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尔逊的方证对应观
第一篇 江尔逊的 方证对应观
各 位 同 学,下午好!衷心感谢加州中医药大学邀请我来讲课和带教!我来自中国四川乐山市人民医院,乐山大佛的故乡。大家知道乐山大佛吗?(同学:知道)欢迎大家来玩。(同学:好)
上午 我 同 大家一 起,聆听了经方大家刘渡 舟 先 生 的关门弟子 姜维民教授的讲课,深受启迪。我坐在最后一排,感 觉 课 堂 气氛十分 活 跃,大 家 全神贯注,不时提问,问题很到 位,有 的很有深度。此情此景,让我仿佛进入时间隧道,穿越倒退回30年前。
那是 1985 年,我作为现代经方大师江尔逊的助手,协助他创办“江尔逊 高徒班”,并参与 教 学。该 班 学制三年,属于培养研究生性质,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师 承 教 育 探索高层次培养中医人才的一条新路。该 班 将跟师临床、理 论 钻 研 和继承整理导师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实行“教学相长”的方针,要求学员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 地 学 习 与思考,鼓励 学 员 大 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年期满,硕果累累,遐迩闻名,班中的四位学员均成为一代名中医。可以说,江尔逊高徒班堪称全国大规模师承工作的滥觞。我初来乍到,就领略了中文博士班如此浓厚的教学氛围,真是三生有幸! 我这次讲课 的主要 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江尔逊的方证对应观”,一个 是 “时 方 方证对应选 粹”。
在讲江尔逊的方证对应观之前,请让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江尔逊先生。
江老生于 1917年,卒 于 1999 年,四川省夹江县人。因师承关系( 师 承 导 师为蜀中名医、经方大家陈鼎三先生),学医伊始即闭门苦读医经(《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三年,而以张仲景之书为尤。全书原文渐能背诵,晚年虽不能背诵全部原文,但仍 能 背 诵 有方证的原文。每遇疑难重症,必先回味张仲景之书,书中相关条文一一浮现脑际。病证合勘,方证对应,喜用经方、不薄时方,对时方之源于张仲景而疗效卓著者恒视若经方,实行时方的方证对应。生前因崇尚张仲景学说,擅用经方救治疑重症,故被医界誉为 不 可 多 得 的伤寒临床家,我则尊称他 为 “ 现 代 经 方 大师”。
国 内 有医者问我,江老学验俱丰,精于辨证论治,何以还要不遗余 力 地倡导方证对应,甚至倡导把方证对应推广到时方的领域?
我回答说,江老生前在高徒班讲课时便多次强调,方证对应是张仲 景 著作的鲜明特色;还有,辨证论治并非完美无缺,它有短板、有困惑、有 捉 襟 见 肘之时。
第一讲 辨证论治
的困惑
第一节 辨证的困惑
大家都知道,方证对 应,又 称 为 方证相应、方证相对、方剂辨证、汤证辨证等,名称虽 多,内 涵 则 一,即“有是证用是方” 的治疗原则。这是张仲景书的一大特色,其临床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代中医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是辨证论治,而有关方证对应的研究却显得相对冷落和薄弱。这种“厚此薄彼”的状况,不利于完整、准确地继承和发扬张仲景学说,也无助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值得唤起注意。 1984 年,我 被 借调到一家省级中医研究所工作,该所有几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很丰富,病人很多。而该所的一些“西学中” 医务人员 却 不买帐,不服气。有一次开会时,一位资深 的 西 学 中主治医师就 公 开 叫板说:“什么叫 '名老中医’ ?就是长期 把 胃 癌 当成胃脘痛来治疗,分毫无效,越治越差,病人差点上西天。迷途不知返,还说是辨证论治 ?!” 会后一打听,确有此事。我说 给 江老听,江老说,话说得难听些,对中医有偏见,但是我们要当作 “好话”来听,我们的一些 “伪中医”,不会辨证也不会辨病。《伤寒论》就 是 辨 病 与辨证并举嘛。这是辨中医的病。还 有 西医的 “病”,我 们 也不能视而不见,茫然无知。临床上要病与 证 合勘,方不致误。 江老曾在西医病房开展中医临床工作 20余年,与西医朝夕相处、互教互学、取长补短,深受欢 迎。 由 于 江老一生虚怀若谷、毫无门户之见,所 以 他 既 深研中医的 “病”,又懂得西医的病。在江老那里,辨证 论 治 多 数情况下是没有短板的,没有困惑的。
江 老 在 高 徒 班讲课时常说 :病与证要合勘,辨证不容易 。为什么辨证不容易呢?
江老认为,古今医家无不孜孜以求“认证无差”的高标准,却又颇难“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什么呢?因为辨证的质量不仅要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难免不受一些主观因素—诸如医者的学术水平、见解,以及临床思维状态等的制约。这样,对于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阶段,不同的医者就可能做 出 不 同 的辨证及诊断。试问哪一位医者更臻于“认证无差”的境界呢?
唯 物辩证法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医者由于学术见解与临床思维的不同,在提取、分析和利用四诊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差异,乃是辨证论治体系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是现实,有点令人难堪的现实!
可 惜,有 的 医 者不 承 认 或 不接受这种现实,或者压根儿没想过,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对前 医 的处方不屑一顾,与 自 己 思 路大体符合的,不是惺惺相惜,不因 其 “先 得 我心” 而心服,或 者 心服口不服;与 自 己思路不符合的,或听病人说无效的、有副 反 应 的,便 嗤之以鼻,或妄加评判。
江 老 可不是这样。江老以擅治疑难病症著称,来者 不 “善”,“善”者 不 来,疑 难 病患者居 多。江 老省疾问症,释 疑 解 惑,一 派长者风范。但 略 知 医 道的病家,折服之余,又往往 埋 怨 前 医。江老遇此,常说一句口头禅安抚:“中医有各家学说,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千秋,并无长 短。” 病 家闻言只好缄口。
事 实 上 也 是 这样。前医治之,已经见效,则 喜 其铺路搭桥,正好策马扬鞭,击鼓再进;若未见效,或病情加 重,则 忧 其 歧路亡羊,正好亡羊补牢,改弦易辙。
第二节 选方的困惑
江 老 认 为,纵然辨证无困惑,选方也可能产生困惑。因为根据辨证结论,确立了相应的治法之后,可供遣选的方剂绝不止一首。为什么不止一首呢?法少方多嘛。据说见诸文字记 载 的方剂就达 30 万余首,法可没有那么多呀。那么,一种治法就可统率很多方剂了。俗话 说 “千 方易得,一效难 求 ”,初 涉临床者更是如此。要么是方剂记得 不 多;要 么 是记得多,但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没有把握。孙思邈说 “学 医 三年,便谓天下 无 病 可 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说 的 就 是这种情况。
例如临床常见的风寒咳嗽,其治法为疏散风寒、宣肺止咳,可以选 用 金 沸 草散、杏苏散、止嗽散等,到底哪一首是高效方呢? 中医药高校教材上治疗风寒咳嗽的首选方,二版教材为金沸草散,五版教材取消了金沸草散,另外罗列了杏苏散、三拗汤、止嗽散等,有点令人无所适从。
我 治 疗风寒咳嗽,杏苏散、三拗汤、止嗽散、小青龙汤、荆防败毒 散 等 都 用过,都有效。1985 年 在 高徒班聆听江老讲解金沸草散之后,便学用之,疗效果然不同凡响。
江老运用金沸草散治疗咳嗽的医话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公开发表后,全国各地验证者众。迄今30年来,有关金沸草散治疗咳嗽的论 文、医 案、医话,在全国中医药刊物上层出不穷,已达数百篇。近几年来刊出的不少文章,已经看不出金沸草散的发掘者究竟是何许人矣。
江老是怎样发掘运用金沸草散的呢?
