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4)赵光义的帝位

黄袍加身

  【话外音】:后晋天福四年(939)十月十七日夜里,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小小的生命降生于浚仪官舍。这个婴儿就是日后统治天下二十二年之久的大宋天子太宗赵光义,他是后唐中级禁军军官飞捷指挥使赵弘殷的第三个儿子。

  据史料记载:“太祖兄弟五人:兄光济,早亡,宋兴,追封邕王,改曹王;弟光义,即太宗;次廷美;次光赞,幼亡,追封夔王,改岐王。”

  在十几年前,这个叫赵弘殷的小伙子还在四处漂泊,连年的战火,让他居无定处,尚未发迹,相当潦倒。

  那个冬天,雪下得那叫一个大啊,如席般的从天而降,纷纷扬扬。

  话说有这么一天,赵弘殷路过一个叫杜家庄的地方,在门外避雪,有庄丁见他长得相貌英伟,不同凡响,就请进庄内款待饮食。

  也该着赵弘殷时来运转,在杜家庄白吃白喝白住了一段时间,还落下一个漂亮媳妇儿。原来,杜庄主见这个小伙子挺会来事儿,为人既勤劳又谨慎,便将他入赘为第四女婿。

  据说杜家庄前旧有一洼,名叫双龙潭。杜氏后来生了匡胤、匡义。

  这个匡义就是后来的赵光义。因为既然大哥赵匡胤已经做了皇帝了,就不允许别人再用“匡”这个字,即使是亲兄弟也不行。当然,后来光义做了皇帝,二哥匡美就由光美又再改为廷美了。

  又据史书记载,杜氏在怀匡义之前,有一天夜里梦见有神人手捧一轮红日交付给她,于是感而有娠。而生下匡义之时,似有红光上腾如火,照耀四方,闾巷之间有异香流溢。

  写到这里,小宁想说的是,很多正史也不见得就那么真实。因为很多“文化人”有习惯性吹捧的毛病。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帝王总是带有神秘色彩,不是一般人儿,总是与不可知的上天有关。于是,在追记到宋太宗赵匡义的出生时,就捕风捉影地给他加上一圈带有神圣字样的光环。

  书归正传吧!那个时期正上演着中国历史上的五代纷争,兵荒马乱的闹剧。杜氏就把匡胤、匡义兄弟两个放到筐子里,用担子挑着,躲避战乱。相传当朝颇有名声的道士陈抟见了,自言自语地说道:“都说当今没有真命天子,现在却将天子上担挑。”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

  经过多年的闯荡,赵匡胤在后周功业显赫,地位日高,而比他小十二岁的匡义还只是一个供奉官都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书中暗表,匡义既然出身于武将之家,父兄均为大将,所以他也从小学习弓马,并参加了一些战阵之事。据后来太宗自己回忆说,他十六岁那年,曾跟随父亲赵弘殷南征,屯驻于扬、泰等州。他多次与敌将交锋,敌将往往被他射落于马下。赵匡胤当时驻兵在六合,听说他的弟弟这么能干,非常高兴。

  匡义十八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和赵匡胤,攻打下瓦桥关和瀛州、莫州。不过,赵匡义正式踏上政治舞台,要从拥立赵匡胤做皇帝时算起。

  自唐末以来,武将拥兵自立称帝者层出不穷,因此才演出了梁唐晋汉周五十三年间五朝八姓十三帝的夺权连续剧,北方社会处于接连不断的动荡不安之中。掌握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素怀大志”,早就有称雄天下的雄心。在后周末年,赵极得世宗柴荣的宠信,势力雄厚,羽翼渐丰。世宗英年早逝,其子恭帝即位时只有七岁,这“主少国疑”之际,成为夺权代周自立的天赐良机。

  当时,二十二岁的赵匡义为这场夺位之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赵匡胤曾亲自参加过郭威代后汉的兵变,深知要拥立他的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了给自己日后的统治留有适当的余地和主动权,他不能直接赤膊上阵去煽动军将。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作为当事人胞弟的赵匡义最适合于出面,沟通内外,结交军士,抚定人心。所以,当禁军中的几个主要将领都押衙李处耘、殿前都虞侯李汉超等鼓噪而起时,首先要和赵匡义商议。

  经过如此那般的一番谋划,匡义和赵普部署诸将领,列队包围赵匡胤寝所,“逼”他黄袍加身。由于赵匡义充当了前台主角,才使得蓄谋夺位的赵匡胤可以扮演一个较为超脱的角色。他是“被迫”的,所以回军入汴后可以对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说:“我受世宗厚恩,今被六军逼迫至此,实出无奈。”更能够在日后“杯酒释兵权”时对石守信等人现身说法,以解除他们的兵权。

