋友们都跑过来指责他,大家伙围上来敲他的“栗壳子”。混乱之中,“黑蛋”朝我手上咬了一口,本来他先咬了我胳膊,因棉袄太厚没咬着肉,他就朝我的手背上下了嘴。这家伙长着一对小虎牙,下嘴又很,我的手被咬破了,鲜血直流。我们平时在一起玩得很好,没想到这家伙恼了下口这么狠,我疼得哭起来,抓起地上的一块石头朝他砸去,石头落了空,没有砸到他,“黑蛋”却逃得无影无踪了。我托着受伤的手哭着回家了,外婆看见了,吓了一跳,抓了一把白面糊在我手上,又急忙找了一块布给我包扎起来,拉着我气呼呼地跑到“黑蛋”家,不由分说地就朝站在门口张望的“黑蛋”屁股上打了几巴掌,一边打一边骂:“打死你个小狗娃,打死你个小狗娃。”“黑蛋”奶奶当时正在屋里纺花,听到外面有动静就跑了出来,见是外婆打了她孙子,这还了得,两个老太太大吵了起来。外婆说:“你咋养个狗娃子,放出来咬人哩?”“黑蛋”奶奶说:“你这个老婆子咋就这么护短哩,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家小五要不打我家黑蛋,他咋会咬他哩?我家'黑蛋’轮不着你来打。”外婆说:“你那只眼睛看见我家小五先打你家黑蛋啦?”“黑蛋”奶奶说:“我两只眼睛都看见了,我还看见你这个老不死的老太婆打了我家黑蛋。”外婆气急了,说话就把不着了嘴,蹦起来跳着骂:“你这个老太婆,算你的狗眼尖”两个老太婆本来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吵骂着,谁知外婆恼急了骂出了狠话,这一下把“黑蛋”奶奶也惹恼了,两个老太婆叫喊着要撕烂对方的嘴,若不是邻居出来劝,她俩差点打起来。大人们的事我们不懂,没过几天我和“黑蛋”又跑到一起玩去了。但外婆和“黑蛋”奶却成了“仇人”。有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再见面时谁也不理谁,背地里还互相翻对方的闲话,搞得我和“黑蛋”也很无奈。不过,我俩都知道,两个老太太之间能有什么恩怨呢?无非就是“护犊子”罢了!后来,外婆与“黑蛋”奶奶和解了,我和“黑蛋”都很开心。(未完待续)--End--审稿:May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党栋,男,笔名一凡夫,河南省南召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短篇小说》、《丑小鸭》、《山东文学》、《故事会》、《鸭绿江》、《参花》《青年文学家》、《唐山文学》、《散文》、《奔流》《北方文学》等刊物及报纸发表文学作品150余篇。出版有随笔集《和你没商量》、《青青校园》、散文集《我和我的村庄》,长篇小说《追梦》、《足疗》、《村魂》等文学作品。作者往期作品回顾: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②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党栋 | 剃头匠老刘党栋 | 槐叶情散文界 | 党栋:永不凋谢的花朵党栋 | 故乡党栋 | 平民二月河党栋 | 桂花吟党栋 | 三伯党栋:拥抱冬天读篇好散文|夜行秋雨中作家专栏 | 党栋 :村魂(26——29 大结局 )(文末附小说往期链接1——25)作家专栏 | 党栋 | 足疗(32,33 大结局——小说连载)(文末附小说往期链接1——31)张勇 | 村魂之呐喊与寻绎 ——党栋长篇小说《村魂》赏析 赞 (0) 相关推荐 清明祭外公外婆 外公(1899-1971)外婆(1906-1980)本来无儿无女,人到中年收养了我的母亲,辛辛苦苦把母亲养大成人.操劳一生无怨无悔,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这个家,直到去世也没有享受一天的好日子.二零 ... 【金小说】冯浩丨江山多娇(上)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冯浩,山西省永济市人.出版有小说集<八月><红蝴蝶>及长篇小说<西望长安> ... 武 斌:【我的大舅】 文/ 武 斌 图/源自网络 我的大舅 ◎ 武 斌 我离开高家庄的时候大约六七岁,又随了已经先回到娘家的母亲,开始一段在舅家的生活,大约七八个月的时间. 舅舅家村庄是一个叫陈闫的村子,和高 ... 【外家】/郭旭 外家 文/郭旭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外家无疑是最深刻.最温暖的地方. 外家在距离我家六七里 路外的王村镇王吕村,外公兄弟三人,外公是老大,行三,还有一个六爷和七爷.解放前家里很穷,家大人 ... 乡村那些事:表哥的一封家信(作者 张相义) 我的外公外婆没有儿子,母亲小时候,就被当男孩子养,让她进私塾读书.外婆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母亲就在娘家跟外公.外婆一起过日子.送走了外公外婆,母亲就把奶奶也接过来我们一起生活. 我们村都是同姓,村里人 ... 王春霞:豌豆花儿朵朵开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豌豆花儿朵朵开 作者 | 王春霞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 ... 