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法

中医养生 2021.08.06  土豆微信

“筋长一寸,延寿十年”!

什么是筋结?

筋脉遍布全身,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手上、脚上出现“筋疙瘩”,按上去隐隐作痛,这就是中医称作筋结。

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现象是,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越长越回去”,这就是中医一个专有的说法:筋缩

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老百姓所说的“筋疙瘩”形成。这种“筋疙瘩”即筋结。“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

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说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的原因:筋脉不缩、少缩,血脉就通畅。

筋结是怎么来的?

人体皮肤毒素囤积,容易在鼻侧、额头、眼下、发炎之细胞上囤积筋结,主要因素是熬夜、思虑、烦心及细胞死亡所造成的,因此长时间才会造成气血不通,产生筋结。

筋结有哪些危害?

经络满布人体,贯穿全身,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一次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必形成淤滞!而皮肤肌肉得不到充分营养必无光泽!

甚至致皮肤发生各种病变:长痤疮(青春痘)、长雀斑、长瘢痕等,在肌肉则形成肿瘤,痰核,在血管则形成浮络,静脉曲张,静脉瘤等现象

好比水沟的流水不通,无法顺畅流动或流动缓慢,底层一定沉积了许多“垃圾”唯有将这些深层“垃圾”清理掉,方显效果!

筋脉通了、血脉通了,第一感觉就是呼吸顺畅,腿脚那种堵着堵着的感觉没有了!

拉通筋脉,五脏通畅

中医讲的筋脉只是在体内,并不延及五脏,但为什么说拉通筋脉,五脏就通畅了呢?

这是因为五脏出了问题,首先在五官上会通过表现出来,所以五脏的功能也能通过五官来判断,五脏的问题也能通过五官抻筋来缓解。

十二经筋很多都经过了头面,头面也可以抻筋,从而缓解脏腑的疾病。

下面这套拉筋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付国兵教授无私提供,8~80岁都适用,大家别忘了收藏!

 1  五脏拉筋之耳为肾

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力的变化和耳廓的饱满润泽程度,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我们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肾调心、交通心肾的作用。

▲ 提耳尖

▲ 分搓耳根

 2  五脏拉筋之肝于目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路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

眼睛抻筋主要有两个动作:点风池、握拳怒目。

▲ 握拳怒目

▲ 点按风池

这两个动作能够帮助眼睛变得明亮,预防一些眼病,还能帮助止晕。

 3  五脏拉筋之舌养

五脏滋肝胆、养心胃心气不足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出现口误,这也能预示健康问题,这就是心气虚。

舌头跟着不听使唤,出现错语,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而是心气不足,严重的人,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

通过口唇部的抻筋动作,可以使我们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时对肝胆、心、胃起到滋养的作用。

▲舌揉口唇

颈部拉筋,手不麻!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这个比较常见。

颈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应该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臂丛牵拉: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 臂丛牵拉

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除了局部筋结的的调理之外,还可以做下面这个颈部抻筋法。

▲抱颈仰头

抱颈仰头,这个动作最好一组持续30秒,每次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加长时间,当然,如果有严重不适,可能暗示您的颈椎有大问题,不能通过日常训练保健,要就医。

背部拉筋,散寒气

可以尝试“蹭树”这个运动,蹭树与我们要讲的筋结,是有很大关系的。人的每块肌肉,每条韧带都有固定的走向,由于受寒、外伤、长期的不良姿势等,这就形成我们所说的“筋结”,背部受寒最容易忽视,因而背部也成为我们散寒的主要区域。

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侧位置,是否有僵硬、条索状的组织存在,这就是您的背部筋结所在。

▲抱肘收肩

这个动作适合室内做,如图操作,请注意用两手尽量将两臂向内收紧,起到抻拉背部筋结的目的。

▲托天转腰

托天转腰这个姿势可以帮助揉散腰三横突出筋结。

四指向前,拇指向后,双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个腰部最常见的腰三横突出筋结,有这个筋结的可以常练这个动作。

腿部拉筋,膝盖不痛!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结多了会引起很多的问题,我们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膝关节吃不住劲,腿发软,差点跪下,很多内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结有关。

膝盖有筋结,有问题光练膝盖是不顶用的,股四头肌是伸膝关节的力量来源,股四头肌力量不够,髌骨两侧就要出现筋结了,那时就不是打软腿了,就该关节僵硬打不弯费劲了。所以说练好了这块地方,膝盖自然不疼。

缓解膝盖筋结,我们可以做以下3个动作:

内收外放

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掌相对放在两腿之间,双腿尽量内收夹紧,双手尽量外展,持续对抗10秒钟;再将双手放在大腿外侧,双腿外展,双手内收持续对抗10秒钟,重复20遍。

双足争力

坐位,双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压,相互争力坚持10秒,双腿交替重复20遍。

点按散筋结

按揉内外膝眼四个位置,会发现手下有咕噜咕噜的感觉,这就是在散筋结啦!