江老早年体弱,经常咳嗽,用止嗽散、杏苏 散、六 安煎等取效。有一次咳嗽,遍用历验诸方毫无寸效,咳嗽频频,咽喉发痒,痒则咳嗽,迁延旬余。
他查阅方书,见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说 “轻则 六安煎,重则金沸草 散 ”,便试服一剂,咳 嗽、喉 痒即止。他感到惊讶,便用于别人,也收速效。几十年间,江老治疗咳嗽,无论新久,也无论表里寒热虚实,都喜用金沸草散化裁。有的病人咳嗽缠绵2~3个月,几乎遍用中西药仍乏效,服金沸草散数剂而安。以致病人之间辗转传抄,竟亦屡有豁然而愈者。
这就是金沸草散发掘运用始末。知其底蕴者,治疗风寒咳嗽还有选 方 的 困 惑吗?没有了。
有人问:金沸草散治疗咳嗽,疗效高于诸方,机理何在?江老当年说过,机理就在旋覆花、白芍、甘草三味药配 伍 后的特异性作用。关于这个问题,之后讲解《 时 方 方 证对应选粹》时还要详谈,现在暂告一段落吧。
附:课外交流
博士生问( 以下简称“问” ):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老师说辨证论 治 有困惑、有短板、有捉襟见肘之时,我也有同感。那么辨证论治还称得上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吗?
余国俊答(以下简称 “答” ):当 然 称 得上!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是与西医学相比较而存在的。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治疗手段,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是独特的。
问:敢于揭辨证论治的短,老师是第一人吧?
答:岂敢!20世纪80 年 代 初,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就揭过辨证论治的短。大家知道,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论治温病,主张按照卫、气、营、血的传 变 次 序,按 部就班地施 治,他 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 转 气,入 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几 百 年 来,中医界奉之为金科玉律。姜春华老前辈不知憋了多少 年,突 然揭竿而起,大 呼:这 不 是 教人循规蹈矩,听天由命,坐以 待 毙 吗?他 主张一开始就用大黄等清热泄下,顿挫病势,截断扭转,以缩短病程,加速康复。当然,这需要辨病、辨体质,不是每一种 温 热 病 或湿热病都可以用的。当年,姜教授 的 文 章 在《 中医杂志》上一发表 ,就受到批评,受到围攻 。记得一篇 批评文章的标题是“ 为叶天士喊冤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姜教授揭了辨证论治的短,捅了马蜂窝。我今天讲了辨证论治的困惑,只不过亦步亦趋,步了姜老前辈的后尘而已。
问: 老师说 “人无我有”便是特色和优势,我 看 西 医 也有整体观念呀。比如,西医的住院病历,现病史、既往史、家 族史 …… 面面俱到;阳 性 体征不遗漏,阴性体征要写全。西医也 不 完全是头痛医头,脚 痛 医 脚。比 如,老年牙痛,久治不愈,要考 虑 心 脏;胃 痛久治不愈,要考虑隐性心绞痛;顽 固 性 的 骨关节痛,要警惕肺癌等。 答:那 是 全面性,不是整体性。当代西医注意全面性,纠正片面性,是一大进步。西医基本上是局部观念,即使注意全面性,也难免百 密 一疏,挂一漏万;而中医是整体观念,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问:中 医 的 整 体观念优于西医的局部观念?
答: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念,各有千秋,各有短长,难分轩轾。
第二讲 方证对应是准确运用经方获取 高效的一条捷径
前 面 讲 过,方证对 应,即 “有 是证用是方” ,相 符 者,便信手拈来、轻车熟路,可以不受八纲、脏腑、卫气营血、三焦等多种辨证方法的限制。这实际上是在重复张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不失为准确运用经方获取高效的一条捷径。
这 就 要 求背诵原文。江老晚年,把他学习张仲景著作的心得体会浓缩成为16个字,即“读 书 与 临 证相结合,理 解 与 背 诵不偏废”。江老能背诵《伤寒杂病论》原文,晚年虽背不全,但仍能背诵有方证的条文。他对原文的关键字句,仔细推敲,前后对照,彼此互勘;并结 合 临床,细心体察。他强调要在 “细” 字上下功 夫,切 忌粗枝大叶,顺口读过。
第一节 蛔厥
(乌梅丸方证)
近几年,我先后问过几位中医研究生,蛔厥是什么病?有人答是吐蛔、厥逆;有人答是胆道蛔虫病。他们都没有看过江老的著述。
让我们先看一看蛔厥的出处。
《伤寒论》辨厥阴病第338条载:“伤寒脉微 而 厥,至 七 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 其 膈,故 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 闻 食 臭 出,其人 常 自吐蛔。蛔厥者,乌 梅 丸 主 之。又主久利。”
江 老 说,这 个 蛔厥证,古今不少医家都被“蛔厥” 二字印定了眼目。以为蛔厥者,顾名思义,蛔虫所致之厥逆也。如 喻 嘉言说:“蛔厥则时 厥时烦。” 程知说:“ 蛔 厥 者,手足冷而 吐蛔。” 近人则多以腹 痛、吐 蛔、厥 逆 作解,或 与 胆 道 蛔虫病画等号。江老曾见数例蛔厥,患者既不腹痛吐蛔,也不厥逆,却与上条所描绘的 “静 而 复时烦,须 臾 复止” 的特征性证候完全符合。
如 患 儿江某,女,1岁半,麻 疹 靥后阵阵心 烦。初 以 为 麻后余热,予养阴清心之剂无效,而烦躁亦频。患儿每见家人进餐(甚至闻碗筷响动声 )即 索食;甫入口,烦躁顿作,摔碗抛匙,不容制止。江老 踌 躇 几 天,不解其故。一日,又亲见患儿坐 在 床上,嬉戏自如。其 母 偶予桃片糕一片,刚 入 口 便 尖 声 呼叫,揭帽 ,脱 袜 ,爬 下床 来。江 老 欲 观 察其究竟 ,便 示 意 其母勿止之。但 见 患 儿 沿地辗转、滚 爬 呼叫,大约1分钟才安静如常。江老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蛔厥吗!为什么会恍然大悟?乃因当时的情景激 活 了大脑的内存,“ 今 病 者 静,而 复时烦者 …… 蛔上 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 …… ” 于是方证对应,予 乌 梅 丸 去桂枝、附子、干姜、细辛,加使君子、鹤虱、槟榔等驱虫药。服一剂,第二天早晨,大便 下 如污泥,中有蛲虫无数,或死或活。从此不再得食而烦躁。
又 如 住 院患儿王某,男,5 岁,也 是麻疹靥后阵阵心烦,须臾复止。烦时咬人,还自咬手指手背,双手感染化 脓。西医诊断为 “麻后 脑 病 ”,治 疗 十 余天无效。江老亦断为蛔厥,方证相应,投以乌梅丸加减几剂,连日下蛔 虫 数 十 条,烦躁乃止。
