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下所理解的迈克尔-乔丹,到底有多强?
一次群内讨论引发的问题:
现在我们所能理解并全面认识到的迈克尔-乔丹,到底有多强呢?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明显可以分成两个横断面——
荣誉和数据模型中的乔丹,以及单纯从篮球技艺中让我们看出东西的乔丹。
首先是荣誉和数据模型之下的迈克尔,当我们开始解释这些东西时,不可避免要谈到那些最容易被球迷和媒体说烂的东西:
十个得分王,和约翰-斯托克顿一起共同代表90年代关于两个篮球外在技术环节表现的极致体验(得分&助攻)。
5个常规赛MVP,6个总决赛MVP,总决赛不败且从未打过抢七。
永恒的“总决赛大于季后赛大于常规赛”如此这般的爆发式命题,以及由此铸就的超级巨星硬核标杆。
生涯常规赛场均30.1分,联盟第一;生涯季后赛个体胜利贡献值历史第一,93年总决赛场均41分的杰出表现。
9次第一防守阵容,史上少有的以后卫身份拿下DPOY的球员,终极防守赢家。
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在防守端给予最高评价的后卫,包括但不止于那句最经典的:
“如果这家伙的任务是每晚得25分,他就能省下体力搞定所有对位者。”
史上第一个把抢断看做艺术和骄傲的得分后卫,三个抢断王,永远以在防守端封杀对手为最高宗旨。
单赛季MVP+DPOY并集成就获得者,史上唯一,以及除张伯伦之外,目前所知的单赛季场均得分最高的得分王头衔(37.1分)。
作为对比,上赛季人尽皆知的效率魔王詹姆斯-哈登,给出的表现是场均36.1分。
特别提示:2018-19赛季,火箭的节奏(PACE)是倒数第五慢的97.9,而联盟的平均节奏是惊人的105.7。
1987-88赛季,公牛50胜32负,当时他们的节奏是——95.5。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火箭打得是当下联盟第五慢的篮球,在乔丹得分如麻的年代里,公牛的节奏就是全联盟最慢的。
他们排在23支球队里的最后一位,当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5分。
那么37.1分的赛季又如何呢?公牛的节奏只有95.8,仍然是联盟倒数第一,同时他们常规赛只有43胜。
这意思很可能是:
职业生涯早期的迈克尔-乔丹可能无法完全依靠个体影响力辐射并提高队友的成色,可他作为超强的个体攻击手,无论是基础数据还是整体效率都极少褪色。
简而言之——荣誉和数据模型下的乔丹,很可能是我们通常能知道的,最不容易让人失望的乔丹。
如果说傻东西老师在阿罗拉的夺冠不过是为了补偿情怀党煎熬22年而发放的究极彩蛋,迈克尔-乔丹作为一个得分后卫的极致演出则绝对不会让我们产生想砸了电视的尴尬效应。
上一个能够让我产生砸电视冲动的后卫,是今年世界杯上的某网红小哥哥。
再重复一次——这还仅仅只是荣誉和数据模式下的,即相对外在的。
实际情况是——真正让更多球迷和媒体体会其“强大、伟大、格局更大”的,基本上是那个内在的乔丹。
从球迷角度简单梳理一下,所谓内在的乔丹大约是这样的:
从入行到正式接过得分王头衔,再到夺冠之前,基本能够视为乔丹的第一阶段。
这时候的他,很可能是历史最强的突破手,用后来ESPN的话来说:
“一个跳投还不算成熟的年轻球员,如何做到场均37.1分,又如何在他生涯的前三年,便足以让85-86赛季的凯尔特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靠的就是高效的突破,更通俗的解释——联盟最快第一步,加上整个联盟最愿意钻研突破手段和方向变化的大脑。
以及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作为得分手在瓦解防守时,史上最快的动作频率。
换个角度解释——为何我们说雄鹿的蒙克利夫最先确立了联盟精英们防守乔丹的基本原则?
因为在迈克尔生涯早期,那种“明显扼杀突破,放任其跳投”的方式,是仅有的能够将其威胁降低到最小的方法。
如果你明白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或者玩过那些明显可以通过不止一条基本路径来到达彼岸的解谜游戏(比如机械迷城),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的乔丹,从史上第一突破手,变成了史上第一跳投男。
当父亲不止一次询问“儿子,你到底是在怎样打球”时,他的回答是“我一直浮在观众头顶”;当媒体想知道他对自己未来的打算时,他的想法是——
“我一直在努力锤炼自己的跳投”
没错,这很可能成为“乔丹到底有多强,强在什么地方”的又一重要佐证。
约翰-伍登老爷子曾经曰过:一个真正强大的球员,永远懂得不断锤炼自己。
尽管我们如今知道伍登爷爷没有太多身为超强球员个体的经验,这话如今听来依旧振聋发聩。
恰好史上头两号装X+胜利狂魔——乔丹和伯德,都是这句话的完美实践者。
也就是说——乔丹的突破,依靠的是频率和速度;乔丹的投篮,靠的是日复一日的锤炼和对技术的打磨。
投篮和突破在技术层面想达到顶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考验,想要成为超巨的球员会怎么做呢?他们通常会先分解每一个技术环节。
首先被拿出来打磨的,就是运球——判断运球的好坏有很多标准,但有一个优质标准是基本统一的:快、准、稳,且能够对持球行进间突破产生基本加成作用。
为什么乔丹和刺客(以及后来的欧文和保罗)会被普遍认为是史上顶尖运球手?
正因为他们最大限度的契合了这个基本标准。
好的,说完了上面这些,我们可以大致做个总结:
迈克尔-乔丹第一次进入美国国家队打大赛,就被认为是“橡皮人”,这是柔韧性。
他同时具备史上罕见的运球和一双大手,以及最高档的节奏变化和绝对速度。
这保证了他在突破层面的绝对能力。
当他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夺冠+跳投成熟期+成为攻防最均衡的个体)之后,事情开始不一样了。
超乎常人的手指手腕控制能力,杰出的假动作,史上最强的球场空间利用能力,足以让他在任何时刻,把一次漂亮的突破转为成熟飘逸的跳投。
这是身体和技巧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乔丹觉得三角进攻多少束缚着自己的根本缘由——他必须在推动整体前进和释放个人火力之间找到平衡。
他找到了,然后夺冠了——对失败的强烈憎恨和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成了这种内在动力的最强烈标杆。
于是大众普遍明白——只有在1991年夺冠并放声大哭之后,我们才看到完整的乔丹,一个从内心诉求到篮球技艺,都恰好融合在最完美节点上的乔丹。
另一个重要侧面——
迈克尔-乔丹是史上最佳,那么最好的迈克尔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案当然是1991-92赛季,既拥有最浑成的个人技术体系,又具备足够睿智的团队意识和胜利体验,同时还没有失去巅峰状态的运动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男人已经没有夺冠压力带来的束缚了。
莱利所谓“对超级巨星而言最大的提升就是夺冠”正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回想,会发现距离魔术师的那句名言已经过去若干年。
“看上去是我们夺冠,实际上这个联盟只分为迈克尔,和其他人。”
很显然,我们今天所能理解的乔丹,并不是第一天就变成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