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唐诗解读——杜甫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注:
州图:秦州版图。
领同谷:《旧唐书·地理志》:秦州都督府,督天水、陇西、同谷三郡。
流沙:泛指玉门关外西域沙漠地区。
居人:居于秦州之唐人。
白蹄:一作“白题”。匈奴部族名。
临洮:郡名,在秦州西部。
解读:
这二十首诗是一些“不拘一时,不拘一境,不拘一事”的“杂诗”。在文艺创作上讲,“不同的题材可以表现相同的主题”,而“相同的题材也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这是对的,也是在古今中外作家作品中得到证明了的一条创作规律。曾有人认为,“二十首尽管题材复杂,尽管作者也自题为'杂诗’,但不管从哪儿写起,总归结到'伤心国事、忧虑边烽’这个主题思想上来,所以便成为一个统一体了。”但实际上这些解读过于牵强,颇有些不无失之大而无当之嫌,就这一首而言,至少不是如此。
全诗首言秦州的地理位置,次言降虏杂处关内,再言马骄胡舞。前六句介绍秦州的风土形势,结以临洮子“以夷习自夸”,正好与前面所言秦州风土相应,可以很好地收束全诗。
这一时期,安史之乱还没有全都平定,同时又有吐蕃进攻,杜甫在秦州就看到华夷杂处的情况,所谓:“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朱汗落,胡舞白题斜。”而吐蕃进攻的危机,他即有所预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有大作《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其中就讲到唐代的秦州:
经过大震关至鄯州的通西城道路上的都会,要数秦州和风翔府,这一州一府分列陇山的西东,都相当繁荣,却各有其独特之处。
秦州于玄宗天宝年间有户两万四千余,不仅超过了凉州,更远非鄯州所可攀比。应该是陇右道中的第一座大州。
秦州有幸,在大诗人杜甫的笔下,不经意留下了边陲秦州的真实面貌。诗圣对于秦州而言是旅人,但同时又是一位意欲寻置草堂养老此间的旅人,这样的眼光使得他能发现秦州本土的特色。
首先在民族风俗层面上,秦州诸族之民各得其所怡然共存。诗圣眼里的民族是自足的,和谐的。秦州气候温润,农牧皆宜。两汉以来便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兼与游牧文化共处的文化格局。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既要看到彼时杜甫的忧念西陲边疆的安危,亦要看到他作诗人独到的眼光一面,为我们留下难得西部边陲的风物人情,当然这只是他无心之笔。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看图识唐诗(595)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满眼逃生避难的伤心事, 因人作远游.出于投靠亲友作此远游. 迟回度陇怯,在穿越陇山和抵达陇关时 浩荡及关愁.都曾游疑胆怯和无限忧愁. 水落鱼龙夜, ...

  • 秦州客居三个月,杜甫写下了这些千古诗句

     杜甫,字子美,祖辈本是襄阳人. 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 唐肃宗乾元二年七月 杜甫弃官,携家穿越陇山 到秦州投奔侄子杜佐 在秦州 杜甫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最艰难的三个月~ 在这期间,杜甫共写下了一百多首诗 ...

  • 【衍水杂评】古体新诗论

    每日一句 其实不用担心,你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你梦想的真爱.只会因为害怕孤独地死去,而选择随便找个人,互相饲养.--塞内加 古诗新诗论 引 言 诗歌的魅丽是无穷的.从古代到现代,诗歌在我们这 ...

  • 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柳河村,东柯谷,杜甫草堂

    甘肃学习平台 2020-01-07 作者:刘志宏 资料图 在天水,很多人知道麦积区甘泉镇柳河村东柯谷有杜甫草堂.由于诗圣咏诵天水的秦州杂诗均在此地所作,因此唐代以后的评论家把杜甫陇右诗誉为诗人最高成就 ...

  • 看图识唐诗(603)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秦州的版图向南管辖着同谷县, 驿道出流沙.它的驿道一直通向西北的流沙. 降虏兼千帐,这里有少数民族居民的上千帐篷, ...

  • E51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秦州杂诗 ...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作者: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 ...

  • 蓝社│孙炜剑:谩忆次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韵

    作者:孙炜剑,新华社退休干部.生于1950年12月.复旦大学在职本科.诗词业余爱好者,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干诗协副会长.在新华社刊物.中华诗词.湖南诗词.湖南老年诗词.长沙诗 ...

  • 211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支离:颠沛流离. 风尘际:指战乱时期. 西南:指诗人流寓的 ...

  • 212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 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 ...

  • 213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 紫台:天子的住所. 青冢:王昭君死后的葬所,其地在内蒙古自 ...

  • 214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 蜀主窥吴:指刘备于章武二年(222)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率兵 ...

  • 215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 宗臣:受人景仰的大臣,这里指诸葛亮. 纡筹策:曲折周密地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