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吃涮肉锅子有多少讲究?别再把火锅吃成乱炖
北风透,吃涮肉。冬天正是吃涮羊肉的好时候,可怎么吃才是羊肉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呢?作为北派火锅的“圣地”,四九城的吃法,真有必要了解一下,别再把火锅吃成乱炖了。
首先,老北京根本就不会说“吃火锅”,这么说的一看就是外行,一般就说吃个“锅子”。
其次,“锅子”不是什么时候都吃的,北京人讲究有理儿有面儿,就是到什么时节,吃什么东西,吃得恰到好处,既不糟蹋东西,也不糟蹋自己。秋风四起、天气渐寒,按照规矩就该是吃涮羊肉的时候了。
最后,吃“锅子”不会大张旗鼓的请很多人,那是席面,不是吃“锅子”的场合,吃“锅子”一般就是两个人,和交心的挚友,熟人一起吃。
先从锅底说起,正宗的涮肉锅子是没有锅底的。它不同于火锅,因为火锅有各种味道的底料,而涮羊肉一定是铜锅清汤,底汤里就放点葱、姜、枸杞一类。好的羊肉馆子,涮完了所有的羊肉,锅里是没有沫子的。
然后重点说羊肉。老北京的涮肉锅子之所以名满天下,就是因为羊肉好。羊肉分两种,一种叫“西口羊”,一种叫“北口羊”。
宁夏的草地多为盐碱地,滩羊吃这种草长大,羊肉里没有膻味
“西口羊”顾名思义就是打西边来的,一般是甘肃、宁夏的滩羊,这种羊因为吃的草里含碱,所以骨头架子小、肉质鲜嫩而且不膻;
“北口羊”就是打北边来的,一般是内蒙地区,经张家口赶过来的,特点也是不膻不柴,鲜嫩多汁。
羊肉到了之后必须是手工现切。除了羊必须正宗之外,就这手工现切最有讲究了。切出来的羊肉并不是笼统的羊肉片,而是大三叉、上脑、磨裆、羊筋肉等等,肥瘦不同,口感也不一样。
手工现切的羊肉而不是机器刨出来的羊肉片
切肉师傅的刀工必须过硬,切出来的羊肉铺在盘子里没血汤子,把盘子扣过来羊肉要粘盘不能掉。
说完锅底和羊肉,就是小料了。北京传统的小料是“八大件”,即芝麻酱、韭菜花、豆腐乳、香油、醋、酱油、葱花、卤虾油。
有的店是调好了给客人端上来,调料跟切肉一样,也是店家的手艺,马虎不得,敢把料调好端上来的都是非常自信的店,而更多的店都不敢这么做,就把“八大件”都端上来让客人自己调。
左上角的是卤虾油,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正宗的吃法是,料调好之后放在一边,另拿一个小碟盛放涮好的肉。吃的时候,拿一个小勺子舀一点料撒到肉上。
肉是热的,料是冷的,混在一起的口感才对味儿。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保证调好的料不被稀释,从第一口肉吃到最后一口肉都是一个味道,而不是直接把肉蘸着调料吃,越吃越稀,最后成汤水子了。
涮锅子涮锅子,另一个重点在涮上,涮也是有规矩的。瞎放瞎涮,都成了乱炖了。
老北京的吃法是先涮肉,而且要先下肥的,再下瘦的,这叫“肥肥锅”。就是把羊肉的脂肪涮出来给清汤的锅底加入一点油腥,这样以后涮菜的时候,菜也会沾上羊肉的味道,就更为鲜香可口了。
正宗涮肉店都开在胡同里,门脸很小,只有五六张桌子
涮的时候筷子是不离肉的,一是你要看着自己的肉,你不看着,跑别人面前去了,那是不礼貌;二是正宗的羊肉非常鲜嫩,入锅十几秒就该夹出来吃了,如果你把肉丢进去不管了,很快肉就会老,羊肉一老就发柴,成“煮羊肉”了,这口感就不对劲了,好东西不得好吃,拿老北京的话说就是糟蹋东西,糟蹋东西就是糟蹋自己,就不是正确的吃法。
条件简陋,但味道很正宗,只是保持着一份初心
涮完了肉并不是直接涮菜,涮完了、吃美了小歇一会,一般会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吃两瓣糖蒜去去腻,涮菜也不是什么菜都涮,一般就是几种时令的青菜,比如油菜、小白菜等,老北京人还喜欢加粉条和豆腐“清清口”,肉和菜都吃完了下点杂面,拌上调料、加点汤,再就上一个芝麻烧饼,这顿涮肉才算是正经吃完。
涮肉不大,北京人饭桌子的规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