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雪过后
小雪过后
小雪过后,院子里七叶树硕大的叶子,原本是勃勃生机的样子,遮天蔽日,直到现在它已经耗尽了养分,变成褐黄色,被调皮的西北风轻轻一抖,就哗啦哗啦飘了一地。到大雪节气的时候,树枝几乎是赤条条的了,尤其到了傍晚时分,庭院里反而比晚秋多叶的时候显得更加敞亮。此时,雨细细地下着,象风一样,渗透在空气之中。刚栽的桂花树,以及还有些没摘完的粗短的树叶,暗淡无光,仅剩下几分憔悴,在寒风中微微颤动,格外惹人怜爱。
今年的冬天感觉有些湿,更有些冷。立冬以后的小阳春得意洋洋十来天,行走在小村子里,你会不断地看见,和煦的阳光照在三五成群、到处闲逛的人群身上,有人在开着哈佛,听着令人心动的、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其女人坐在司机的右侧,笑吟吟地与人招呼;有人在屋前翻晒着丝网的小鱼;有人在屋后打理着那些晾在竹筐子里的萝卜白菜。然而,天色突变阴冷,气温骤降,马上又似乎要坠入深寒谷底。
傍晚时分,风停雨止,天色渐暗。此时的江南冬日的情趣,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描述得淋漓尽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中,你也许知道红泥小火炉,却不知绿蚁特指新酿酒的没有过滤的绿色泡沫了。你一定会感觉到,多么平实简洁的语言,却传达着讯息万千,这个冬日即便寒冷,但一切又是那么美妙,而充满温馨浓厚的情感。
小雪过后,大雪节气也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老是赖在家中,坐看灯火昏黄,实在感觉不到冬日的情调,而驱车野外,则另有一番趣味。距市区渐行渐远,愈加能体会冬的颜色之变迁,由绿渐黄,由黄渐褐,由褐渐黑褐。当白墙灰瓦突出在田野之间,当残荷枯枝相依相偎在瑟瑟浑水中,当散落如星的荻花如雪在风中摇曳,也许你还会芦荻不分,可是真正芦苇就在你的身旁,浅绿色的苇杆如竹节,麻灰色的芦花如帚。午后,两度的气温之下,尽管从灰白的云层中似乎欲透出微微的阳光来,但风,依旧是冷冷的。屈指可数的垂钓者从冰冷潜流的浑浊的水中,偶尔也会拽出一尾肥肥的鲫鱼,冻僵了似的,任其摆布。此时,当你遥望远处天地一色之苍茫,也许首先能想到的是,那些意境深远、卓而不凡且耐人寻味的诗句,其中不外乎柳宗元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于斯,长于斯,亦乐于斯。在洞庭湖畔浑浑噩噩有半个世纪了,当我们处于一个变革变化翻天覆地的时代,当我们习惯赶上时尚的趟儿去祖国各地游历时,也许会说,这个地方待腻了,到另外一个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去看风景。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待腻了的地方,还有很多自己并不了解的,值得思考的,甚至难以忘怀的、至死不渝的东西,那就是故土之情。读贺知章《回乡偶书》,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识不相见,笑问客从何处来”,越千山万水,渡时间百年,都无法阻扰人们对故土的牢牢维系之情。“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彰显着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人文情感,从此诗中,可见一斑。
小雪过后,是大雪,冬至悄然而来,春天不远矣。
摄影/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