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苏庙村志略》里的甘苏庙村(下)
甘苏庙村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东部,距乃林镇八华里,老哈河从南向北穿过村东。甘苏庙村古称甘茬松木庙或甘珠尔松木庙,村名是因为建喇嘛庙而得。清康熙、乾隆年间修造山云寺、法宪寺,所须要的木料全部是松柏,并全部采伐自甘苏庙村中之白塔山(海拔531米)周围的松林和宁城蟠龙山、辽宁建平石台沟松柏林。这时,甘苏庙始称甘茬松木庙。法宪寺建成后的第5年,从西藏迎请金字甘珠尔经一部,故村名又称甘珠尔松木庙。村内从清康熙三十三年始建山云寺后,又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年间,甘苏庙村寺庙和法宪寺属庙及村中一些道观增至二十余处。乾隆和嘉庆年间,甘苏庙村诸寺庙达到极盛,喇嘛达五百多名。到民国年间,民间对其称谓也由甘茬松木庙、甘珠尔松木庙、甘珠苏庙,进而简称甘苏庙。因为建有康熙行宫,甘苏庙村内曾珍藏有康熙辇、宣德镜、宝剑、烟具、朝靴、土炮等康熙时期的遗物。乾隆帝东巡祭祖到盛京的途中,也曾驻跸甘苏庙村,据传遗留有和珅的朝靴和白大将军的铁叶子甲。这些东西在土改前均珍藏在法宪寺七星楼内,土改后被人拿走或破坏,现在只存有一些零星的物件。
在上一期里,本报记者根据刘景泉先生所著《甘苏庙村志略》里的相关记载,为您讲述了甘苏庙村的来历。接下来,我们的故事继续……
一斧两楔
在上一期里为您说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即公元1682年,甘苏庙村始建“康熙行宫”,康熙或乾隆皇帝巡幸塞外时曾多次驻跸于此。至于甘苏庙建村的时候嘛,应在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村名约在民国或伪满时期固定下来。时至今日,甘苏庙已建村近350年了。
相传,在甘苏庙村的白塔山上修建山云寺时,所用的木料全部采伐于其周围的松柏林以及附近地区,工程款由清廷全额下拨。为了修建好这座山云寺,大学士刘统勋还遵照皇帝的旨意,从京师选来上好的工匠。为了庆祝山云寺主体工程的完工,请来了戏班子,唱了三天的大戏。唱戏的那几天,十里八村的百姓都来凑热闹,修寺的工匠们也撂下手里的活计跑去看戏了。
这一天,康熙皇帝微服走出行宫,信步来到山云寺的建筑工地,发现只有一个小男孩儿在用斧子劈木头。于是,这位皇帝走上前询问原由。小男孩儿告诉康熙,他的师父让他劈完5000个木楔子后方能去看戏。康熙想了想,笑着对小男孩儿说:“教你一个办法吧,可以一斧劈出两个木楔子来。”按照皇帝教的办法,小男孩儿很快就完成了师父布置的任务,高高兴兴地去看戏了。
小男孩儿正挤在人群中看戏,被师父发现了。师父很生气,问他为什么偷懒。小男孩儿说他已经劈完5000个木楔子了。师父不信,回去一数,小徒弟竟然还是超额完成的任务。对此,师父很吃惊,认为一定是鲁班爷显圣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办法是康熙皇帝教的。
在过去,甘苏庙村是由十三座喇嘛庙以及四座小庙组成的寺庙群,还分管着方圆百里的十余座寺庙。其中,最大的寺庙叫法宪寺。
据传,法宪寺的庙址原先是一个水深一米的大水泡子,面积约50余庙,是反龙的血液积聚而成。为彻底清除反龙的风水,山云寺的喇嘛们决定在白塔山西南400米远的地方填水泡修筑法宪寺。法宪寺后来成为喀喇沁右旗三大佛寺之一,在乾隆和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有500多喇嘛,分管着方圆百里内的10余处喇嘛寺庙,共历十四世活佛。法宪寺有庙地若干,收地租远达朝阳。据刘景泉先生回忆,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法宪寺仍马莲丛遍地,逢春地面必返浆,非常难走,关帝殿和万佛殿地基有下沉现象。据此,说法宪寺原址是个大水泡子还是可能的。
天灾人祸
在甘苏庙村,从清康熙年间始建至清末,先后建造有山云寺、法宪寺、法轮寺、衍喜寺、福祥寺、东云寺、福泉寺、平顶寺、云顶寺、东九神庙、西九神庙、土地庙、风神庙等寺庙。可惜的是,现在这些寺庙均已无存。究其原因,有天灾,更是人祸!
