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唐诗解读——李白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
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长江南岸。
大荒:广阔的原野。
解读:
公元725年,李白出川,游四方,这首诗即作于他出荆门时。荆门因与北岸的虎牙山遥相对峙,是楚地西边的要塞,历史上的军事重地,诗人一心想闯荡天下,当他来到历史底蕴浓厚的荆门时,不免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写下这首诗。
首联道出了诗人初入楚境时的心境 ,此时诗人还有着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年轻的诗人眼里,这一路上的景色显得 那样雄伟壮阔。
颔联写诗人所见到的沿途景象,这两句也是全诗名句,十分传神地写出了长江荆门段的地理特征。诗人在行进的小舟上放眼望去,一座座奇峰险峻从他身旁驶过,一派辽阔的原野铺张开来,而此时载舟的原本在山间奔腾疾涌,但此时转入平原之后,也渐渐放缓了流速。后人常拿这两句与杜甫的“星垂平时阔,月涌大江流”来作比较,认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实是李白是写昼景,而杜甫是写夜景,李白是行舟时观察,而杜甫则是停舟细观,李白所写江山荒野之形势,而杜甫所写天地江野之气象,所以李、杜二诗相比,各有长和,未置优劣。
颈联实为诗人随意得之,描绘了一幅奇丽缥缈的仙境 ,显示出诗人愉悦的心境似乎要飘然起来。此时诗人毫毛无睡意,他惬意地欣赏着夜色,抬头仰望天空的一轮明月,仿佛就像是从天下飞下来的明镜,不知不觉间,天刚亮,借着柔和的光线,云际间产生奇妙的变化,生出一派海市蜃楼的景象,诗人感受了开拓视野的喜悦。
尾联的特点在于明明是诗人思故乡,却被写成是故乡水不忍诗人离去,故万里送诗人,诗人寓水以情,看中水一般的柔情特质。在诗人笔下,水承载起诗人淳厚的人伦情味与生命意蕴,水成了一种有感情的生命体。其实在李白的笔下,“水”这种意象经常反复出现,“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送殷叔三首》其二)“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江夏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等等,就是因为诗人看到“水”这种意象很容易与前人“临水送别”这一传统文母题不自觉联系在一起,成为在分别时一种敏感而特殊的感受。
清人沈德潜曾在《唐诗别裁集》中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的确,诗题中的“送别”不是传统意义的送别朋友或亲人,但“送别”二字断是删不得的,因为离开荆门的是诗人自己,诗人之所以用“送别”,实则将主移作宾,原来送李白不是别人,正是蜀地的江水,这种大胆构思的方式也只有李白这种天才的诗人方能想得,再加上前三联诗人初出巴蜀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感以及奔放感情描绘,使得全诗风格雄健,断没有其他送别诗那样的凄凄惨惨的苦涩,更没有暧昧不明的情爱的烦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