江老晚年曾多次感叹,每忆蛔厥治验,未尝 不 遥想张仲景当年,若非亲眼目睹蛔厥的临床特征,如何能描绘得如此形象生动,精细入微!而后人重复张仲景当年的治疗实践,果然获得高效,不亦乐乎! 谁 说 中 医 不能重复?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1981年秋,我奉命协助江老撰写参加南阳会议的论文。江老口述的第一则医案就是蛔厥案。口述其治疗经过之后,江老意犹未尽,归纳了三点:
第 一,要 背 诵 原文,忠于原文。
江 老 说,蛔 厥 证出 于《伤寒论》第338条,本条原为 “脏厥”与蛔厥的鉴别诊断。脏厥的症征是 “脉微而厥……躁 无 暂安时 ”,为阴寒内 盛、阳 气 欲 绝的险证;蛔 厥 的 症征为“静而复时烦……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 烦” ,为上热中寒、寒热错杂之证,有 虫 患。名 曰 蛔厥,却未言厥逆,是因为厥逆并不是蛔厥的独特症征,亦不是必然出现,此与脏厥的通体厥逆毫无鉴别意义。
江老强调,张仲景描 绘 的 蛔 厥的独特症征,与他亲眼目睹的完全一样,说明张仲景原文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是从临床中来,都具有准确而深刻的含义。所以我们读原文 时,不 可顺口读过,浅尝辄止,就像俗话说的,“ 和 尚 念经,有口无 心”。而 省 疾 识证,岂 可 浮 光 掠 影,马虎草 率,就如张仲景批评的,“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江老还说,第一案的 女 患 儿 原是蛲虫为患,可见蛔厥的虫患不只蛔虫一种。若非亲眼目 睹,怎 能有此发现?联 想 到日本多数学者,不管是主流派还是非主流派,都主张结合临床研究《伤寒论》,主张把《伤寒论》与病人结合起来研究。若为研究而研究,纸上谈兵,则毫无价值。这种治学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要正确对待后 世 的 新见解。 后世医家诠释蛔厥,从病因(虫患)、病机(上热中 寒,寒 热 错 杂)着眼,推测其可能出现腹痛、吐 蛔、厥 逆等症,是出新之处。近人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病,可收安蛔驱蛔之良效,此亦源于张仲景而扩充之、发展之,引申触长之,可师可去。
不过应当明确,发展 归 发 展,经 典归经典。不晓此趣者,难免“数典忘祖”之讥。
第 三 ,不 可 一见“厥” 字 便 以 为 手足逆冷。
张仲景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经》的厥证学说,把厥证总 结 为 “凡厥 者,阴 阳 气 不相顺接,便为厥。厥 者,手足逆冷者 是 也 ”(《伤寒论》第337条)。江老认为,张仲景所定义的 “厥 者,阴阳气不相顺 接”,乃 是一切厥证的 总 病 机;而 “厥者,手 足逆冷者是也 ”,是指寒厥与热厥的共同症征,而不是指一切厥证都会出现手足逆冷。例如,以气机逆乱、突然昏倒为主 症 的厥证,包括气、血、痰、食、暑 厥 等,就不是一定出现手足逆冷。
江老进一步概括出“厥” 的涵义 ,一指突然昏 倒,不省人事;二指肢体或手足逆冷 。这样理 解,就 执住了牛耳。但 还不能把诸般厥证的症征囊括无遗 ,而必须具体厥证具体分 析,掌握其独具的症征 ,方能遣 选针对性强的高效方药。若一见 “厥” 字便望文生义 ,而意会为必然逆冷或昏仆者 ,去道远矣!
江 老 的 蛔厥案介绍 完 毕,我 还 要多说几句。乌梅丸寒热、刚柔、补 泻 并 用,泻 厥阴、和 少 阳、护阳明,属于整体性调节,因而适应范围广,运用机会多。古 今 医 家 治验多多,然而径用乌梅丸速愈“正宗” 蛔厥的典型医案,迄今为止仅有江老的 两 例,因 而 弥足珍贵。
第二节 心悸欲落 (真武汤方证)
下面简介江老用真武汤速愈心悸欲落。
大家知道,《伤寒论》真武汤方证原文有两条。第 82 条载:“太阳病 发 汗,汗出不解,其 人 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 者,真 武 汤主之。”第 316 条载:“少阴病,二 三 日 不 已 ,至四五日,腹 痛,小 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 ,或下利,或呕者 ,真武汤主之。”
古 今 医 家一 致认为,真武汤方证之基本病 机为阳虚水泛—肾阳虚衰,水邪泛滥。
但江老1971年在峨边县治疗一例心悸欲落( 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彝族妇女,28岁,既无发热恶寒之表证,又未犯发汗太过伤肾阳之诫,唯觉阵阵心悸欲落,发病时全 身 震颤,不能自已,卧床月余。入院后,经西医治疗数日无效。
一日夜半,心悸大作,家人急呼抢救。恰逢江老下放在峨边彝族自 治 县人民医院工作,火速赶至病房。见患者蜷卧 床 上,厚覆被褥,全身颤抖,抖得床栏也摇摇晃晃。询之,自觉不 畏 寒。江 老 思考片刻,脑海中浮现真武汤方 证 的 特殊症征,“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 欲 擗 地”。于是遵照方证对应原则,信手拈来 真 武 汤 加龙骨、牡蛎,当夜连服两次,震颤停止。守方数剂,心悸、震颤未尝发作。
如 果 恪 守 真武汤方证的基本病机,阳虚水泛,而不是按照方证对应原则,有是证用是方,如 何 遣选真武汤? 如果不用真武汤,用什么方?疗效又如何?
条 条 道路通罗马,但 不 是 每 一条都是捷径。此证用真武汤获得高效,用其他方就不一定获得高效,不是吗?
我下面还要说一些题 外 话。据说几年前,在 一 次 全 国性的经方学术研讨会议上,有一位特邀专家做了关于真武汤方证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完毕,有一位听众提问说:“真武汤方证后注说,'若呕者,去附 子,加 生 姜 ,足 前为半斤 ’。请 问 真 武汤去了附子 ,还叫真武汤吗?”
据说特邀专家被难住了。
大家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好吧,暂时没有考虑好 ,我先来回答,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还叫真武汤。
为什么呢?因为附子不 是 真武汤的君药。大家知道,真武汤原方的 药 物 排 列顺序和用量 是 茯 苓 三两、芍药三 两、白 术 二 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 炮 ,去 皮,破 八片)。大家仔细看,君药 明 明 是 排在首位的茯苓嘛。茯苓的作用是什么?健脾利湿嘛。或者说茯苓与白术同为君药,也是健脾利湿。芍药三两,和营止痛;生姜三两,温胃散水;炮附子一 枚,20g 左 右,用量最 轻,温 阳散寒,少火生气而已。
以药析方,此方测证,真武汤方证的基本病 机 是不是脾肾阳虚、水邪内停?而脾肾阳虚是 不 是以脾阳虚为主,肾阳虚为次呢?请大家翻阅一下,清代左季云的《 伤寒论类方汇参 》书中,把真武汤归入理中汤类方,是颇具卓见的。
古今真武汤方证医案,有不少把附子加重成为君药,据说疗效不错。我们也请问:真武汤方证中,附子不是君药,若把附子用量加重成为君药,这还是真武汤吗?