清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10月11日,杨悦春创立的“金丹道”在敖汉旗杨家湾子宣布起事,教众因头裹红巾而被俗称“红帽子”。这些“红帽子”们首先火烧了敖汉旗贝子府,杀死贝子达克沁及其全家,改贝子府为“开国府”。三天后,700多个“红帽子”攻进喀喇沁旗,向海棠川发起进攻。其中,王殿发和李坤率领一部分“红帽子”由榆树林子、朱碌科进军;李符、独干子率众西攻奎德素、王子坟、甘苏庙。进攻甘苏庙的“红帽子”们先是停在了老哈河东南川一带,专等麻姓教民的消息。很快,麻姓教民回来报告说:“甘苏庙法宪寺喇嘛有准备,土炮架在山神庙(今称白塔山)前了。”红帽子的首领们一商量,决定从村南进攻。土炮因受潮根本打不响,喇嘛们只好仓皇北逃。红帽子们纵火焚烧了西凤楼、东凤楼主体建筑,接着又冲入法宪寺,顺手火烧鼓楼、经堂、七星楼部分受损。这些人还越墙攻入山云寺,放火烧毁都根殿及东、西配殿,只剩下一座白塔和山门天王殿。“红帽子”事件平息后,法宪寺庙仓,即常平仓逐渐废弃,转入林姓人家之手,又称之为大店,后来成为学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法宪寺庙仓被彻底拆除,成为民宅小区。
又据传,山云寺在受到“红帽子”们的袭击时,住持指挥众喇嘛将百年积蓄下来的金银财宝、珍贵佛像、佛宝藏于山顶一饮水井内并推倒一段围墙封死井口。从此,民间有传说,只要能找到井中的财宝,再修山云寺都绰绰有余。1913年,法宪寺曾对七星楼进行过维修,山云寺在白喇嘛的主持下也筹资维修了天王殿,重新塑了四大天王像,并修了四周围墙。
土改开始后,佛事活动停止,喇嘛大多还俗,重修山云寺已成井中之月。但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的传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山云寺遗址多次被盗掘。其中较大的有三次:1983年秋天,有人夜间明火盗挖,逃走时因匆忙丢在现场一个烟荷包,做工精制:第二次是1984年早秋,盗者掘白塔塔基东北侧,出土大量方砖:第三次是在1996年春,盗掘处位于山云寺白塔基正中,盗洞可容4人对坐。
元气已绝
从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甘苏庙村的众多寺庙尽管受到“红帽子”们的洗劫,却并未绝了元气。
土改那几年,北山根儿有四个流民以破除迷信为由,于一天清早闯进雁翅庙。他们不顾住持喇嘛乌云生的劝阻,破坏了寺里的所有塑像,仅从关帝殿关公塑像里就盗走民国银元两千多块。这些银元是喇嘛们的多年积蓄,是准备修缮雁翅寺的。这一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开始毁庙砸佛。因当时无人管,任其发展,数百年的文物毁于一旦。
1947年春季,正值土改。自称“翻身连家属”的5名妇女在甘苏庙村妇联主任的带领下,手拿铁镐,以破除迷信为名,破坏了法宪寺,实为图财。她们进入山门,推倒天王殿的四尊天王塑像,得到了银锭若干。尝着甜头的这5个村妇又闯入关帝殿,准备砸毁关帝殿关老爷的塑像再得财宝。突然,围观的百姓当中有人大叫一声:“关老爷出汗了。”那5个村妇一愣,抬头看,只见关帝塑像的面颊上有汗珠滚落。她们被吓得赶紧退出关帝殿,仅得银环一套,关帝塑像得以基本保全。后来,人们推测成因,这座关帝塑像是纸质的,表面油质彩绘,看似出汗。也可能跟季节有关,当时是春季,地面和空气中饱含水气,再加上天气忽冷忽热,水气凝结而成水珠。
