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如果此时此刻就需要归还生命,你玩的尽兴了吗?| 周梵影评
以下文章来源于周梵 ,作者周梵
文/周梵
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
只需要未来会降低生命质量
《心灵奇旅》绝对是皮克斯和迪斯尼的一部神作,在疫情爆发,美国分裂,全球各地都无比动荡的2020年底推出,实在是再应景不过。
因为越是要面对一个外部动荡的世界,我们越需要思考一个终极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而《心灵奇旅》这部电影就探讨了这个问题。
电影中有两个主角:乔伊和22。他们互为镜像,同时也代表了这个世界中非常典型的两种人。
乔伊活在对未来的期翼中,根本没有当下,而是急着去到未来。
他的人生和我见过的很多创业者,追求成功卓越的那些人一样,从来不在意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所有和目标无关的事情都是尽责任、走过场,不管多忙多累,都靠那个美好成功的未来吊着一口仙气,一路拼杀苦熬也在所不惜。
乔伊相信一切,心中有一个人生的顶峰,人生中所有的意义都凝聚在那个位置之上,只要站到那里人生就从此不同。
乔伊这类人的生命常态是忍耐和急迫,当下只是去到未来的手段或不得不熬过去的经历,根本不重要。
乔伊的状态生动的阐释了艾克哈特在《当下的力量》里所表达的:
“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等待是思维的一个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然而讽刺的是,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煎熬忍耐的那个结果还没发生,你就挂了。那些猝死的创业者、高管、承受各种压力的社畜不就是如此吗?
那些有着强烈死亡焦虑的人通常也有着同样的问题,还没好好活,不甘心被死亡被迫终止。但其实,如果永远都在等待新的开始,给再多时间都是不够的。
没有外在显化的内在成长都值得存疑
如果说乔伊是一直在急迫的追寻未来,那么22则是他的镜像,她在另外一极——根本不敢进入未来。
所以,当22初尝生命的体验之后反悔了,她带着乔伊的身体逃跑了。乔伊是梦想马上要实现了不甘心死去,而22则是生命才刚开始,还没尽兴,所以不甘心就这样结束。
如果说乔伊对自己的音乐有着近乎偏执的信仰,那么最初的22则是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什么也不信,什么也不要。
我发现现实中两类人最有这种特质:
酷酷的青少年
成年的灵修者
本质上他们都是想挣脱世俗力量,但不同的是:
许多青少年会表现的很丧,他们反权威,反信仰,虚无主义,什么都不在乎;他们质疑和摧毁一切成年社会构建的规则;他们也什么都不相信,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一副很厌世的模样。电影里的22基本就是这样的青少年。
而那些执着于各种灵修的成年人则会把自己的丧包装的高级一点。
我认识一个上了国内国外各种大师课程,有七八年灵修课的人,离婚5年,说起亲密关系时,她会带着优雅的微笑说:
我现在的阶段已经不需要亲密关系了,我只要和我的神建立关系就可以了。
然而我知道的是,她和她13岁的儿子关系非常紧张。
成年的小我最大的问题不是逃避,而是会粉饰自己的逃避。不仅会把“我要不到”变成“我无所谓”,还会把“我无所谓”再升级成“我的无所谓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超越。”
自己有欠款却要去捐钱做慈善;家人都没有照顾好却要去另一座城市做志愿者,虚弱的人如果没办法直视自己的虚弱,都喜欢给自己打上一个修行者的光,觉得自己被镀上了金边,但落回到具体的事情和真实的关系中,就会立刻原型毕露。
无论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形象逃避,还是构建一个有追随者的封闭小圈子逃避,其实都是无法面对投入和付出后效果不好的挫败感。
今年有个学员约我做个案,她之前一直在大厂做网络运营的工作,非常忙碌。个案快结束时,她问了我最后一个问题:
我现在正好在辞职的空档期,学习心理学后感觉自己成长的很快,我想要不要接下来先不工作,让我老公更多的承担家里的经济需求,反正他的收入也允许。这样我就可以完全没压力地跟着你好好学习,这样我是不是会成长的更快?
因为这是我《能量跃迁班》的学员,所以我回答的很直接:
不会更快,最多会形成更快的假象。而且这样,你会变得非常讨人嫌。
因为你学的越多,就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懂得了更多的概念。如果没有一个实在的地方让你去实践验证所学习到的这些东西,你的小我会在知识中膨胀,拿新招数去对付别人,甚至无意识的卖弄。
累了可以休息,但要警惕对自己逃避的不断美化。没有外在显化的内在成长,都值得存疑!