  弟弟为哥哥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作为哥哥的赵匡胤自然不能亏待了,一当上皇帝,即任命光义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史。建隆元年(960)五月,太祖亲征泽、潞,讨伐李筠,即让光义临时担任大内都点检,留守汴京。八月,光义领泰宁军节度使之职。十月,太祖南征据扬州反抗的李重进,光义为大内都部署,仍留守京师。建隆二年(962)七月,太祖任命光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

  北宋定都开封,与赵光义也有关系。太祖初即位,仍沿后周旧制,以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为西京。勘定江南后,太祖西往河洛祭告天地,并且有意留都洛阳。群臣相率谏阻,太祖不从,当时身为开封府尹的光义亲自向太祖陈说都汴之利。为此,这哥俩还进行过一番辩论,哥哥说:“汴梁地居四塞,无险可守,我想徙都关中,依山带河,可以裁去冗兵,为长治久安的根本。”弟弟说:“为政在德,不在地势险要,何必定要迁都?”

  于是,当哥哥的就不再坚持迁都之议,北宋九朝遂以汴梁为都城。

金匮之盟

【话外音】:建隆二年(961)夏六月,此时已为太后的杜氏病危,自知不起,遂召集子孙及枢密使赵普,面嘱后事。杜氏问大儿子:“你知道赵家得天下的缘由吗?”太祖连忙答道:“这全是祖上及太后的福荫,所以至此。”太后说:“你想错了,如果不是周世宗传位幼子,主少国疑,皇位怎么会落到你的手里!你当记取这个教训,将来帝位应当先传光义,光义传光美。要知道,国有长君,是社稷之幸。” 太祖跪下受教,太后又命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收藏于金匮之中,作为传国成规。这就是所谓金匮之盟。关于此事的真实性,历史有争议,现在已很难弄清真相。但杜太后亲眼看到不久前亡国的后周之鉴,为图避免幼主当政为人所夺的局面,这种想法是合乎情理的。

     话说宋太祖还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从对其弟弟的安排上,也可见其用心。他不仅封光义为晋王,而且授以开封府尹的实权。五代以来,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凡属皇族担任开封府尹,以后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不久,又加封光义为中书令,位列于宰相之上,加光美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都可以看出忠厚孝顺的赵太祖要遵守杜太后遗言的态度。后来光义当皇帝后,命太祖子及齐王廷美子并称皇子,太宗三兄弟之女并称皇女,并任命廷美为开封府尹,封齐王,隐约可看出皇位可能依次相传的意思。

写到这里,小宁还想发点儿感想,这就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杜太后对光义格外疼爱,但是要求也比较严格。光义每次外出,太后总是要他与赵普在一起,并且刻画日影约定归来的时间,光义从来不敢违背母命。作为母亲的社太后可谓用心良苦,要光义多与赵普接触,一是为了让光义向赵普学习处事之道,二是因为赵普是太祖甚为倚重的国家重臣,结交他可以巩固和提高光义的地位。这些都是杜太后的深远用心。

担任开封府尹,对于赵光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作为国家首都的行政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对国家军政要务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从建隆元年(960)到开宝元年(976),光义当了十六年的开封府尹,锻炼了实际处理政务的政治才能。他利用开封府尹的地位,广延豪俊,聚集了一大批幕僚,文武皆备。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光义在开封府着意拉拢文武大臣,请客送礼是常用的手段。不过也有人不吃这一套,开宝四年七月,光义曾派人给禁军将领、控鹤指挥使田重进和御史中丞刘温叟送礼,这二人却拒不接受。当然,还是收礼的占多数。送礼只是一种拉拢的表示,更重要的是用排解纷难的办法来结交大臣,以达到真正控制对方的目的。比如,开宝五年七月,因为国库粮食储备不足,太祖很生气,要严惩楚昭辅,他是权判三司,负责其事。楚昭辅危难之中想起了晋王,他亲自向开封府求救。光义让幕僚陈从信出了个主意,禀告太祖,结果为楚昭辅解了围。

通过广置党羽,内外交通,光义在开封府时势力大增,威望日高,羽翼渐丰,为他日后争夺帝位及治国安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太祖为人较为厚道,他对光义兄弟情义甚重。有一次光义生病,匡胤身为皇帝,仍亲手为他灼艾。光义失声叫痛,匡胤大概是想要为其弟分担病情,也取艾自炙。遇有军国大事,也多与之商议。