三 柳 : 外 婆 桥 月 亮 船 外婆桥 月亮船 文/ 三柳 前天下午接到母亲的电话,外婆去世了,我收拾了东西就匆匆忙忙开车回家. 昨天一大家子几十人聚在一起,忙活一天诸事完毕,外婆也永远静静地躺在山脚下了,与青山绿水相伴.九十岁无疾 ... 【陈昕雅】挖地瓜 挖地瓜 福清市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陈昕雅 指导老师 王瑜云 今天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了体验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妈妈带着我去外婆家挖地瓜. 我和表姐.表妹们抱着个箩筐,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一)青石坡,我的家 青石坡是个小山村,这里是外婆的家,也是我的家. 村子不大,散落地住着几十户全是土坯茅草房的人家.村子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朝南的一面是一片低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②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三)鳖急了会咬人 我的童年虽然很少与父母和哥哥姐姐在一起,却因着外婆的宠爱而幸福快乐着. 那时候,我有一群小伙伴,"大头".&qu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④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七)善良的外婆 记得有一年冬天,刚下了一场大雪,寒冷的早晨里,一个讨饭的叫花子来到外婆家,他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穿得破破烂烂的,胳膊上挎着破篮子,手里拉着竹棍,腰间束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⑤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九)山村趣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在外婆的小山村里长到了七岁,在外婆的呵护陪伴下到了上学的年龄. 外婆小时候家里穷,一辈子没上过一天学,她说自己是个睁眼瞎,一个字都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⑥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十一)第一次分离 那时候,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五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已经长到了十二岁,该上初中了.家里边的哥哥.姐姐也长大了,父母已经腾开了手,决定把我从外婆家接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⑦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十三)外婆的唠叨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省城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有了工作,离外婆家更远了.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她了,许多个假期我都想去看望她,去看看那个留下我童年梦幻 ... 党栋 | 那山,那人,那情……⑧(完) 那山,那人,那情-- 文|党栋 (十五)记忆里的包袱 一天,外婆在收拾她带来的旧物件时,翻出了一个陈旧的花包袱.我乍一看有些眼熟,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思索着在哪里见过它.忽然,我想起来了,这个包袱就是外 ... 杜 锋丨那山 那人 那情 父亲几十年一直在林场工作,我自小就跟随父亲生活在大山林海中.至今脑海中还依稀浮现着我和父亲在严坪林场虞关工区.聂家湾检查站.通天坪检查站生活的情形,隐隐约约,模模糊糊,记不大清楚.记得清楚的已是6岁那 ... 王光海 | 爱的颂歌 美的旋律——读党栋《那山,那人,那情……》 爱的颂歌 美的旋律 --读党栋<那山,那人,那情--> 文|王光海 人间至爱是亲情.党栋的<那山,那人,那情-->记述的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回忆自己在外婆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