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一个旧式知识分子的末世悲歌 2018年第49期(总288期)

一个旧式知识分子的末世悲歌

新发现的郭石农诗作《道情》

——李晓

2018年5月,安顺开发区幺铺镇蔡友军先生有感于政府打造民国风情文旅小镇举措,慨然将自己珍藏的几本民国初年书籍捐献出来。率先看到这几本书的朋友发现,其中有郭石农先生佚诗。闻讯即与友人同赴幺铺,看到了这几本历经劫火而幸存的手抄书。同行的朋友关注书中抄录的“郭春帆游将军山诗”和“郭春帆先生游云台山诗”,我却对另一首没有直接署名的“道情”产生了兴趣。

源于唐代的道情,本为道教民间布道工具,以唱为主,辅以道白,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传承过程中,道情逐渐分流:北派由曲牌体进而衍变出道情戏;南派则一直保持诗赞体,并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多种带有一定基础调式的民间说唱。道情唱说并举,唱词长短交错,适于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起伏的情绪,常成为文人发牢骚叙愤懑的利器。郑板桥就曾写有道情十首。

这首道情没有署名,但开场诗后的道白就直言“俺砚山石农是也。”,后面唱词中叙自身经历“充几年长院,作几处教官”,“去岁游黎峨,今年至幺铺”均与郭石农经历吻合,是以虽未署名,却可确认为郭石农所作。

郭石农生于清道光中期,本名临江,字春帆,别号石农,是清末民初安顺有名的诗人。曾经有《浓花野馆诗抄》《思南吟草》《黎峩吟草》等诗集,但经过近百年的世事沧桑,已经难觅完璧。现在所能见到这位当年才子的诗作仅《续修安顺府志·艺文志》所载50余首和其他综合性选本中少量残篇,总数只有近百首。这次在幺铺发现的这几首诗,或多或少弥补了一些安顺地方文献的缺失,增添了地方传统文艺作品积存,具有一定价值。

民国初年政局混乱,社会生活激烈变动。面对这样的大变革大动荡,很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参与,迎风弄潮,谱写出一页页壮丽诗篇。然而,无论任何时代,能具开阔眼界、卓越胆识之时代领先者,皆只少数。更多芸芸民众,或拥戴先行,赢粮景从;或俯首陇亩,谋生求存。即或知识分子,亦多秉老庄旨义,不望闻达;行彭泽之举,只求独善。郭石农无疑就是这样一个践行道家学说的旧式知识分子。这种思想在他的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恶态羞时辈,新诗爱古人。”《夜读唐人诗》,“滔滔世道欲何之?经济文章总未宜。”《遣怀》。“去留付与无心物,靖节先生志本超。”《读“归去来辞”题后》。

辛亥之前,郭石农虽未正式中举,却也以副榜身份,得以在黔东多县充任教谕,也算是地方上有一定社会地位,生活亦无虞温饱。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种过得去的生活状况被打破,本人只能归乡从教。社会地位陡降,衣食难获稳定,郭老先生自然满腹牢骚。加之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他一肚子的愤懑不平,更需要一吐为快。这首道情,就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的生活境遇和满腹块垒。全诗文辞随着情绪跌宕起伏,既倾述了自己的生平际遇,也畅叙了向往安谧田园生活的情怀,还隐隐约约地讽贬了当时的某些丑恶社会现象。相较于同一书中另两首记游诗,这首比较通俗的《道情》,更全面地展示了那个特定年代一个旧式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折射出风云变幻中某些社会场景,吟唱出一曲旧式知识分子的末世悲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社会发展大潮势不可挡。郭石农辛亥之后,避世来到幺铺,就馆谋生发牢骚。相形之下,黄干夫黄齐生兄弟却从幺铺走出去,在时代巨变中迎风搏浪,叱咤风云,最终青史留名。这一来一去,一避一迎之间,留给后人多少思索与叹惋!