不过,作为政治家,二人并非亲密无间。他们的矛盾通过一件事即可看出。光义在开封府时,有个青州人到京城来,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子,光义见她秀美出众,想买下,可那青州人不答应。光义手下有个叫安习的,自报奋勇愿办成此事,他用手段将青州女子偷偷地买进开封府。后来太祖知道了这事,下令追捕安习,安习只好藏于晋王宫中,直到光义做了皇帝,他才出来。太祖严捕安习,分明是对光义的一种警告。

烛影斧声

【话外音】: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宋太祖忽然驾崩,年仅50岁。关于太祖之死,是一个流传千年之久的疑案,这就是有关“烛影斧声”的传说。

宋代有一山林老僧,名叫文莹,他在《湘山野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十月十九日夜,天气晴朗,星光明灿。一会儿阴霾四起,天气陡变,下起了大雪,太祖派内侍开端门,召开封府尹、晋王光义入宫。光义来后,延入寝殿,二人酌酒对饮。宦官、宫女都被屏于门外,只是远远地望见,在烛影摇红之中,光义时或避席,好像有难忍之状。禁中三更鼓响过,二人方饮罢,殿前之雪积有数寸。太祖走出门来,用柱斧拄在雪地上,看着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就回殿就寝,左右只听得鼾声如雷。当天夜里光义也住在宫内,将近五更时,周围的房子都寂然无声,太祖溘然长逝了。于是光义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如果说上面这段记载带有太浓的传奇色彩,那我们再看看大史学家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记载:“太祖死时天已四更,宋皇后派内侍都知王继恩召当时任贵州御史一职的太祖幼儿德芳。王继恩认为太祖传位于晋王之志素定,就没去召德芳,径趋开封府找晋王赵光义。光义闻听后大惊,犹豫不肯前往,对王继恩说:‘我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光义入内很久没有出来,王继恩催促道:‘时间久了恐怕要被别人抢到前面了!’于是,光义跟随王继恩冒雪赶到宫内。王继恩对光义说:‘晋王请先在此殿等一会儿,我入内告知。’同来的晋王府左押衙程德玄说:‘直接进去就是,还等什么!’遂与光义一直进入寝殿。宋皇后听见王继恩回来,问道:‘德芳来了吗?’王继恩答道:‘晋王来了。’宋氏见到光义,甚觉愕然,脱口叫道:‘吾母子的性命,都托于官家了。’在宋代,俗称皇帝为官家,宋氏称光义为官家,是不得不承认晋王即位的现实。光义流泪答道:‘共保富贵,不要担忧。’”

文莹和尚与司马光的两种记载,一说太祖死前曾召光义,一说光义是在太祖死后进宫的,但都表明太祖之死非常突然,而且有些不明不白,光义是抢在赵德芳之前夺取帝位的。

不管杜太后遗诏是否真有其事,赵光义以皇弟身份继承皇位在正统的封建世袭制中并非名正言顺。而且在太祖平定诸国的统一战争中,他没有任何建树。为此,赵光义想到《战国·赵策》中的名言:“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尊也。”他感到要想巩固帝位,帖服人心,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有一件富有传奇色彩的事可以说明他要帖服人心的愿望之迫切。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初的一天,东京街头上有一个乞丐,因为没讨到足够的东西,倚在一个大门口市场叫骂。主人出来给他赔礼道歉,乞丐仍不让步,叫骂不止。当时有许多人围观,忽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人,拔刀在手,一刀刺死乞丐,扔下刀就跑了。地方官追捕无果,第二天奏闻太宗。太宗说,这仍是五代动乱的旧习,竟敢白昼杀人,应立即严办,一定要尽快抓捕凶手。地方官怕皇帝怪罪,尽力查访。过了许久,查明是主人气愤不过找人杀死的。定案后,太宗说:“卿能如此用心,很好,但是还应再复查一下,不要冤枉了好人。把那把作案的刀拿来!”过了几天,地方官又把狱词连同那把刀呈给太宗,太宗问:“认真审查过了吗?”回答说审查得非常认真。太宗回过头去对小内侍说:“拿我的刀鞘来。”小内侍就拿出一只刀鞘把那把作案的刀纳入鞘内,地方官一看吓得目瞪口呆。太宗拂袖而起,对地方官说:“如此办案能不妄杀人吗?”

当然,这不过是一支小插曲,赵光义要巩固帝位,建功立业,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以武功征伐继续完成未竟的统一事业,二是以文德治理天下。

而咱们在本篇章中主要说的还是赵光义是如何继续完成未竟之统一事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