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一日游之《旧邦维新》《茶油的背后》
农村进城镇,城镇进县城,县城进三四线,三四线进一二线,一二线到海外,这个链接和欲望是不会断的……中国未来的人口分布和城镇格局,会和欧美日不一样,大部分农村、乡镇消亡可能,县城消失的比较少原因有三:
1.互联网+高铁
2.中华文化
3.中国人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改革,前面在农村都比较顺利,1984年之后开始在城市改革,主要出现的就是就业问题。全国大下岗,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撤销,另外,农村宅基地还没开始金融化流转呢……然后才是后面双轨制的问题……之前无论是wg时期还是改开,农村增收主要靠乡镇企业搞工业。到1984年农村改革认为大成功,然后开始城市改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不再集体化,包产到户,这个时候有个去机械化时期。1992年之后,zf最不要脸的事情是,基层学校,医疗体系崩溃,不闻不问,但是农村农业税,提留款照收不误!自从2012年搞农村土地流转集约化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所产生的财富增值,也是资本下乡,失败后。就放弃了农村(有人说不确权就是对农民最大的剥夺,也是对农民财富严重过剩~大量农村人无法进城一辈子积蓄换个卖不上价的自建房~农村现在自己建房,也得先交当地10万押金,才能开建)……
本来中国农村破产问题, 太祖写的很清楚了, 是个必然性问题... …毛泽覃在桥林乡建立起宁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个党支部,在土地革命和巩固乡村政权的斗争中,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一面红旗。毛的主要考虑,不是农业怎么样,而是必须保持农村集体经济,中国的工业品才有市场,才能发展。在毛看来,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完成工业化基础建设的制度保证。如果没有当年的农村集体化,就不可能有向农村转嫁危机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中国就难以度过这几次经济危机。国家在没有形成产业资本的工业化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是最弱的,在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化大生产,在没有产业资本门类齐全的经济结构的时候,就像刚生下的娃娃,哪怕是发烧感冒都能要命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新中国,也是从娃娃长大的。在毛看来,那些主张分田增产的人,和梁漱溟一样,是好行小惠,言不及义。梁在军阀治下搞空想公社, 梁实践最好的两块试验田是陈炯明和韩复榘,可惜这两人结局都不好~梁选平台能力太差~梁搞乡村改革也是想依靠乡贤,搞工业。可是乡贤和帮会必须铲除!智商不可遗传,大基数民众必须解放。所以有人说梁这种人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做的事是喂中国人吃鸦片,帮军阀帝国主义背书?比如现在提倡乡贤们的算盘,就是削弱建国后土共一直延伸到农村的统治基础,恢复以旧式乡绅为主体的乡村自治,他们在体制掩护下继续祖辈吃香喝辣垄断一方权力的生活吧?(《旧邦维新》《茶油的背后》编审感受)
有人说,真正写20世纪的中国农民的历史的,有4部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不是写中国的农民,写的是中国农村出身的小资白领;阎连科是农村文学,写不进城市,他对城市的感觉根本把握不住……
我觉得童年的农村生活让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人,那是一段真正接地气的亲近自然的生活。马上是大争之世, 都不知道乱多少年? 自古以弄巧争上位者不觉,以弄巧者成事者绝无!脑袋都乱了,还是来个乡村一日游净化下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