关 于 真 武 汤的临床运用,因其适应范围广,运用机会多,古今医案亦多,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两点值得唤起注意。
第一,脾 肾 阳虚、水邪内阻之证,独用真武汤效果欠佳。若水肿甚者,须合五苓散,桂枝改用肉桂,捣细药水吞 服。若 效果仍不佳,再加杏仁、紫苏叶、防风。陈修园说“杏苏防,代麻黄”,三者代麻黄宣畅肺气,开通玄府。
第二,因真武汤中有芍药和营通络,故治脾肾阳虚、寒凝内痛之证效佳。江老恩师陈鼎三治疗脐下痛,主用真武汤。如1951年秋,江老因公涉水,又食生冷之后,小腹剧痛,痛引睾 丸,遂 验 证 恩师经验。服真武汤一剂,几小时后疼痛渐止。而陈鼎三治脐中痛,即神阙穴中痛,径用真武汤重加胡芦巴,效验堪夸。
第三节 温疟
(白虎加桂枝汤方证)
由于江老熟读、背诵张仲景书的原文,牢记病脉证治,尤能抓住张仲景描述的特殊症征的关键字句,故临证时就能信手拈来,稳操胜券。
如曾治女患,30余岁,患疟疾,西医查出疟原虫,用抗疟药物治疗 无 效。患者就诊时,呻吟不已。询之,每日午 后发病,高热 40℃,寒战。发病时,身痛如被杖,呕吐不止。脉无弦象。江老诊毕,《金匮 要 略 》中 描述温疟“其 脉 如 平,身无寒但热,骨 节 疼 烦,时呕”的 字 句 便 立即浮上脑际,于是直书白虎加桂枝汤原方。服一剂,次日疟疾未发作。病家感到奇怪,问江老方中究竟哪一味中药能杀灭疟原虫?江老只好默然一笑。
江老为什么默然一笑?因为这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不好回答。如果实话实说 ,方中药物都不能杀灭疟原虫 ,那么 病家难免疑虑:我的疟疾病真的痊愈了吗?
西 医 的 病 因学说和 对 因 方 法,颇 为直观,通俗易懂 ,早已普及 。问题是前景乐观不乐观 ?就说疟疾吧,奎宁曾经独领风骚 ,后来产生了抗疟性 ;后起之秀青蒿素 ,也曾经风光无限 ,现在也出现了抗疟性。
张仲景时代的白虎加 桂 枝汤,历代沿用,至于今日,未曾听说过有抗药性。
1996年,世界卫生组 织 宣布:“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 主 要研究对象。” 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要研究 对 象呢?应该以人,以患病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正如已故的杰出中医思想家陆广莘先生大声疾呼的:“究天下人之际,通健病之变。”
第四节 心悸欲落
(炙甘草汤方证)
江 老 曾 治一女患者,年 四 旬,小 学 教师,素体虚弱,心悸怔忡甚剧。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月余未效,请江老出诊。江老至,时已黄昏,尚未进入病人卧室,家属及亲友便前来请求江老进入后务必放轻脚步。询其故,则说患者已卧床数月,极易被惊吓,每当听到稍大声响(如脚步声、置物声)便心跳加剧,惊呼“心 子 要 落” !江 老诊时 ,患 者 唯 述 心 悸,不 得 稍 安 。而精神萎靡,闭目思睡,声低息弱;脉象虚数,不及十至,辄有歇止。江老根据《伤寒论》第 177 条“伤 寒,脉 结 代,心动悸,炙 甘 草 汤主之”之明训,投以炙甘草汤原方,重用人参(寓独参汤之意 ),嘱其当晚急服两次。次晨复诊,患者 已 起 坐,面 露 喜色说,心跳已缓 ,惊悸亦减轻。嘱守方续服 ,数剂而康复。
拙著《中医师承实录》中说:“审系心脏阴阳两虚之证 ,炙甘草汤诚为首选之高效方。”
2009 年 冬,治一妇,59 岁,患 心房 纤颤、房 性 早搏十余年,常年服归脾丸、补中益气丸、逍遥丸;近两年加服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等。而 心 悸、胸闷、短气加重时,便急取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 丸 舌下含服。刻诊:经常心悸、胸闷,偶尔短气,腰腹下坠感;舌象大致正常,脉细数而涩。投以炙甘草原方原剂 量:炙甘草60g、生姜 45g、党 参 30g、生地 黄 250g、桂枝45g、阿胶30g( 烊化 )、麦冬125g、火麻仁125g、大枣30枚(擘)、黄酒500 mL 。服 6 剂 ,心悸、胸 闷 大 减连服40剂,心悸、胸 闷 消失,但脉仍然细数而涩,毫无 起 色。迄今已 6 年,停服归脾丸等,唯每天早晚各吞服三七粉 3g。此妇眠食俱佳,心怡体健,毫无老态。但是每次做心电图,都有房颤和房性早搏。
1989年曾治一女,34岁,患频发性房性早搏,经 常 胸闷、心悸,舌象大致正常。脉象稍数,有促象。辨证为心脏气血阴阳亏虚,拟炙甘草汤原方,仅用十分之一药量,服 1 剂,无起色;连服3剂,胸闷、心 悸 稍 减 ,但大便稀溏。遂不敢续服。
我 现 在 很 少用炙甘草原方,更罕用原剂量。乃 因 当代人脾气、脾阳虚者比比皆是,不知你们美国人如何?
第五节 咽部如有
巨物堵塞
(半夏厚朴汤方证)
江 老 认 为,中 医的 “怪 病多痰 ” “顽症多痰”,以及“治痰必治气”之 说,实 源于张仲景。《 金匮要略 》云:“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半夏厚 朴 汤 主之。” 原方组成为半夏半升 、厚朴三两、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紫苏叶二两 。药仅五味 ,以方测证,非痰气交阻而何 ?然则看似简单,了无余蕴 ,我却走过一些弯路 ,拙著中有披露。 江老曾治一商贾之妇 ,年四旬许,因操 理商业及家务过度劳顿,患了一种严重的“怪病”。自觉咽中有一巨物堵塞 ,形如汤圆 ,吞不下、吐 不出,甚至呼吸困 难 ,远非一般 “梅核气”可比。患者终日惶恐不 安,眠食俱废,但饮食无障碍 。屡经治疗无效,卧床不起 。家人惶恐,束手无策 。经友人介绍 ,请江老出诊。因路途较远 ,到达时已是深夜 。江老详询患病始末,观其脉 证,遵 “ 咽中如有炙脔 ,半夏厚朴汤主 之” 的明训 ,径投原方,一剂知,数剂而安。
第六节 虚人感冒 (小柴胡汤方证)
峨眉县状元街张姓妇人,年逾四旬,久患崩漏,体弱善感。偶因 特 大火灾外出冒风,患伤寒,卧床不起,辗转就医两月余,病势日增 。时 当 盛 夏 酷 暑,驱车迎江老往诊。午时至,见 患 者卧于斗室,密 闭 窗牖,且下重帷。往 来寒热频作 , 每日数十次发;汗出恶风,惧撩帷帐;胸满胁胀,呕恶;苔 白,脉 细 数 而弦。检视前医方药,都属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江 老 细思此证,颇与《 伤寒论 》第101条 “凡 柴 胡汤病证而下之,若 柴 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之义相符。至于“下之” 二字,应该活看,活看什么?活看本为柴胡汤证,但是治不如法,正气益损。于是书小柴胡汤加减。病者自以为略知医,疑其发汗而不肯服,至傍晚犹 未 服药,说:“ 我长期失血 ,体虚如此,又久病,大汗不止 ,怎能再 发 汗?” 江老为之讲解《神农本草经》记 载的柴胡药性,以及《伤寒论 》小 柴 胡 汤 方证之后,又 保 证 说:“小柴胡汤不是发汗剂 ,放胆服用;如有差错 ,我承担责任 !” 病 者这才相信,叫人购药 ;当晚连 服 两次,汗减热退,诸症若失 。第二天早晨复 诊,病 者欣然起坐,对江老说:“幸亏先生要言解惑,起我沉疴。”守方加 减,再进一剂。续以 甘 淡 调 理 ,旬日而瘥。
拙著《中医师承实录》的第一篇文章便是 “ 现 代经方大师传授独家 心 法 ”。什么独家心法?就是江老运用小柴胡汤治疗虚人感冒的独特经验。江老强调,方证蕴含病机,小柴胡汤方证就蕴含着虚人感冒的基本病机。
有 人 问:小 柴胡汤 是 治 疗 少阳病的专方,为什么可以治虚人感冒?
