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1

​《上下五千年》247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哲理偶句欣赏

寡欲故静,

有主则虚。

解释:欲念少就能心平气和,心中有主见才能虚心接纳。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解释:不合乎人的常情,逆情悖理,必然抬脚走路就遇到危险;不体会客观条件,异想天开,一些定会终身虚幻如梦境。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

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解释: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不能马上动怒,恐怕是喜欢说闲话的人故意泄忿。听到别人说自己好,也不能马上和他亲近,否则将使狡诈的人靠近。

临事须替别人想,

论人先将自己想。

解释:遇到事情应先替别人着想,议论别人时要先想想自己。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解释:只要心意不放纵,就不会出现差错;只要用心不怠惰疏忽,就没有不能坚守的、随意放纵的志向。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解释: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

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解释:贫贱是苦难的境界,能很好地居于其境者就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不能很好地对待富贵的人便会乐极生悲。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

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解释:用忍耐了解天下的麻烦事,用不争的心平息天下相争的心。

《孔雀东南飞》十八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华山:庐江郡内的一座小山。

交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

驻足:停步。

谢:告诉。

译文:

 府吏听到了这件事,心里知道这就是永远的别离,于是来到庭院大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

  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坟墓东西两边种植着松柏,左右两侧栽种梧桐。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各种树叶叶叶相连通。中间又有一对双飞鸟,鸟名本是叫鸳鸯,它们抬起头来相对鸣叫,每晚都要鸣叫一直叫到五更。过路的人都停下脚步仔细听,寡妇惊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

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人生在世,一半欢颜,一半忧愁。经历过的美好,无需天荒地老,它能够温暖的,也只是彼时当下的某个瞬间而已。

时间是最好的忘情水,可以抹去跟美好有关的一切事物。经历过的苦涩,终会烟消云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