筋脉通了后,百病不扰不敢说,至少人体内部循环通畅了,病上身的可能性那是大大减小!现有的疾病也能得到缓解,这好处是只有拉过筋的人才知道呢!这么好用的养生方法,怎能不发给朋友们都看看呢?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老筋太短,寿命难长!这几招实用拉筋术,把寿命越拉越长~

中医养生 2022-05-11 09:00      土豆微信

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宝宝,都可以很轻易地啃到自己的脚趾头。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甚至连弯腰勾脚都很困难,为什么呢?

这其中,筋的老化是主要原因。

而“筋”的老化,也是你衰老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容易让人疲劳,还会增加受伤几率,加速老去!

您的筋衰老了吗?

以下症状,有任何一条经常出现,影响正常活动,就意味着身体相应部位可能筋缩了。

  • 颈部紧痛

  • 腰强直痛

  • 不能弯腰

  • 背部紧痛

  • 腿痛及麻痹

  • 不能蹲下

  • 长短脚

  • 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牵引痛

  • 步法开展不大,密步行走

  • 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

  • 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

  • 转身不灵活

  • 肌肉收缩/萎缩

  • 手不能伸屈(手筋缩短)

  • 手、脚、肘、膝时有胀、麻、痛感,活动不顺

每天拉筋身体好

经常拉伸的人柔韧性更好,对身体的益处更是不少。

1
防止肌肉僵化

拉筋可锻炼身体的柔软性,防止肌肉僵化,提高我们的身体柔软度和灵活度,常拉筋的人更不易摔倒骨折。

2
健体

拉筋能打通人体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而膀胱经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

3
防病

研究证实,柔韧度较差的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而拉筋可缓解筋缩症状,锻炼身体,间接预防了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4
袪痛

中医认为,“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拉筋能够使体内气血通畅,疏通筋缩处经络,疼痛自然消除。

一天三拉筋,筋不缩、人不老

无论是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还是现代的健身操、瑜伽等,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骤,每天花上几分钟做拉筋锻炼,有助于放松筋经,让血脉畅通。

1
工作间隙

伸懒腰:工作累了,不少人都会站起来伸个懒腰,这就是最简单的拉筋方法。

练腰部:两腿站立,腿部不打弯,双手交叉,弯腰,手尽量下伸坚持一会儿,如果手掌能着地最好。

练颈椎:缓缓仰头,呈仰望星空状,然后再向前使下巴碰到胸,轮流做,这样反复进行,做上10个回合。

2
生活中

拉筋可以借助身边各种工具随时随地进行。

弓步:可以找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住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双臂;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身体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保持姿势3分钟后换另一条腿重复动作。

踮脚尖:比如在洗菜、炒菜、洗碗的时候,可以进行踮起脚尖的动作,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腿脚更灵便。

3
睡前
1

如婴儿般趴在床上。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到我们的后背,腿部,手臂等多个部位。保持这个拉伸姿势,完全放松,呼吸均匀。

2

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到我们的前表链肌群,注意收紧腹部,挺胸,不要耸肩。保持呼吸均匀,不要憋气。

3

这个动作拉伸我们的手臂,背部,腿部等多个部位。注意收紧腹部,挺胸,不要耸肩。

4
猫式

这个动作称猫式,可以拉伸我们的背部,腹部。灵活我们的腰椎,骨盆。有很好的放松作用。

5

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到我们的臀部,腿部,颈部。灵活我们的胸椎,提高身体柔韧性。做完一侧后,换另一侧进行练习。

拉筋有哪些错误方法?
1
突然剧烈拉伸

拉伸一定要适度,不能骤然加量。

长约15厘米的跟腱,在完全绷紧的情况下,又突然受到暴力拉伸,或者垂直打击,有可能导致肌腱损伤甚至断裂,所以拉伸一定要循序渐进。

2
拉筋幅度过大

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过于追求拉伸角度,可能造成韧带拉伤,甚至影响关节活动度,造成关节不稳,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拉伸的强度怎么去评估呢?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自我评估方法:

练习后的酸痛不适感24小时后仍然明显,即说明运动过量了!反之可以继续坚持。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