江老答:小柴胡汤出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各种病证都可以用,并不是少阳专 方。《 伤 寒论 》第97条 载 “血弱气尽,腠 理开,邪 气 因 入 ,与正气相 搏 ”,即 是少阳病的病因 病机,也是虚人感冒的 病因病机。治此证 不 可 发 汗,是 唯恐 耗 散 虚 人的气血 阴 阳,犯 “虚虚”之诫。张仲景出 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方中柴 胡、黄 芩、半夏 旋 转 少 阳 枢 机,以达太阳之气 ;人 参、甘草、大枣、生 姜奠安中焦脾土 ,于稳妥平和之中,大 具 匡扶正气、领邪外出之力。
又有人问:用小柴胡汤治虚人感冒,难道不顾虑柴胡的发散、升阳、劫阴作用?
江老答:《神农本草经 》谓 柴 胡主 “寒热邪气”,并未记载发散作用。张仲景说“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虑其发汗损伤 津液,转属 阳 明。又 说 “本太阳病不解,转属少阳者……与小柴胡汤”。既然张仲景 对 于禁止发汗的少阳病 主 用小柴胡汤,足证小 柴 胡汤不是发汗剂。至于柴胡 “升阳”,是指小剂量,用 3~6g 助人参、黄 芪、白术等升补阳气 ,与小柴胡汤治虚人感冒无 涉。再说柴胡“ 劫阴 ”,本有争议。是单味药劫阴 ?还是用在复 方 中 劫 阴?未 见报道 。张仲景说小柴胡汤的功效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何来劫阴之弊!
还 有 人 问:感 冒初起,大多属太阳病范畴,难道虚人感冒就一定是邪在少阳?就一定要用小柴胡汤?
江老 答:虚 人 感冒,有 属少阳,也有不属少阳的。但小柴胡汤出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该书除辨太阴病、少阴病脉证并治,其余各病均有小柴胡汤方证 —— 可见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专方,而是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的方药。重复说一下,少阳病的病因病机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 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大家知道,少阳 的 病 位,外 不 在躯壳,内 不在脏腑,就在腠理。体 虚之人,卫外不固,外 邪侵袭,可以直达腠 理。所以体虚之人患感冒之 后,不论邪气是否客于 少阳,都可以运用 小柴胡汤,旋转少阳枢机 ,匡 扶正气,引领稽留于腠理的邪气外出。这种治法,与后世方书论 治 虚人感冒,多 在 滋 阴、助 阳、益气、养 血 上 下 功夫相比,境界高出许多。
更有人问:虚人感冒,有 亡 津、亡血者,可以用小柴胡汤吗?如果 用,方 中半夏温燥,黄 芩 苦 寒,是 否该去掉?
江老答:可 以用,不 去。为 什 么 呢 ?因为 复方的作用并不等于方 中 各 个 单 味药作用的机 械 相 加。《 神 农本 草 经 》说:“人参味甘,微 寒,无毒,主补五脏……” 陈修园注:“主补五脏者 ,以五脏属之阴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 ,则 有安之、定之、止之、润之、益之。故仲景于汗吐下伤阴之证用之,以救津液。”小柴胡汤用人参合甘草、大枣、生姜,匡扶中焦脾土元气,滋养汗源,为胜邪之本,从而使其他性味有偏的药物赖以扬其所长,而避其下功夫相比,境界高出许多。 更有人问:虚人感冒,有 亡 津、亡血者,可以用小柴胡汤吗?如果 用,方 中半夏温燥,黄 芩 苦 寒,是 否该去掉?
江老答:可 以 用,不去。为什么呢?因为复 方 的 作 用并不等于方中各个单味药作用的机械相加。《神农本草经 》说:“人 参 味 甘,微 寒,无 毒,主 补 五脏 ……” 陈 修 园注:“主补五脏者,以五脏属之阴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 有 安之、定之、止之、润之、益之。故仲景于汗吐下伤阴之证用之,以救津液。”小柴胡汤用人参合甘草、大枣、生姜,匡扶中焦脾土元气,滋养汗源,为胜邪之本,从而使其他性味有偏的药物赖以扬其所长,而避 其 所短,则为有利之师,所以战无不胜。
第三讲 方证对应有助 于发掘运用 几近埋没 的高效经方
江老指出,有一些疑难病症,张仲景不是从 辨 证 论 治,而是从方证对应角度出示了高效经方。但因其义理深邃,或 因 其方义难解,或因罕见前贤医案,或因限于医者经历,终身未能体验,因而弃置不用。
例 如,《 金 匮 要略》中有“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 ,口不能言 ,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的《古今录验》续命汤,以及“治大风,四肢烦重 ,心中恶寒不足者” 的 侯 氏黑散,后 世 罕有用之者。这两首经方 ,到底是不是张仲景之方?
陆渊雷说,《古今录 验 》续 命 汤是张仲景方,而《 金匮要略 》遗失,故林亿等取附篇末。陆 渊 雷 慨叹:“唐宋以来医书,未见此方之治验,知黑散之不用久 矣 岂 以 其不能取效欤?”
丹波元简说,侯氏黑散,“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 非宋人所附较然矣”。是不是张仲景之方?
江 老 确 信 两方都是张仲景方,为什么确信 ?因 为 疗 效不同凡响,特 别 是《 古 今录验》续命汤。用江老的话 说,简 直 是 千古奇方!
