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十大习俗

龙年2024

HAPPY NEW YEAR

公历二月里过春节是常事,也有少数在一月,根据历法查得,多在二月上中旬,少在一月下旬。最早是在一月二十一日,最晚可在二月二十二日。为什么每年春节在公历的日期不固定?
因为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年总是十二个月,365或366天,各月的大小(除2月份外)也很有规律,而且年年相同。但农历却不是这样,平年十二个月,353—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3—384天,而且每月的天数也不固定,有的连续几个大月30天,有的连续几个小月29天。
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三年为一闰,五年则再闰,十九年则七闰。闰就是余数的意思。这种历法相传黄帝臣容成所作。后世有所改进,清朝更为缜密。
农历一月俗称“正月”。其原因在我国上古时期,每年把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
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则把十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几代王朝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说是犯了忌讳,下令要把“正月”读作“征用”的“征”字音,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今。
所以,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正月初一,俗称“过年”。现称“春节”,在公历的日期就是不能固定。2024年的春节在公历2月10日。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七八千年前已经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岁”字原来是一种收割工具。当时的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间段落标志,成为年岁的岁。
“年”字原来也是标志农业生产的字,《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后来,“年”的字义也发展为时间段落标志,与岁相当。《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有了岁、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
起源于上古至汉魏六朝时代,“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茶、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和春联。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春联出现在唐代。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民俗,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民俗,吃年糕和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5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
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为: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过年”前一天夜上,即除夕,俗称三十晚上。除夕,古代称“除傩”、“大除”、“大尽”。老北京人称为“岁除”、“除岁”、“大年夜”,俗称“年三十儿”。“除”字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以新易旧曰除,即交替之意;“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家家户户团聚一堂,吃“压岁酒”也叫“守岁酒”。春节清晨鸣放鞭炮,敬天地神,家家户户吃汤圆,焚香燃烛。
除夕守岁:“亲知邀酌团年酒,儿女同争压岁钱。爆竹千家声未息,天衢车马闹如烟。”清末《燕京岁时杂咏》的这首诗描绘了老北京除夕夜晚时百姓家中及街巷里欢庆大年夜的情景。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也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守岁也体现了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
还有迷信说法,此日不扫地,不泼水,忌用刀、剪之类。邻里之间相互登门道喜,致贺词,说喜话,大人拱手,孩子叩头,名曰“拜年”。
“拜年”泛指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相互拜访,而早年间过春节的拜年之礼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而“贺年”则是平辈之间相互道新年之禧。无论是“拜年”还是“贺年”,所表达的均是祝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从传统拜年的礼仪上说,有几种固定“程式”。
一是叩拜,即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都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先双手抱拳前举,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称“吉拜”。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习俗,一般视为中国贺年卡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
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旧时,这“钱”不是钱。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下凡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
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压祟钱原为以红绒绳编起四枚方孔制钱成“方胜”(八宝吉祥图案之一),下垂流苏。那时的一些压岁钱上,正面多铸有“长命百岁”、“去秧除凶”、“万岁千秋”等吉祥语,其背面多是龙凤、龟蛇、双鱼等祥瑞图案。
压岁钱是过大年时的风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今虽然货币更迭,但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民俗依旧在过年之时传承着,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正月古称还有:建寅、孟春、太族、陬月、寅月、春王、嘉月、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发岁、初岁、华岁、孟阳、孟陬、端月、征月、初月、三微月、开发、泰月。还有叫:首岁、首春、初岁、冠月、早春、元月,都说明“一月”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月份,国历欣逢元旦节,新春合放迎春花。
正月月花是梅花。《咏梅花》:“消冰融雪数蓬黄,尽染乡关处处春。花放并非争斗艳,专为万众送春光。”
公历2月4日即逢“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春是四时之始。古时候认为是重要的节日,天子且于是日斋戒,亲率公卿诸侯大夫往东郊迎春,百官都着青衣,以符春为青阳之意。不但天子,郡县也均如此。
迎春以外,还有打春,这是鞭打春牛。此风起于六朝,汉魏时只有耕牛耕田的时候进行,以示兆农民春耕开始。“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还将泥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分发给现场居民,寓意丰收、和谐。
牛是春耕的主力,民俗专家介绍,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到这时,民间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鞭牛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该开始耕田了。牛和人类是朋友,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造个假牛,用柳条鞭打,把真牛牵过来看。
在过去,泥牛肚子里会放着五谷杂粮,鞭牛过后,居民就捡拾地上的五谷,泥牛则被居民“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丰登。“传说中,一开始是'芒神’挥鞭,后来发展到在场的最高行政长官挥鞭,到清朝,皇上也参与进来,一人三鞭。”
古时立春之月,不分男女老幼。还有彩戴之举,吃生菜、搞拔河游戏等等,都是以和谐气氛,采用各种方式,迎接新春的到来。
现在人们对立春,早已不那么看重了。但一番新春气象与日俱增。
有现代词人《行香子·春开新纪》词曰:“花吐芬芳,紫燕飞翔。春潮涌,鱼跃河塘。梢头滴翠,绿映朝阳。更桃花放,杏堆雪,柳丝长。风轻如韵,似诉衷肠。春耕闹,忙煞牛郎。挥鞭叱犊,喜气洋洋。看迎青帝,开新纪,露锋芒。”
正月楹联
 婚联二则:
日丽风和欢新岁;志同道合贺大年。
巧借新春迎淑女;善将元旦作婚期。
寿联二则:   
银花火树开佳节;玉液琼酥作寿杯。
喜逢华筵歌春酒;好向新年戏彩衣。

