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溯源史证?
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一句话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其实“五千年”这个说法在历史学界是有争议的。这其中牵扯到的是涉如何来定义文明这个概念。举例来说,难道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遗址不算是文明?难道说距今约 3300 年的殷墟遗址也不列入其中吗?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分清楚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的区别。
关于良渚(zhu),我们第一件事是要先搞名表遗址与文化的区别。从考古学上讲,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定义。良渚遗址是在长江下游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地址以莫角山为核心的遗址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外部有宏伟的水坝系统所包围,城内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玉琮、玉璧为代表的玉礼器最引人注目。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说良渚遗址是一个远古时期城市的遗址,可称之为良渚古城遗址。
据了解,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自1936年良渚遗址试掘开始至今,良渚古城的相关考古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目前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其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
而除了良渚遗址,在另外一个广大的太湖流域,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有上百座与良渚遗址存在时间、文化面貌相同的同类型遗址,而包括良渚遗址在内的这上百座遗址所反映出来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就叫做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但是这个范围的界定则比良渚古城要大很多。
良渚文化毫无疑问是有城市的,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占地约3平方公里。之后又在外围发现了外城郭的痕迹,合计占地8平方公里。而且城墙保存完整,不但有石块砌成的地基,还有的地方有着高达4米多的残存。
综上,我们重新来看看“良渚”的概念,良渚指的是距今5300-4300年期间,在我国南方的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文明,它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大地上最早的国家。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遗址就是良渚文明的中心。良渚古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所代表的良渚文明,完全可以和同时期的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相媲美。
按照《全球通史》这本书中写道,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而良渚文明之所以能被世界认可,离不开古城的发现。
中国新石器这一被远远低估的时代正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诉说着来自五千多年前的文明,它改写了中国历史,更改写了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