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隆平: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炊烟弥漫,魂兮归去!
一些人
总有一些人 值得去铭记
文字:含谦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网络
02二季02
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种植的农学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谨以此文讲述袁老故事,怀念袁老。国士无双,英雄不朽,吾辈永记,自强不息。
01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袁隆平
1930年9月7日,丹桂飘香,北平协和医院,一个婴儿诞生了。
林巧稚,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婴儿接生人。此时,她不会想到,这个男婴,将来会家喻户晓。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父亲给起的名字,是有寓意的。一则,是纪念他出生在北平;二则,希冀他能生活在“昌盛太平”时代。
袁隆平出生两天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袁隆平出生第二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华北岌岌可危。
乱世之下,内有军阀混战,外有敌寇入侵,袁隆平随父母数度搬迁,住天津、待九江,躲避战乱。
1936年,袁隆平随父母又迁居汉口。在汉口,袁隆平游览了神农洞,母亲带着他,恭恭敬敬地,向神农塑像三鞠躬。
六岁的袁隆平问母亲,神农是谁。母亲回答说,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种五谷、勤耕田、兴水利、尝百草。
母亲说的事,袁隆平似懂非懂。不过,种五谷,能让人们吃饱饭的神农,却成了袁隆平心中的偶像。
1939年,日军侵华的战火,吞噬祖国大江南北,延烧到湖北湖南,袁隆平又随父母避难重庆。
在重庆长江边,袁隆平和朋友们,时常相约一起游泳。他游泳技术高超,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浪里白条。
重庆也并不安全,日军的轰炸机,总会时不时地,丢下几十颗炸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袁隆平看到的,往往是满目疮痍。
袁隆平不明白怎么回事,母亲便告诉他,这是侵略者们的野心,他们想霸占我们的土地。于是,母亲给他讲了很多土地的故事。
战争还在持续,袁隆平渐渐长大了。战火的无情摧残,母亲的谆谆教诲,也让他明白了:
“弱肉强食。要想不受别人欺侮,我们中国必须强大起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袁隆平高中毕业。他面临人生中第一个抉择:该报考哪所大学呢?
父亲建议报考中山大学,他希望儿子和他一样,将来从政。袁隆平却对父亲说,他想当农业科学家。
父子陷入了争执,母亲出来打圆场,支持袁隆平的梦想。少年留下的对战争的恐惧,让他坚定地对父亲说:
“如果这世间没有庄稼味儿,只有硝烟味儿,那该多么可怕!”
父亲被劝服了,袁隆平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来的西南农业大学。
四年后,袁隆平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来到湖南安江农业学校教书,意气风发的袁隆平立下誓言: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安江农业学校,四面雪山环抱,校园里,江水穿过峡谷奔流而下,环境优美静谧。
初到学校的袁隆平,不会想到,他将在这里,度过17载春秋,遇到他的初恋,找到他的真爱,并确立他一生的事业。
袁隆平/图
02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母亲,名叫华静,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自幼在英国学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回国后当了英语老师。
在袁隆平很小的时候,母亲便时常读英语给他听。慢慢地,袁隆平也跟着母亲说英语。
从小打下的英语基础,成了袁隆平后来一生的财富。上初中时,对于他而言,最轻松的就是英语课。
袁隆平的高中,就读于汉口博学中学,一所百年历史的基督教学校,学校完全用英文授课,他学习却一点不吃力。
而真正体会到英语极其重要,是多年后,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时。
良好的英文素养,阅读国外研究成果,与国外同行交流,对于袁隆平,变得异常容易。
母亲不仅教袁隆平英语,更传授给他为人的道理,让他明白了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人生自强的种种道理。
袁隆平在回忆母亲的信中写道: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这位久居城市的大家闺秀,虽然支持孩子学农,但听到袁隆平说,他将去安江工作,她迟疑了。
她看着地图,用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安江,然后看着袁隆平说:“孩子,到那里去,你是要吃苦的!”
袁隆平却劝母亲,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他还坚定地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开明的母亲,最终遵从了儿子内心选择,没有再劝袁隆平。
袁隆平在安江定居,数年后,娶妻生了子。母亲听闻儿子工作繁忙,就要执意来安江,来帮助他照顾孩子。
这时,又轮到袁隆平为母亲担忧了,因为他知道,母亲一直生活在城市,习惯了都市的繁华,突然到乡下,肯定不适应。
袁隆平试图劝阻母亲不要去,但母亲对他说道:“我劝不动你,你也劝不动我。”
从没在农村生活过,大户人家的小姐,就这样跟着儿子,来到安江,来到偏僻的山村,在背后默默支持儿子的科研。
可惜,袁隆平又太忙了,忙到废寝忘食,忙到长久无法陪伴母亲,忙到母亲离开人世,也没有能和她好好道别……
一座座奖杯,一份份成绩,让袁隆平的名声越来越大,但是他却总是怀念:“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妈妈您啊!”