END

(0)

相关推荐

  • 除夕到!带你了解关于除夕的习俗和禁忌吧!

    今天是除夕,是一年中辞旧迎新的一天,在每个中国人眼里都非常的重要且隆重,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除夕这一天,还有着许多的习俗与禁忌,都是为了想要博个好彩头,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关于除夕的 ...

  • 走百病、踩高跷、迎紫姑——元宵节十大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 ...

  • 春节十大新民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一直都在变化,比如过去我们都是通过书信与人交往的,如果遇到不会写字,不会认字的人,书信往来就会很麻烦,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大家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和对方见面,这些变化体现在 ...

  • 大槐树移民的十大习俗, 知道三个你是大槐树移民子孙

    中国人的传统中一直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如果一个家族找不到自己的根源在哪里,那么这个家族肯定会被别人讥笑嘲讽忘了祖宗,而大槐树则是河南.山东以及很多省份大多数中国人的根,那么这个大槐树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它 ...

  • 今日北方小年:盘点各十大习俗!你知道哪些?

    又一个春夏秋冬,又一个年年有余的小年,卸下时间的沧桑,换一身新年新气象,道一声恭喜,紫气东来招财进宝,求一只好签,岁岁平安生意兴隆! ▲点击查看茶知识(看完记得加关注) 腊月二十三,北方人称这一天为& ...

  • 春节十大传统美食 十大硬菜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传统,年夜饭很丰盛,也很有讲究.那么,你知道春节十大传统美食是什么吗?十大硬菜又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饮食文化的介绍吧! 你可能感兴趣:春节必吃的食物有哪 ...

  • 元宵节的十大习俗

    元宵节的十大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qu ...

  • 春节十大民俗传说故事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 ...

  • 激情赛车!车迷必看十大影片,码了春节看

    如果赛车对车迷来说是一场激情盛宴,那电影对影迷来说就是一场光影盛宴.在电影的历史长流中,诞生许多经典的赛车类型影片,今天就让小明通过一个车迷与影迷的身份为大家介绍一些值得反复回味的赛车影视,如果你在春 ...

  • 手把手教你做贵阳十大名菜!赶紧学起春节露一手

    贵阳作为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但保持着其本身独有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兼有各地市州的名优特色,不能说贵阳已经将其他几个地市州的经典文化特色吸纳融合本土化,但至少在贵阳能见到.吃到.玩到的,除了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