第一节 风痱说略
什么是风痱?中医教 材 上没有这个病名。是临床罕见吗?并不罕见。有人说,风痱就是中风。广义言之,可以这样说。但风痱自有其特定的内涵。
积六十年之临床经验,江老把风痱的发病特征归结为:突然四肢麻木,迅速瘫痪(偏瘫或全瘫 )—— 但不痛不痒,神志清楚,语言无障碍。这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导 致 的瘫痪,或癔病性瘫痪,以及风湿、类 风 湿 引 起的瘫痪,是迥然有别的。
风 痱也有不少文献记载。《 灵枢 · 热 病 》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 肢不收,智乱不堪…… ”《千金要方·论风状》说:“风痱者,身无 痛 ,四 肢 不 收,智乱 不 甚 ,言 微 知,则可治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尤在泾说:“ 痱者,废 也,精 神不持,筋 骨 不 用。” 楼英说:“ 痱,废 也。痱 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 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 痱,或 偏 废,或 全废,皆曰痱也 ”。《 圣济总录 》说:“ 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 可 以 确 信,风 痱确实 不是西医的脑血管意外 ,不可混同于脑血管意外来治疗。
问:那 么 请 问老师,中医的风痱到底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答:江老认为,相似 于 西 医 的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 —巴利综合征、氯化钡中毒等病。
第二节 千古奇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古今录验》续命汤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是该篇的附方。
原 文 是 :治中风痱,身 体 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古今录验》续 命汤 原 方 的 药 物组成和剂量:麻 黄、桂枝、当归 、人 参 、石 膏 、干姜、甘草各三两 ,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方 后注:上九味,以 水 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 汗 更 服。无 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这 首 经 方 组合离奇,很难诠解。
古今医家诠解此方者多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不过,古今医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就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发散风寒,调和营卫。 因 为病名叫风痱,那就是风邪为患,当然要驱之散之。
因为方中 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甘草,明摆着是含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若稍事化裁,还可以化裁出越 婢 汤、大青龙汤等。由此推论,此方不仅可以 发 散 风 寒、调和营卫,还可以兼清内热。 喻 嘉 言 说 本方主治 “营 卫 素 虚 而 风 入者 ”。徐忠可说:“ 因风从外来 ,故以麻黄汤行其营卫,干姜、石膏调其 寒 热,而加芎、归、参、草以养其虚”。尤在泾说:“麻黄、桂枝所以散 邪,人参、当归所以养 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 ,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 ,乃攻补兼施之法也。”日本汤本求真说本方的适应证为“麻黄汤,或大青龙汤 ,或越婢汤而有虚候 ,带贫血者”。陆渊雷说本方主治的 病 症 是 “受风寒之剧烈刺激 ,末梢神经起病变”。
江老认为,古今医家关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诸多诠解均有一定道理,不可厚非。但是,江 老 治 疗 的风痱病 者,有 的 有 风寒诱因,有的就没有风寒诱因。如果拘执本方发散风寒,那么,本方为什么 能 够 速 愈没有风寒诱因的风痱病者呢?至于 “攻补兼施、扶 正 祛邪”,请问 “虚” 在何处,“邪” 又在何处 ?“攻” 何脏何腑何经何 络 ?“补”何脏何腑何经何络 ?都落不到实处 ,教临证者如何使用本方?
哲人有言:理论都是灰色的。
第三节 陈鼎三及 江尔逊与《古今录 验》续命汤
一、发 掘 运 用 20世 纪 30 年 代,江老初学 医 时,有 一 唐姓男患,年五旬,体丰,嗜酒。一日,闲 坐 茶馆,忽然四肢瘫软,不能自 收持,呈弛缓性瘫痪而仆 地。当 时神志清楚,言语流畅,诸医不知是什么病。江老的业师陈鼎 三 先 生 往 诊 后说:“ 此 病 名 风 痱 ,治 宜《金匮要略》中《古今录验》续命汤。”授原方一剂,次日顿愈。
当年市售食盐是粗制雪花盐,含氯化钡较重。有 一 些人口味重、嗜咸,累月经年,有的突然四肢瘫痪。世人惶惧,医者不解其故。陈师亦授以《古今录验》续命汤,效如桴鼓,活人甚多。
1950 年,有 乔 姓男患,正当盛年。有一天,双下肢忽然动弹不得,不痛不痒,卧床不起,无任何诱因。家人大骇,请江老出诊。江老想起 20 世纪 30年代业 师 的 经 验,授以本方,服两剂即能起床行走。
二、妙解方义
江老当年第一次亲眼目睹《古今录验 》续命 汤速愈风痱的神奇疗效时 ,便向其师请教方解 。其师胸有成竹,缓缓而言:“脾主四肢,四肢瘫痪 ,病在脾胃。此方 石 膏、干 姜 寒 热并用 ,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设。”
江 老 又 问:“医家都说《古今录验》续命汤,是以麻黄、桂枝发散外来的风寒,石膏清风 化 之热,干姜反佐,防寒凉太过。老师的解释却独出心裁,我还不明白。”
陈老用书面语言回答 道:“此 方 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之深者不可明也。”
江老当年初学医,自 知 阅 历 浅,便不再问。
功 夫 不负有心人。十多年以后,1950 年,恰有乔某患风痱。江老回忆业师治验,轻车熟路治愈之。当时夹江刚解放不久,乔某任夹江县贸易公司经理。江老当 时 年方 33 岁,竟然迅 速 治 愈 了 此等疑难怪 病,远 近 传扬 ,声名 鹊 起。这 就 形成一种 压 力,逼 迫 江老沉潜下来,重读《金匮要略》,含英咀华;重温前贤的诠释,择其善者而从之。特别是反复思考陈老的“偈语”,“脾主四肢,四肢瘫痪 ,病在脾胃,此方石膏 、干姜寒热并用 ,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设”。又在临证之时 ,静观默察,悉心体验,沉 思 多年之后,终于豁然开朗!
当时的中医界,医者 忙 于 诊 务,学术交流殊少。江老豁然开朗之后,既 无 会 议 交流机会,也未走笔成文发表。要不是1982年要在仲景学说的发祥地召开“南阳会议 ”,《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成熟经验还不知要埋没到何年何月! 1981年秋,四川省中医学会通知说,江老是四川省参加南阳会议的正式代表,并确定在大会上宣读 学 术论文。于是,我奉乐山地区卫生局之命,从乡村医院赶赴乐山,协助江老撰写 学 术 论 文。在整理《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医案时,乐山地区医院提供了一份西医的完整病历,我反复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议!这则典型的医案,后面还要详细讲解。
话休烦絮,言归正传。江老当年到底悟出了什么?
江老侃侃而言 道:风 痱 的 特 征性症状主要是四肢突然瘫痪,那么,主管四肢的脏腑是什 么 ?脾 胃嘛 。《素问 · 太阴阳 明 论 》说:“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 不 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可 见 风痱引起的四肢突然瘫痪,病位就在脾胃。但有的医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质疑说,脾胃久虚,四肢才不得禀水谷之气,才可能瘫痪,起病必然缓慢;而 风 痱发病急骤,如 急 风 暴 雨,毫无征兆,四肢迅速瘫痪,也把它归结为脾胃 之 病,这不是削足适履吗?
江老回答道:“《素问 》说 的 是 ' 脾病而四肢 不用 ’,而不是说 ' 脾虚而四肢不用’。' 病 ’ 字与'虚’字,一字之差,含义有别。”
为什么晚近医家大多重视“虚” 字,大概是李东垣的脾虚学说深入人心吧。
江 老却悟出了 “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可以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脾 胃 久虚,四肢逐渐不得禀受水谷之精气,这就是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
第二,脾胃并不是久虚,而是脾之与胃突然升降失调。
大家知道 ,脾与胃同居中州 ,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轴。脾 主 升,胃 主 降。脾 体 阴 而用阳,脾之升 ,有赖阳气之助,因“脾为阴土,得阳 始 运 ”。胃 体阳而用阴,胃之降 ,有赖于阴气 之 助,因 “ 胃:为阳土,得阴自安”。如此脾升 胃降,相反相成,四肢 都 得禀水谷之气了。假如阳不助脾 ,则脾气不升 ;阴不助胃,则胃气不降 。相反相离,四肢 都 不 得 禀 水谷之气了。
江老 一字一顿地强调 说:“这,就 是脾和胃,突然升降失调,而造 成 四 肢突 然瘫痪的机理。”
江老早年曾跟随承淡安先生研习针灸。承先 生 告 诉 他,有一位四肢瘫痪病者,施以针灸,久久不效。后来从“脾病而四肢不用” 这句话受到启发,就独取大包一穴,很快见效,终于治好了。可见不仅新瘫要治脾,久瘫也要治脾。为什么要治脾?前面 讲 了 许 多。为什么独 取 大包穴效如桴鼓?《灵枢》上说,“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当 年 江 老在高徒班讲课时,有学员提问说,既然如此,就应该调理脾胃,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但是《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并没有升脾降胃的药物,换句话说,治疗和方药是脱节 的。这 又 当 怎样解释?