也许,比起荣耀的奖章、光辉的成就,他更想再拥抱一下妈妈,在妈妈的跟前,看着她,陪着她吧。
幼年袁隆平与母亲华静/图 网络
03
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袁隆平
初到安江农业学校,袁隆平除了讲课,就是搞科研,拿各种作物来做杂交实验。
长久在地里工作,自然也就不修边幅,袁隆平经常身上带着泥土,怎么看也不像一个教师,让人皱眉。
然而,袁隆平渊博的学识和随和的性格,让周围的人很快改变了看法。同校的一位化学老师,更是对她充满好感。
袁隆平和她恋爱了,这是初恋。沉浸在恋爱中的袁隆平,每个星期都会和女朋友约会。
就在他痴痴以为,他们的感情会开花结果时,女朋友却和其他人结婚了。原因是,那个结婚对象,就当时看,比袁隆平条件更好。
初恋的失败,让袁隆平对爱情,一时失去了兴趣。而接下来的时代悲剧,则让袁隆平树立了一生的理想。
三年自然灾害,来了。电影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现实里,却是人饿死在路边,这深深刺激了袁隆平。
曾经那个誓言,再一次回响在袁隆平心中:不让老百姓挨饿,不让老百姓挨饿……
命运往往充满着偶然,但事后回想,又好似必然。
1960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特殊”水稻。这株特殊水稻,可以结出更多稻米。
袁隆平惊喜若狂,念头一闪,如果所有的水稻,都能如此特殊,如此高产,那将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啊。
没人知道这个念头,对袁隆平意味着什么。但从那一刻起,而立之年的袁隆平,好似找到了一生的使命,坚定朝着梦想前进。
梦想易立,求索艰难。
30岁的袁隆平,要研究人工培育杂交水稻。在周围人眼里,只感觉他疯了。人工杂交水稻,当时,公认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条艰辛求索的路上,质疑、失败、挫折、误解、反对、诋毁,就像家常便饭一般,开始打击着袁隆平。
但面对这些,袁隆平从不去理会。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自己研究出了成果,一切质疑都将烟消云散。
196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袁隆平认识了一个叫邓则的女孩。两人谈了一个月恋爱,闪婚了。
这场婚礼,没有置办任何结婚物品,甚至连一件新衣都没有买。但是,妻子邓则却没有一丝怨言,婚后更是支持袁隆平科研,默默付出。
袁隆平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家中老母和年幼的孩子们,全靠你当家和照顾。我经常在想,有你这样一位贤德的妻子,这的确是我和全家的幸福,希望你多保重身体,加紧营养和治病。余再谈。”
也许正是妻子无私的家庭奉献,让袁隆平可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投入科研工作。
就在袁隆平婚后不久,他的研究成果真初见成效了。他找到的第二株特殊水稻,结出了数百粒种子。
惊喜若狂的袁隆平看到了希望,尽管渺茫,他还是开始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这一探索,就是十几年。
苦心人,天不负。1975年,袁隆平总结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1977年,两篇相关论文发表,自此,“杂交水稻之父”诞生。
袁隆平和妻子邓则/图 网络
04
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袁隆平
从没有哪一个科学家,像袁隆平一样,在现实与网络上,堪比顶流明星,全民偶像。
如果说,袁隆平只是凭借伟大的科学贡献,就让世人尊敬万分,恐怕无人相信。
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是那个“90后少年”袁隆平。
他是倔强的少年,面对千万次的失败,面对众人的不解和质疑,他坚信,总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是真诚的少年,面对研究成果,面对新的发现,从来不会视为己有,而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伴。
他是勇敢的少年,面对科学的权威,面对书本的教条,从来不人云亦云,而是敢于质疑、敢于挑战。
他是活力的少年,会约年轻人一起打排球、去游泳,高超的打球和游泳技术,让人们甚至忘记了,他已是耄耋老人。
他是浪漫的少年,面对妻子,可以化身诗人,写出动人的情诗,工作累了,还会拉拉小提琴,唱唱歌。
他是忠贞的少年,无论是对待爱情,抑或是事业,他都无怨无悔,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和诺言。
他是富有理想的少年,梦想着禾下乘凉;他又是脚踏实地的少年,扎根在田间土地。
袁隆平,就如学生邓启云的怀念一样,是永远的少年:
“恩师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有精神——'袁隆平精神’:激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潜心研究,甘耐寂寞;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挑战自我,永不满足;团结协作,不患得失;淡泊名利,和谐发展;乐观豁达,健康向上。我想,这是我从先生身上获得的、受益终身的力量。”
这位少年,亦如百年来,曾为民族之崛起、国家之富强,奋斗一生的少年们一样,都身体力行的,告诉着一代代少年: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工作/图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红梅花儿开,我和我的祖国……
在亲友的歌声中,在妻子的泪光中,袁隆平笑着离开了。
也许,人生最后,他终于在稻穗下,在微风里,在母亲的怀抱里,向她表达了遗憾,诉说着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袁老走了,悠扬的小提琴声不会再响起,稻田里也不再出现那守望者的身影,但是袁隆平星却依然闪耀着,似在叮嘱我们:
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我先走了,你们努力。
悲哉!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
炊烟弥漫,魂兮归去。
国士无双,英雄不朽!
永记袁老,吾辈自强!
End
文字:含谦
图片:/央视新闻/网络
林含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心理咨询师、通识学习爱好者,业余作者。忙来育人授业、谈心解惑,闲来读书治学、写文烹菜,愿陪你发现这世间未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