郭石农诗作《道情》 李晓 摄

道    情

——郭石农

沧海桑田变幻多,河山回首怅云何。年来无限伤心事,杯酒斜阳一放歌。

(白)俺幵山石农是也。生当世变,年届古稀。既赋归来,难为生活。此次改革,实一部二十四史前所未有,在少年英隽,风云奋起,固云幸福。若曾仕先朝,也是一般顽皮无耻,绍彼冯道衣钵,未免非人了。窃自谓新鬼大,故鬼小,曾为故鬼;新人笑,旧人哭,敢作新人?惟幵山片石,乃俺先人传家故物,持之四方,仅堪糊口。去岁游黎峨,今年至幺铺,说什么任教为师。事既无可奈何,忘形忘像,学一个混字。把一切得得失失是是非非,附诸眼底烟云,到觉得随处可以相安。今日闲暇无事,不免将现在情怀,托诸尺鼓,歌唱一番则可。

苍莽云山三十里,红尘隔断,俗污不染身离垢,喧嚷弗闻耳塞棉。乾坤既倒颠,跃或在天,飞或在渊。这其间,富贵功名那堪羡,俺唯有翻身跳出圈外圈。聚几个村俗儿童,之乎也者,又是一年。花落水流处避世,愿从此更访桃源。你不见当门这条路么?下走湖,上走滇。竟日里,坐舆乘马,来来往往,无非都为名利牵。如茧自缚,膏自煎,冷眼旁观真堪叹。何如俺静憩于斯,按星期列表,摇聆钟,把课传;字几帖,文几篇,抛笔随处可游玩。寻芳春挈盒,访友夜鸣弦,日作雨余登前陇,牛乏乃见马耕田。归途逢野老,更与他嬉言笑语,假个狂颠。

俺夙怀壮志冲霄汉,扫除天下,也欲希仲举不凡。可奈一击不中,负虚名浪说解元。白发老青羶,充几年长院,作几处教官,好不好也算是读书一世了心愿。以为菟裘终老焉,又谁知突遭世变,泽火风大,吹翻俺的吃饭碗。钟鸣人列鼎,广文乃独冷;打破苜蓿盘,归路清风引。辛亥国变,侧身天地,几无容身处矣。然而俺要自有真也。

到而今解组归田,两袖清风壁四面。种菊花几盆,傍修竹几竿,学一个晋处士,老死不知羲熙年。这便是俺腐头巾至死不变的真识见。可正是归来生计实萧然,素不言钱竟无钱,优游卒岁的话尚难谈。没奈何收拾取那卖不了的残红,又来就馆。

奚不揽强权,奚不占机关,奚不营投票为被选,奚不邀委任作职员。(咳)那皆是新世界,当行出色的英雄汉,若俺这亡国之遗呵。正所谓覆巢莺儿丧家犬,只合匿迹在林前。再傀儡登场,成何鬼脸。故曰:松竹坚吾操,风云让后贤。

俺这下呵,皂隶可与饮,鹿豕可同眠,遇乞儿莲花绰板,遇衲子玉版参禅。无荣无辱无贵贱,何憎何爱何丑妍。称先生我不嫌,称老爷我不欢,曰牛曰马随他唤,太平草木雨露沾。西上山高蹈不足言,有知我者,俺只将一书却聘,继起叠山。

但至是,俺已是一切放下了。隍钟鹿列,子醒梦幻;濠下鱼庄,叟证乐观。游山边水边,卧风前月前,坐竹间树间,招取那樵人牧竖、耕夫渔子,聚一团。把前代兴亡,感慨悲凉恣月旦。动心处,搔首问苍天,俺已是不食药,不服丹,康强无病更延年。这便见俺与时偕藏一小传,莫漫詑地行仙。

安顺金钟山郭石农墓 安顺博雅相馆提供

· 作者简介

李晓:男,1954年生。原籍大方,生于兴义,长在安顺,受教于安顺市第七小学、贵阳师范学院安顺大专班(安顺师专)、贵州教育学院。当过工人、教师、记者、编辑、机关干部。地方文化研究热心参与者。

本日历由《屯堡公社》公众号设计制作

授权《文化安顺》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