5个村妇逃出关帝殿后并不甘心,拐了一个弯儿又冲进万佛殿。万佛殿的塑像极多,5个村妇出来时背兜已满。她们又走进法宪寺后楼,即七星楼,推倒佛像,砸坏清康熙辇、明宣德镜等。最后,这5个女人从角门出,东上白塔山,推倒天王殿的四天王泥塑像,又得民国银元若干。据刘景泉先生回忆,经过这次破坏,法宪寺院内佛头塑像遍地,经卷随风飘散,竟似白雪;门倒窗斜,炉倾灰飞,一片狼藉。不久,乃林八区又向甘苏庙村索要铜佛,仅用半天时间就收集了两汽车的铜像。因汽车拉不完,民兵们就用棍棒将铜佛像砸瘪了装车。但汽车还是启动不了,又有人取来庙门劈碎生火烧开水,启动了马达。这些铜质佛像最大的高两米,小的高十五厘米,全都被运到忙农营子制成弹壳了。
至此,甘苏庙村诸寺元气已绝。
荡然无存
但是,甘苏庙村诸寺庙的厄运还远没有结束!
土改时纸张十分匮乏,甘苏庙村农会办公无纸可用,有人就建议向寺庙索要。于是,村农会组织人用利刃劈开法宪寺东、西两幢法轮仓。当法轮仓被劈开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雪白的藏文经卷,红色朱砂印制,成卷整张。见此,那些人欢喜若狂,终于有纸可用了。乃林八区得到这个消息后,也向甘苏庙村索要纸张。农会欣然同意,用两辆大马车满载经卷送往乃林。
1947年秋天,甘苏庙村民兵负责人张某从外地找来八枚手榴弹,每四枚一组捆绑成两捆,带人来到山云寺要炸毁白塔。由于手榴弹的威力不够,只在白塔底座东南方炸出了一个尺大的小坑;1956年,东西两个转轮仓、钟楼万佛殿后的两座白塔,因有人盗用木料、砖石,受到极大的破坏,当年就倒塌了;是年,三百垅村将万佛殿拆掉;1958年春天,正值“大跃进”,喀喇沁旗为东修蟠龙灌渠,拆除了山云寺外围墙,运走了围墙甬道上的大量条石,以及围墙地基毛石和围墙砖石。
1958年秋天,为了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拨款维修关帝殿,对残存的寺庙加以保护,并开始恢复宗教活动。但好景不长,1964年又终止宗教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喇嘛们被戴上了高帽子,胸前挂白牌子,与地主和富农一起游街示众。1967年,在“破四旧”运动中,甘苏庙村仅存的寺庙被全部拆除。是年10月17日,甘苏庙村的造反派“捍无”派见寺庙已扒完,又听说白塔山上的白塔中有黄白之物,便从乃林林场扬水站推来一推车炸药。由于白塔十分坚固,一推车的炸药只将白塔底座向南推移一点儿,晃了一下,竟然未倒。“捍无派”们又去乃林林场扬水站推来一小车炸药。随着一声巨响,白塔顿时倒下,塔刹落地,风铃摔碎。
至此,甘苏庙的诸多寺庙荡然无存。1956年,法宪寺七星楼所藏清康熙龙辇主体被建平和乐一木工取走,用做木工刨子,系紫檀木。槟榔木的辇杆则被平安地某人购走,共两根。现仅存辇窗和辇鞍子。1973年春天,村中张某欲炸白塔山龙石和古榆,被一个叫李国芳的人说服制止了,很以幸存。白塔山东北的龙石和一株龙尾村现在也无存了,据说被一村民烧毁龙尾树,并取走龙石。白塔山下的绝龙沟嘛,因村民取土也无存,只剩下3个绝龙坑还依稀可见,充满了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