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与武夷名枞白鸡冠的不解之缘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这是八百年前白玉蟾发现培植出武夷名枞白鸡冠,并在武夷山止止庵内畅饮后写下的佳句。

南宋时期,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道教理论家白玉蟾,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谛。

在中国道教史上,白玉蟾可以说是罕有的天才人物。他不仅是南宗金丹派的实际创立者,同时也是南宋文坛上彪炳一时的奇才。无论在道教理论与实践方面,还是诗文书画领域,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从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一生云游,踪迹遍布江南,而对他最有意义的地方,则是武夷山。白玉蟾当时就是武夷山止止庵道观的住持,而白鸡冠的原产地就在武夷山大王峰下止止庵道观白蛇洞。

白玉蟾喜茶程度甚于书法,曾有“君爱龙蛇我爱茶”之语,在他看来,茶也是炼丹的妙药之一。关于武夷茶的描写,如《水调歌头咏茶》,至今读来脍炙人口: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武夷山“洞天福地”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白鸡冠正是以其独特的辅助调气养生特点成就了第十六洞天“道茶”之尊的地位,从而登上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的金榜。

白鸡冠茶种其树势不大,枝干坚实,分枝颇多,生长旺盛。叶色淡绿,幼叶薄绵如绸,树梢顶芽微黄且弯垂,茸毫显露似鸡冠,故得雅名。其干茶有淡淡的玉米清甜味,条索较紧结,一部分是黄绿色,一部分嫩得呈砂绿,可以见到红点。

茶汤的汤色橙黄明亮,总的来说符合甘、醇、鲜、滑的特点:甘是指入口的口感,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鲜是指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其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一般来说,所有的好茶入口都很顺滑。

白鸡冠为武夷山四大名枞中的一款“道茶”。因产量和种植的面积都较少,一直被蒙上一层“犹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面纱。所以白鸡冠显的比其他品种的茶较为珍贵。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白鸡冠作为白玉蟾祖师培植的“道茶”,也应该遵循自然法则,采取古法传承制作工艺,才能打造出一款属于道家的极品“茶汤”。

武夷山赤石村,曾为赤石镇,历经千年岁月,百年前曾是万里茶道的茶叶集散地,茶文化之乡。鼎盛时期,设有9个码头,每年茶季,崇阳溪上百条乌篷船、竹筏往来运输茶叶,大大小小的茶庄近百家,遍布茶市。但历经战火、自然灾害、征迁的岁月洗礼,如今这里仅存数家老茶行,道友袁秀华家的乾盛源茶行古宅便是其中之一。

乾盛源茶行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16年,袁秀华道友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宝》节目,带着爷爷传下来的青弧。“这青弧是用来制青的,有一百年历史了,是我家的传家宝。”袁秀华说,爷爷传下来的不仅仅是制茶工具,还有他为人低调、做事严谨的家风家训。

武夷山的茶文化与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建溪有灵芽,能蜕仙人骨”。武夷山的道教真人,羽士如是说,连苏东坡都说:“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去”。《云笈七签·洞天福地》列武夷为道教第十六真升元化玄洞天。《武夷茶》开宗明义地指出:“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福建最早以茶作为敬神之用。凡道教宫观多建于名山胜境,并且与茶叶产地有密切相连。因此,在我国江南丘陵山地,凡道教宫观林立之处,也多为栽种茶叶之地,名茶的产区,所以栽茶、制茶、品茗自然成为道士们平日之乐事。

“武夷山,多青霞,武夷道士多种茶”。因此,道人种茶、饮茶成为修道途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千百年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象和地理条件,在武夷山修道的白玉蟾祖师培育了名茶白鸡冠。作为制茶传承人的袁秀华道友也表示:用百年古法传承,打造白鸡冠道茶。(李凤森/文  袁秀华/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