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200...
遂公盨,一件西周时的“青铜饭盒”。2002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于香港古董市场,因为其铭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而引发热议。其铭文如图。
铭文有10行共98字。其开篇为“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尚方执征,降民监德。”与《尚书·禹贡》的开篇惊人的相似。
一方面,这篇铭文使人振奋,因为这篇铭文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资料向前推进了几百年。至少在西周时期,大禹治水的事迹已经成为了值得称颂的史诗。另一方面,这篇铭文不似以往青铜器的铭文,其真伪令人怀疑。质疑的点主要有如下几个:
格式上:一般而言,像这样的金文在开篇常常以时间开头,结尾处会有诸如“万世永保用”这样固定的套话。而遂公盨的铭文看起来有点没头没尾的,开篇没有具体的时间,结尾没有套话。
内容上:金文的内容主要有几大类:即功绩、册赏、祭祀、诉讼等。而遂公盨的铭文只能勉强与功绩搭点边,大部分铭文内容不涉及具体的事迹,而是纯粹讲“德治”,更像是抒情散文。
此外还有个别字形上的争议,但有学者将其铭文与同时代的青铜铭文仔细比对后认为,很明显,遂公盨的铭文具有西周中期青铜铭文的书法特征,其线条呈现的曲折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小篆的韵味。
从字形上来说争议不大,争议还是主要集中在其格式与内容上,有人认为其与《尚书》过于雷同,其铭文会不会是后人仿照《尚书》文法而伪造的呢?然而,既然后来有《尚书》,为何更早之前不能有“类《尚书》”。遂国在当时只是鲁国的附属小国,小国之器不遵循中原的礼制也是情有可原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