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斌先生,你口中的蔚来零电池事故,还算数吗?

近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了几组数据,很有说服力。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共计6462起。从发生月份来看,6月份为1215起,相比1月份增幅高达56%,可以看出电动车火灾随气温升高呈逐月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纵观起火原因,电气故障和自燃是火灾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电动车火灾总数的62.1%和23.5%。与此同时,而过充电、电池单体故障、电气线路短路也是导致电动车电气火灾的根本原因。

7月30日清晨5时多,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蔚来EC6撞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并发生自燃,车主在事故中不幸遇难。这一撞击后自燃事件,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坦率地讲,在这个电动车自燃早已不是稀罕事儿的年代,公众并非对蔚来EC6自燃嗤之以鼻,揪着小辫子不放,而是对李斌、蔚来高层的处事态度,以及蔚来EC6这款车型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就像大家关注的以下三个疑点。

疑点一:这么着急解释,有点轻率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届网友真的是难伺候,人家蔚来声明晚了,你们说不把用户放眼里,声明早了,又说人家有“甩锅”的嫌疑,是不是有点让车企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其实,咱们实事求是地讲,蔚来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无论是表示慰问也好,并组织小组帮助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也罢,又或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以及诸多高管在蔚来APP中暖人心的表态,至少让公众看到了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态度,相比于隔壁和舆论对着干的特斯拉,蔚来的公关危机处理能力确实更胜一筹。

不过,咱也必须把这件事的利害关系给挑明了。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汽车起火,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的判定是一件十分严肃、严谨的事情,它必须由相关部门给出最有说服力的权威结论,必要情况下甚至需要有资质和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介入,以保证事故原因的公平和公正,不然对不起事故的遇难者。

所以,就像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红卫律师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说的那样,目前事故原因还未调查清楚,事故鉴定仍需要时间,而蔚来高层此时就断定电池没有问题是非常不妥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不是蔚来第一次遇到起火事件,这使得其具备一定的经验,应该拿出一份更严谨的声明。比如说在展现对于生命的敬畏,企业采取的后续措施的基础上,不释放“电池包基本完好,燃烧可能并不是由电池包引发的”等言论。就像一些行业资深媒体以及网友质疑的那样,如此猛烈的火势,如果不是电池起火,难道烧的是汽油?

没错,蔚来EC6的用户属性决定了这是一批有自我判断能力的消费者,他们也断然不会被“电池包基本完好”这几个字而打发,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疑点二:考试拿第一,实测就露馅?

每次的实验室碰撞测试表现很好,但到了实际道路上,表现就差强人意了。就像一些很会考试的学生,毕业了却是碌碌无为。

针对此现象,笔者咨询了某汽车品牌研发工程师,用他的话说,一些主机厂为了拿到一个好成绩,通常在拿去测试的车辆中做了应试环节强化,比如A柱加强、气囊加强等措施。而消费者拿到的量产车,其实就没有这么高的标准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在含沙射影蔚来EC6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但有一点不得不让人怀疑,那就是蔚来EC6在中保研的出色表现,着实对不起它在这场事故里剧烈地爆燃。

来看中保研那次对蔚来EC6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当时的评价结果全为“G”,意味着乘员舱上下部侵入量,假人头部、颈部、胸部、大腿、脚步伤害,以及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都是“G”。

与此同时,在今年年初,中保研公报的最新一批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测评结果中,蔚来EC6的安全指数在测评过的新能源汽车中位列第一。

但是,我们再把视角转移到上海事故现场,就目前的资料来看,这台蔚来EC6的A柱、车门等乘员舱关键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形,可见和上述中保研的实测还是比较像的,可惜最后硬生生的被大火给烧化了,还是蛮吓人的。这样一来问题来了,中保研测试中假人的保护全部都是“G”,伤害可谓很小,远不止于到了丧失生命这一步。可为何这位蔚来EC6车主却遭遇不幸?

不用多说,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风暴眼电池包身上。因为纵观前些年发生过的纯电动汽车碰撞后起火事件,可以发现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车主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就这样被困在车里。即便是再强悍的钢材,也无法面对熊熊大火。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动力电池起火自燃往往就伴随着热失控,而电池内部的材料本身就拥有可燃物与氧化剂,一旦热失控发生,用于分隔它们的材料会被高温瞬间融化,致使电池发生剧烈反应,严重时甚至爆炸。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像上面说的那样,几秒钟就能让电池的反应速度到峰值,到时候车主想跑也跑不了。

所以,也就有了我们接下来的第三个疑问,蔚来在对于电池安全的把控上,是否有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地方?

疑点三:蔚来的零事故,吹出来的?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自始至终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就像上文说到的那样,电池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而对于车企来讲,就要下大力气想出各种办法,确保最大限度的安全。

就目前主流新能源车企的运作思路来看,大家其实想到一起了,那就是设立独立的模组化电池,避免起火串联现象发生。典型的代表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

它的运作逻辑大致是这样的,有了独立的模组化电池之后,能够实现对单颗电芯进行独立控制,假如发生碰撞某一颗不幸起火,热失控开始出现,此时能迅速的将其隔绝开来,避免蔓延到别的电池组。

以刀片电池当初做的穿刺实验来看,在电池被刺穿后,相较于普通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的电压下降和壳体温度上升都非常轻微,穿刺位置没有火花、烟雾或电解液喷出,电池壳体也没有出现鼓胀。在实验过程中电池外壳温度一直稳定在30度左右,放置在穿刺位置附近的生鸡蛋完全没有受影响。

再来看蔚来,留给公众的印象是话说得很漂亮,但到了关键时刻,就经不住考验了。好比李斌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我们(蔚来)没有一起电池安全事故,我们十几万辆车是零的电池事故,(这在)全行业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算上这次蔚来EC6的起火不幸事故,再加上2019年4、5、6月,一连三个月发生了三起蔚来ES8自燃事件,可谓结结实实打了李斌的脸。

也就是说,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甚至志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代表中国的蔚来,要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仅限于给用户开一张虚无缥缈的空头支票。就像不少网友吐槽的那样,有这闲工夫说自己的电池有多安全,还不如埋下头搞出真正安全的电池,而不是只做组装厂。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要刻意安利比亚迪和广汽埃安这样的传统车企,而是想让蔚来看到这些传统车企的经验,在安全层面有他们的思考,蔚来完全可以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好比蔚来前段时间表示将推出的容量达到150kW·h,并将于2022年交付的固态电池。以上海这起事故为反思,就应该好好地审视一下这块电池的安全性了,尽管它的参数很漂亮。但安全保证不了的情况下,说再多都是枉然,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结语】今年上半年,蔚来的成绩单很不错,41956台新车销量让它坐稳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同比196.1%的增长更是傲视群雄。另一方面,蔚来更是开辟了挪威市场,可谓一时风头无两。但是,伴随着销量的提升,却是起火事件的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这无疑是一副光怪陆离的场景。不得不说,困难和挫折是每一家车企从稚嫩到成熟都必须经历的一步,就像孩童总要经历成人礼一样。对于蔚来来说,能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守住初心,我们拭目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