江老回答:你说此方 中 并 无 升降脾胃的药,大概是指李东垣升脾降胃的常用药 物 吧?学员颌首。
江老继续回答:那是另外一条思路。我冥思苦想许多年,终于悟出陈老说的 “ 此方石膏干姜并用 ,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 设 ”,其 妙处就在于此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叶天士盛赞干姜“其雄烈之用,孟子所谓大浩然之气 ,塞乎天地之间也”。石膏味辛,微寒而柔润 ,质重而沉降。《 古今录验 》续命汤中 ,因这两味关键药物 ,燮理脾胃的阴阳,使脾升胃降 ,恢复气化之常 ,四肢都得禀受水谷之精气 ,这就是风痱的治本之道。
由 此 来 看,如 果能够透析脾胃的生理及病 理 特性,以及干姜、石膏寒热并用的内在机制,那么《 古今录验 》续命汤的神妙便不是不可思议的了。
接下来再解释《古今 录 验 》续 命汤中其他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没 有 什么新 意 了。不过,没有新意也得啰嗦几句。方中的人参、甘草、川 芎、当 归 是 取八 珍 汤 之半,功善补气、养血、活血。请注意,川 芎 与 当 归组成“佛手散” ,如来佛的手啊,力大无比,收放自如,活 血 力 大 于补血力。因为风痱虽然不是脾胃久虚,但是四肢既已瘫痪,不得禀受水谷之 精 气,套句古话说,叫 作“岌岌乎殆哉”!而气不足,血难运,气为血 帅 嘛。所 以 补气活血,势在必行。
方 中 的 麻 黄、桂枝、杏仁、甘草,就是麻黄汤。江老说,风痱发 病 的诱因有风寒的,麻 黄 汤可以发散风寒、驱之出表;即使没有风寒诱因,也可以宣畅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畅,不仅可以使经脉之气运行滑利(肺朝百脉),而且有助于脾胃的升降。这是江老当年讲的,我现在还想补充一下。
近 年 来 拜 读李可老 师 整 理 的彭子益遗著《 圆 运 动 的古中医学 》,有 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彭子益特别重视中气,他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病,不过中气病,或四维病,或中气与四维俱病。所以中医治疗的大法不过三种,一是运轴以行轮,二是运轮以复轴,三是轴轮并运。 如果遵照彭子益的思路,肺气通畅,则能息息下降,金生水;肾水 充 足,则 肝 木之气左升,以生心火;心火温煦,则生脾土。脾土旺,则 中 轴旋转于内,四轮升降于外,而成人身的圆运动,人即无病矣。
江老又说,方中还内含“还魂汤” 。大家知道,麻 黄 、杏 仁 、甘草是三拗汤,又叫还魂汤,能治猝死。江老当年没有发挥。如果按照彭子益的思路,治猝死不就是迅速恢复人身的圆运动吗?
《古今录验》续命汤 的 方后注说:“ 并治但 伏 不 得 卧,咳逆上气,面 目 浮肿。” 可见风痱一证,还可能兼有肺气郁。下面介绍一则风痱急症,患者年仅18岁,呼吸、吞咽十分困难,岌岌可危,便是明证。
第四节 风痱
急危重症医案
雷 某,男,18岁,四川峨眉符溪木器社工人。1965 年 8 月2日入院,住院 号 为 18472。以 “四肢麻木,瘫 痪 12天,伴 呼 吸 困 难 为主诉” 就医。患者于 12 天前 早晨起床时突然颈椎发响 ,旋即左上下肢麻木,活 动 障碍。1 ~ 2小时后全身麻木 ,并气紧、心 悸、呼 吸困难、尿 闭 。即 送 当 地公社医院,治 疗 2 日 无效,又 转 送 峨 眉县医院抢救。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仍无效,于1965年8月2日转来我院。经西医诊断为“ 急性脊髓炎 ”“上行性麻痹 ”,收 住内科病房 。当时患者除上下肢麻木 、不完全瘫痪外 ,最急迫的症征是呼吸 、吞咽十分困难。除给予抗感染 、输液及维生素等治疗外 ,并不断注射洛贝林 、樟脑水和吸氧进行抢救 。同时指派特别护理 ,管喂全流饮 食,发出 病危通知。然 自 入院来,虽竭尽全力 抢 救,患者仍反复出现 阵 发性呼吸困难,呈吞 咽 式呼吸,有气息将停 之 象;时而瞳孔反射消 失,昏 昏似睡,呼之不 应,全 身深浅反射均缺 失。上 述症状每日数发,如是者6天,救治罔效,危 象 毕露,西医断其难以 救 治,多次叮咛家 属:“ 命在旦夕。” 家属 亦 再 三 电 告 家人准备 后 事。为聊遂家属要求,以尽人事,乃于8月9日上午勉邀中医会诊。 初 诊(8月9日):神志清 晰,语言无障碍,唯觉 咽 喉 及 胸 部有紧束感,呼 吸、吞咽十分困难,全身 麻木,左上肢不遂 ,咽干;舌红苔黄薄 ,脉洪弦而数。诊断为 “风痱”,治以《 古今录验 》续命汤,配合针刺。
处方:
干姜3g、 生石膏12g 当归9g、 潞党参12g、 桂枝4.5g、甘 草3g、 麻黄6g、 川芎3g、 杏仁6g。
针刺取穴:
风府、大椎、肺俞、内关穴,留针15分钟。
二 诊( 8 月 10日):服上方 1 剂,危急之象顿除,且左上肢已能抬动,口麻、全身麻减轻,吞咽、呼吸不甚困难。
家 属与患者喜不自禁,遂 守 方再服 1 剂,更入坦途:左上肢已较灵活,左手能握物,口麻、全身麻消失,呼吸、吞咽通畅,能食干饼,唯 胸 部 尚 有紧束感。从此再未出现往日危候,西医逐日连篇累牍的病程日志,亦从此绝迹。续以原方随症加减,又连服 4 剂,诸症若失。继以调理气血收功,于 8月23日痊愈出院。
第五节 学用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风痱
张 某,男,36岁,农民,1986年 10 月24日诊。
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 已 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1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 4 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
急 送 当地县医院。西 医 抽取脑脊液检查,发现 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增高,遂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神经的药物 ,以及对症治疗 ;同时配合服中药 ,曾用过大秦艽汤、三痹汤各 三剂,补阳 还 五 汤 四剂 ,疗效不佳 。刻 下 双 下 肢仍呈弛 缓 性 瘫 痪,肌张力缺乏,腱反射 消 失,不能自动排尿,大便难忍。因 患 者转院困难,家属取来病历,要求我室开一方试服。
根 据 以 上 病 史,中医诊断为“风痱”。予《金匮要略》所载
《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
麻黄9g、 桂枝9g、 当归9g、 潞党参9g、生石膏9g、 干姜9g、 生甘草9g、 川芎4.5g、杏仁12g。
上方仅服两剂,双下肢即恢复知觉,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较通畅。
改予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连服十剂后,康复如常人。(摘自《中医师承实录》) 这则医案的题目是“ 双下肢瘫痪14 天”,发表在《 中国乡村医生 》杂志 1991 年第 6期上。这 本 刊 物 后 来更名为《中国社区医师 》,当年的发行量达到 20余万份 ,是国内专业医学期刊发行量第一名 ,现在仍然是 第一名。文章首列医案 ,然后采用师生问答方式,全面介绍陈鼎三及江尔逊发掘运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精彩医案 ,以及对本方的妙解 。文章甫发表 ,全国各地便来信如涌 ;不到半年,竟达 500 余封,多为求治者,有的要求亲赴乐山治疗。
我只好赶快 回 信,主要内容是:①据江老经验,《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急症,奏效快捷;②如患病超过一 个 月,有效有不效;③ 如 患 病 超过3个月,更不可能见效。
但也有病程1年以上的患者,求 治 心切,照葫芦画瓢,照抄杂志上处方,服用 10多剂,虽然无效,却也无副作用。
例 如 有 一 位 女患者,24 岁时患急性脊髓炎,经救治脱险 ,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全身麻木、发紧、发硬,自觉上 半 身与下半身分离;胸部有紧束感,腰脊瘫软无力;大便秘结,小便 难 以 控 制。迭用中药、针灸及多种理疗乏效。检视 6 年 来 用方,一 为 补阳还五汤加减,服后头面烘热,口干舌燥;一为左归饮合四妙散加减,服后纳呆、口苦、便秘加重。更医数十人,辗转北京、上海数省市,医生开方便重用黄芪,少者 30g,多者200g。患者多次服之上火 ,医生仍照用黄芪不误。
就是这样一位连黄芪都不敢吃的患者,也敢照抄《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服了几剂无效,但也无副作用,令人大跌眼镜。
《 古今录验》续命汤中,有 麻 黄、桂枝、干姜、川 芎 等 辛 温药物,虽有石膏,但用量很轻,其辛寒之性,究不 敌 诸 药之辛温 。为什么吃黄芪都要上火之人,竟 然 服 此 方不上火?
