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死前告诫子孙:不准为我扫墓!1769年后,才知他多高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从来都是十分注重丧葬的,古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而到了现在,扫墓还依然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习俗,一到清明时候,后人们就要准备好酒肉香火,去到先人墓前清扫坟墓,因此就被称之为“扫墓”了。
扫墓一方面不仅意味着后人的孝道,更加意味着故去之人的地位和价值,在死后还依然有人记得有人惦念,因此古人通常不仅在墓葬和葬礼规模上要极尽奢华,还要后人祖祖辈辈都祭奠下去。
可三国谋士、曹魏权臣司马懿在临终前却连连叮嘱自己的后人:“绝对不准为我扫墓!”这是为何呢?
一代权臣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满门官宦家世显赫,少时司马懿就熟读各家经典,研究用兵之法,长大之后极有才识,为当时各家所欣赏。上书崔琰就对司马懿兄长司马朗之言说:“你的弟弟司马懿天纵奇才,不是你能比得上的。”
结果,在201年的时候,司马懿就被曹操征辟,成为了曹操麾下一员。此后司马懿随曹操出征,屡进谏言,颇有功绩,但却始终没能得到曹操的信任,还告诫曹丕提防司马懿,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一开始还听信父亲的话,但在司马懿屡屡立功之后,曹丕就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开始信任并重用他。但即便如此,曹丕在临终前让曹叡绝对信任的人里,还是没有司马懿。
结果曹叡可好,直接把司马懿当成了托孤重臣,让司马懿辅佐曹芳。但239年的时候,曹芳才仅仅8岁,因此朝中大权就落到了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的身上。结果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至此,曹魏政权已全数落入司马懿之手。
不树不坟
司马懿地位已经盛极一时,虽然没有真的坐上皇帝之位,但是已经有了皇帝之实,整个曹魏一家都已经被他架空了,按理说他在曹魏已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其丧事即使不以皇帝规制来办,至少也该以宰相之节来下葬。
但在251年时,司马懿病重辞世,临终前他却交代自己的后人,丧事简办,只用平常地衣服包裹尸体就好,下葬的地方不要种树不要修坟或者在外立碑,不要设置任何可以直接看到的器物,以后也不准任何后人前去扫墓。
而下葬之地,则选在抬棺之时绳断之处,绝不要用风水堪舆来寻找什么宝地。而司马懿的嘱托也使得其后人都颇为不解。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都始终没人找到司马懿的墓穴。而其中的原因,其实跟曹操颇有关系。
谜底揭开
曹操是著名的“摸金校尉”,盗墓界的祖师爷。为了获得军费,曹操就带着军队在各地盗墓,以至于现在的考古学家都戏称是“汉墓十室九空”,整个汉朝留下来的墓穴都被曹操盗了去。
因此在当时也产生了一股盗墓热,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百姓们食不果腹,生活得相当艰苦。见到一代大臣都开始干盗墓的事,连一些胆大的百姓也都干起了这个勾当,以至于盗墓在当时民间都变得相当盛行。
加上司马懿一生树敌颇多,盯着他的坟的人自然也多如牛毛。谁都不想死后还不得安宁,何况是心高气傲的司马懿呢?因此,司马懿干脆以“薄葬”来防止墓穴被盗,因为地表没有标志物,又不合风水,还没有扫墓,自然就无人得知司马懿的墓地所在,而司马懿也能真正入土为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