日常瞬间才是构建生命的底色
扯远了,再说回到电影角色本身。
22在心灵学院待了几百年,就是为了逃开去地球做人之后,可能会经历的失望和伤痛。
她对乔伊说过一句话:“别担心,心灵在这儿不会受伤,在地球就不一样了”
显然她很清楚的知道在地球会如何受伤。所以我才说22是乔伊的镜像,曾经的22和乔伊一样,内心有着执着的梦想,极其渴望被看到,被认可。
太想做好,但又害怕做不好,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干脆什么都不做,不投入就不会失望。
所以,最后22变成了迷失的灵魂,通过里面那些责备的声音就知道,她曾经受到过太多的否认和打击。
就像在迷失之境里,那个船长说的那句话:
“迷失和忘我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忘我是快乐的,但当这种快乐成了一种执念,脱离了生活,人就成了迷失的灵魂”。
忘我一不小心会变成执念,而执念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虚无,正如电影里另一句台词所说:
“有些人无法摆脱自己的焦虑和痴迷,他们会迷失和脱离生命”。
为了避免受伤,干脆选择不要好好活。所以22一直不愿意进入地球,而是赖在“心灵学院”,这是一个介于生和死的中间地带,是一种准备状态,这真的是一个绝佳的隐喻。
人们往往借由需要更多准备而逃避真正的开始。
22脱离生命很久之后,因为再次进入人类身体后放下了对spark的期待,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spark。
最初我以为spark指的是天赋才华,但在电影的后半段,跟随22吃披萨;和理发师聊天;感受阳光和路边的行人后我发现其实不是,spark是热情,是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瞬间体验到的爱或感动。
就如同在《当下的力量》里所说的:
请充分地利用你的感官。定静在原处,环顾四周,但是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去做任何的分析与解释。观察一些光线、形状、颜色、质感等。关注每个东西宁静的临在,关注那个容许所有事物存在的空间。
倾听声音,但不要去判断它。聆听声音之下的宁静。触摸一些东西,任何东西,并感觉和认可它们的存在。观察你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感觉在你体内的生命的能量。
允许外在和内在所有事物的发生,接受万物的“本来面目”,深深地迈进当下时刻。
我想起几年前,有一次从女儿房间门缝里看到,阿姨抱着4个月的小女儿轻柔的哼唱着她家乡的摇篮曲,温柔的拍着女儿的背,缓慢有节律的晃着身体,女儿已经熟睡了,阿姨依然还抱着她,拍着她的背,时不时的低头看着她的小脸。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陌生人对我的孩子所给予的爱,突然觉得非常的温暖和感动,这份感动很久不能平息,甚至对我和世界的关系都发生了一些影响。
还有一次,在东湖跑步时,阳光透过绿道两旁的树叶洒到我的脸上,带着湖水气息的微风吹拂在身上,旁边的路人沉默着或说笑着经过我,整个世界似乎完全向我打开。
这时,我突然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不,应该是比幸福感更厚重完整的合一感,一种跟整个世界合一,我似乎消失了,又似乎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我的感觉。
这是一种超越日常体验的超感体验。我的数次超感体验都是在这些非常日常的时刻,而这些时刻如何度过又决定了我的信仰,决定了我是什么人。
我很清楚,比起书登上畅销榜;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达成;融资成功······这样的荣耀时刻,如何度过写作、绘画、做瑜伽、和同事开会、管理公司、做各种管理决策、陪孩子家人······这些荣耀时刻以外的日常瞬间,才是构建我们生命的底色。
请善待自己的天性
其实,我们对那些日常时刻缺乏热情是因为底层有个价值判断,觉得那些时刻不重要,但我们又是根据什么来做判断的呢?我们心智中那些有限的认知真的能判断出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吗?
乔伊最初在与22相处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优越感。就是那种“我知道我在干嘛,而你只是在闲晃”的价值判断。
这种不经意的歧视和看似为对方好的“提点”,导致在迷失后的22的梦魇中,乔伊同样成了一个铜墙铁壁般的狰狞形象。
当目标成为了意义本身,而不是被当做方法,它就慢慢滑向上瘾和迷失。
执着于未来的目标和成就,就像你站在站台上等一列火车,虽然需要等待很久,但也根本不会关注你所站立的当下,而是只盯着未来,那是列车驶来的方向,当列车飞速驶过站台,纵使列车再长,它经过你的时间也非常短暂,然后它便成为了你的过去。
所以,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都沉溺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中,反复咀嚼,甚至终其一生都活在记忆里虚拟的美好中。
因为他们会一直看向列车离开的方向,所以那个过去则是他们新的执念。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就卡在对过往的缅怀和未来希冀的缝隙中无法自拔。
乔伊和22注定要相互救赎。当梦想实现之后,乔伊迷失了,他追求了小半生,孤独一人,每天都在经历漫长的忍耐和摸索,追赶着实现他的梦想。
然而当演出结束,巅峰时刻发生又完结,一切又归于日常,经历过巅峰时刻之后的日常,更加显得平淡无法让人忍受。如果他继续迷失在这里,就只能继续靠对未来的想象和回忆来填充人生了。
而乔伊也是幸运的,他的身体曾经有22驻留过,经由22体验到的日常生活幸福的余温还在,那是打开身体所有感官活在当下的感觉,可以说是22用当下的力量帮助乔伊整合了过去和未来,让乔伊不会迷失在过去和未来的执念中。
所以乔伊才有力量去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忘我之境,并去救赎22。
乔伊是如何救赎22的呢?是让她真正看到并接纳自己的天性。
不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斗士,改变世界的英雄,或发明青霉素拯救亿万生命的伟人。
细细咀嚼每一口披萨的美味,与身边的人走心地交流,聆听接纳而不判断孩子的想法,感受风,感受甜,看见光,认真的对待一片树叶。
Walk, walk, just walk。
就像22所擅长的那样。对22来说用心感受生活本身,就是她的天性,这个天性没地球上的人们认为的那么高尚,伟大,值得追求。
但这就是22啊,这就是属于她的美丽繁茂的火花。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平凡呢?也许在这份平凡中就有机会孕育伟大。
而恰恰就是22的天性救赎了在巅峰时刻之后迷失的乔伊,这份火花是她自己挣得的,这份火花对乔伊有意义,对世界有意义。
这部电影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隐喻故事。
无论是像乔伊一样,我追寻和创造,我热爱世界,想要改变它,我不害怕冒险和失去,我只想追求卓越和自我突破;还是像22一样,我投入和体验,我热爱世界,想要感受它,我不害怕平庸,我只想好好爱我身边的人体验每个瞬间。
都要善待自己的天性,而不是阻抗,带着对自己的爱,对世界的爱,走哪条路都会很棒。
这部电影是写给生命本身的赞美诗,当你好不容易持有进入地球的入场券时,不要自欺欺人,不要逃避,不要害怕失败,放下执念。
每一刻都要对得起自己,活在当下,全情投入,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