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5分钟全面了解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
1、视频讲解

下面请看视频详细了解管壳式换热器:

2、管壳式换热器小知识
构成:

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束等主要元件构成。管束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其中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决定换热器的热力性能。另一个对换热器热力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元件是折流板(或折流杆)。管箱和壳体主要决定管壳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工作原理:

管壳式换热器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进而实现两流体换热工艺目的。


类型:

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固定管板换热器

结构: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与壳体相焊。

优点:结构简单紧促,能承受较高压力,造价低,管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方便堵管或更换。排管数比U形管换热器多。

缺点:管束与壳体的壁温或材料的线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壳体和管束中将产生较大热应力,为此应需要设置柔性元件(如膨胀节)。不能抽芯无法进行机械清洗。不能更换管束,维修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壳程侧介质清洁不易结垢,不能进行清洗,管程与壳程两侧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侧压力不高的场合。


2)浮头换热器

结构:两端管板中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相对壳体自由移动,称为浮头。浮头由浮头管板,钩圈和浮头盖组成,是可拆连接,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管束与壳体的热变形互不约束,不会产生热应力。

优点:可抽式管束,当换热管为正方形或转角正方形排列时,管束可抽出进行机械清洗,适用于易结垢及堵塞的工况。一端可自由浮动,无需考虑温差应力,可用于大温差场合。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高,设备笨重,材料消耗大。浮头端结构复杂影响排管数。浮头密封面在操作时,易产生内漏。

适用范围:适用于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浮头换热器在炼油行业或乙烯行业中应用较多,由于内浮头结构限制了使用压力和温度一般情况Pmax≤6.4MPa,Tmax≤400℃。

3)U形管换热器

结构:只有一块管板,管束由多跟U形管组成,管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换热管可以自由伸缩。

优点:以U形管尾部的自由浮动解决了温差应力的问题。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承压能力强。

缺点:由于受管弯曲半径的限制,布管较少。壳程流体易形成短路。坏一根U形管相当于两根管,报废率较高。

适用范围:是换热器中唯一可用于高温,高压,高温差的换热器。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结垢需要清洗,又不适宜采用浮头式和固定管板的场合。

4)填料函式换热器

结构:特点与浮头式相似。浮头部分在壳体外,在浮头与壳体的滑动接触面处采用填料函密封结构。

优点:由于采用填料函密封结构,使得管束在壳体内可以自由伸缩,避免了热应力。加工制造方便,节省材料,造价低,由于可抽芯,维修方便。

缺点:填料处易产生泄露。

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2.5MPa以下的工作条件且不能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介质的工况。使用温度受限于填料的物性。目前使用较少。

版权声明:本文由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联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