我无法解释这个怪现象。我在回答患者的咨询时,便搬出江老爱说的一句话来敷衍,这句话是:“复方的作用,绝不是单味药作用的机械相加。”
孔 子 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江老师承导师陈鼎三先生的书房,就叫作“是知堂”。
第四讲 方证对应
要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前面我们深入讨论了 方 证对应的优越性,其一,方证对应是准确运用经方获取高效的一条捷径;其二,方证对应有助于发掘运用几近埋 没 的 高 效经方,如《古今录验》续命汤和侯氏黑散。
侯氏黑散,江老治验不多,我只在治疗脊髓 炎 后 遗症时用过一次,无反馈。
今天我们接着前面的话题,讨论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什 么 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一样,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短板,也有困惑,也有捉襟见肘之时。
比较极端的笑话发生在 日 本。就 是 “小柴胡汤吃死人”,大家都知道的 ,真是笑话!这就是机械的方证对应 ,死板的方证对应 ,照葫芦画瓢的方证对 应,一句话,对号入座!
国内也有医者用这样的话来批评我。
2007 年 11 月 2 日的《 中国中医药报 》第5 版 登 了一篇文章,题目 是 “方 证 辨证 ≠ 方证对 应 ”。文中写道:“ 仲景 辨 方 证的 '证’,多被理 解 为 '特征症’,即 有是'症’,用是方。近来阅读 余国俊先生著《 我的中医之路 》,见 其所持观点即为此,如第 35页的 ' 江 尔 逊 的方证对应观 ’,文 中 说:' 方证对应,又 称 方证相应、方证相对、方 剂 辨证、汤证辨证等……江老强调,临 床 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 述相契合( 有时但见一证便是 ),即 可信手拈 来,而 不必受八纲、脏 腑、病 因等辨证方法的限制。’ 确实,运用经方 时,若 对张仲景书中条 文 烂熟于心,很容易抓住主 症,做 到方证对应也并非难 事。但 令笔者心生疑惑 的 是,若说这种'方证对应’的方法即是'方剂辨证’似乎不妥。若果如此,这种 '方证对应’ 与 '对号入座’ 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试 想:难道 临床上的病证,都有如此典型的'特征症’吗?这 种 提法也会给人造成一 种 误解:若未见典型的 特 征症,或者症状太少 时,就 无法应用经方了 ?而 且,有时虽出现某 一 症状与某方的适应症相 似,但 若不分清病机,或 不 认真辨析症状的条件 性,总 难免误诊误治。”
对于这种批评,我一直没有公开回应 。为什么呢 ?因为就在批评者引用的拙文中 ,这个问 题 已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拙 文写道:“笔者有幸经常聆听江老畅论 医 道之得失兴替,深 知 其十分推崇方证对应的优越性 ,但 绝无丝毫 贬 低辨证论治之意。他 认 为,方证对应与辨证 论 治本有互补之妙,而无对峙 之 情,两者分道扬镳则俱 伤,合而用之则俱美。他 解 释道,辨证论治讲 求 理、法、方、药的连 贯性,其中之 '理’ 居 于 首位;而所谓 '理’ ,便 是 阐明医理或揭示病机,'理明、法彰、方出、药随’,或'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至于方证 对 应,则讲求方药 与 证候—尤其是主症或 特征性证候的针芥相投,丝 丝 入扣。因此,倘 能在辨证论治时结合方 证对 应,便 容 易 突出主症或抓住特征性证候,从 而 遣 造 高 效方药,使辨证论治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倘能在方证对应时结合辨证论治,便容易准确地掌握病机,观 往 知来,穷理尽性,从而避免依样画葫芦似的机械死板的'方证对应’的流弊。
总而言之,他认为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各有短长,分而用之则长不 掩 短,合 而 用之则扬 长 补 短,更 上一层楼。”
好了,就 引用到这儿,套一句文言文,“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下面继续讲解江老的医案,看看江老是怎样把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娴熟地运用于临床的。
第一节 腹痛便溏
(小陷胸汤方证)
这 则 医 案 的患者就是江老本人。他24岁时,初行医不久,一次因夜晚加餐,去小食店吃了一碗馄饨,第二天便腹痛、便溏。自以为小 病 ,未 服 药。几天后,上腹部剑突下感到压痛,好像压着一块板状物;仰卧时,则压痛感加重,十分难受,几乎不能忍耐;后来出现神倦纳呆,终日嗜睡。
幸 亏 大脑还清醒,便思考这病到底是怎么得来的?病从口入,食物有问题?那时江老就能 背 诵《 伤寒论 》全文,便想这病有点像小结胸,《伤寒论》原文第 138 条 说:“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但 结 胸病是缘 于 误 下,第 131 条说:“ 病 发 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我虽没有服过下药,但吃了一碗馄饨,第二天就腹痛、便溏,病因类似吧?
于是使用小陷胸汤原方,服一剂,大便一日行几次,全是黄褐色黏液。连服两剂,上腹压痛渐渐消失。
陈 修 园《 长沙方歌括 》引 徐 灵 胎的话说:“ 大 承 气所下者为燥屎,大陷胸所下者为蓄 水,此 所 下 者为黄涎。”
大 家 知 道,大 承气 汤 方 证,肠 中有燥屎,所以下出之物为燥屎;大陷胸汤方证,胸腹腔中有蓄水,所以下出之物为蓄水。小陷胸汤方证呢,肠中有黄涎吗?大家用过小陷胸汤没有?所下之物是不是黄涎?
没有人回答,那么我自问自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