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适合的温暖小方——当归四逆汤
导读
当归四逆汤,是一个临床特别常用的方剂,治疗腹痛、腰痛效果极佳。
壹
我在余家庄,看过一个妇女小肚子疼得很严重,怎么得的?就是劳动的时候,出了一身汗,解个小便,正赶上例假的时候,风也大,她就觉得小肚子冰凉冰凉的,肚子疼,腰也疼,什么小茴香、益母草吃了以后好一点儿,不解决问题,脉细还有点儿弦。我就给她当归四逆汤,你可不要轻看,这里面有细辛,细辛通经活络止疼的效果是很好的,她吃了几付就好了。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白某,女,32岁。深秋季节,在田间劳动时,适值月经来潮,因在野外就厕,当时自觉寒风吹袭下体,冷冽非常。不久即出现少腹冷痛,腰痛如折,难以忍耐。舌苔白润,脉弦细。此属经期风寒入客厥阴,络脉瘀滞而为病。
当归12克,桂枝12克,赤芍9克,细辛6克,通草6克,大枣7枚,鸡血藤12克,石楠藤12克。
服药仅二剂而痛止。
按语:《伤寒论》中写道:“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此案中,该妇女在经期劳动,出汗受风,然后感到小腹疼痛。《灵枢·经脉》中记载肝经“绕阴器,抵小腹”,而《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患者正处经期,冲脉为血海,经期出血,冲脉气血亏虚;肝藏血,故肝血亦亏虚。患者在野外小解,阴器感受风寒,阴器正是肝经循行所经过的路线。寒邪犯肝经冲脉,故患者小腹冰冷,《灵枢·经脉》中又说:“肝足厥阴之脉,……是动病则为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这更加佐证了,患者的少腹痛及腹痛、腰疼是寒邪客于肝经和冲脉所致。《本经逢原》中有关于当归“好古治冲脉为病”的记载,且当归能散内寒,补营血,配合桂枝共治经期受寒这一病症;加上细辛,细辛可以温经散寒、止痛,治疗此证十分适宜。
贰
郭某,男,28岁。患腰臀疼痛酸麻,入夜尤甚,疼痛难以转侧,诊其脉浮弦而细,证属血虚寒凝。
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通草6克,大枣15枚。
服三剂后痛麻俱减。上方加入桃仁、红花、炒穿山甲各3克,又服三剂而愈。
按语:患者脉细弦,推断患者肝血虚。未提及明显瘀象,说明没有明显的瘀血,根据经验,应该是由于寒邪引发的腰痛。按照《灵枢·经脉》中的记载:“肝足厥阴之脉,……,是动病则为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由此可见,患者血虚,寒邪客于肝经,这是导致患者腰臀疼痛的直接原因。《伤寒论》中记载:“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患者腰痛入夜后痛甚,更加佐证了患者肝经有寒邪。而患者见浮脉,当有外感之寒邪,此时腰痛亦有太阳经受寒的成分。当归补营血,通行血脉,配合桂枝、细辛,引药入肝经驱散肝经寒邪的同时,亦驱散太阳经邪气。此病案不禁令笔者回想起一例患者跟从师傅学习针灸时见过的腰痛病例。患者为一中年男性,腰痛经年不愈,四末发冷,虽体型不胖,但脉象有濡,肝脉弦,双侧尺脉沉,同时心脉细,经询问患者平素亦有睡眠障碍。舌周有齿痕,舌体泛白。取穴太冲、后溪、足三里、百会、内关(足对侧),针后腰痛症状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亦恢复正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师傅在起针之前,唤我过去,将我的手搭在太冲和足三里的针上,让我感受一下针的温度,果然有一股寒气透过针柄传来。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天雨雪,诊室内暖气、空调均开到最大功率,室温至少有接近30°C,然而摸到那根针的时候仍然感觉像在室外冻了许久似的。师傅对我说,患者体内素有寒邪,试针便知。遂整理到病案本上,作为重点病案。即使过了近两年,我仍然对此病例记忆犹新。若是当时对那患者配合汤药治疗,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基础上增加健脾安神的中药,如白术、茯神、远志,想必疗效一定更好。
叁
王某,女,56岁。原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因服痢特灵引起手足麻木疼痛,指、趾尖端尤甚。曾多方求医诊治,服养血活血,祛风通络药数剂,病见减轻,但终归不愈,至冬遇寒凉则麻痛加剧,手足不温,其色青紫,脉沉细微,舌淡苔白。此为寒滞脉络,阳气失运,血失濡养所致。治宜温经散寒,通阳活血,拟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15克,白芍12克,桂枝6克,鸡血藤30克,吴茱萸12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细辛5克,炙甘草10克,生姜大枣引。连服10剂,诸症减半,已获显效,前方去细辛加片姜黄12克、地龙12克,继服10剂而去病愈。
按语:情绪激动或遇到寒冷时,手指尖端麻木、疼痛、发冷,属于“雷诺病”,而在如今,通过当归四逆汤进行加减治疗雷诺病的例子越来越多,并且大多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病例便是一个典型的雷诺病患者。《伤寒论》中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患者明显符合该症状,故用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加味进行治疗。白芍能养血、柔肝止痛,故加大用量以止痛。患者寒象很大,故加吴茱萸,温经散寒。丹参、红花能活血祛瘀止痛,帮助所生新血到达肢端,加强疗效。鸡血藤活血兼能补血,还能舒筋活络,加之可以加强疗效。
摘自刘渡舟教授《经方临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