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心 龙 云 谷

冬日的龙云谷,是天籁的,自然的,清亮的,不做作的,明心的。

行走在去往龙云谷的路上,就有这样的感觉。这条路,从一个村子穿过之后,就没有了喧嚣,甚至没有了烟火味。路,是有着土粒和沙粒的水泥路——从村里延伸出来后,就直接到了空旷的田野中间。冬天里狂野的风把砂石土粒肆无忌惮地搬运到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包括这条水泥乡间路。车轮行驶在上面,是沙沙地响,仿佛一曲《平沙落雁》琵琶曲。路两边先是漫漫的田野,进而是萧瑟的山和满山干瘦的草、清癯的板栗、核桃、苹果等果树,间或着苍翠的些许松树,加上路边由大石小石铺就的两三米的宽的河床,给人以空旷的感觉。天空中偶尔有苍鹰掠过,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去西藏布达拉宫朝圣的信徒一样,不顾风霜,不问缘由,就为了心心念念了几年对龙云谷的向往,义无反顾的来了。念及此,裹在羽绒服里的身体不由得不觉得冷了。

果然是山里的空气清新且冷上十分。路上的沙土逐渐见少,渐渐地被冰和雪所覆盖。有车辙在反射着阳光的路上弯弯延延地延伸,沙沙地声音变成了咯吱咯吱的雪的声音,路边的山坡树林里也有偶尔的积雪,给昏黄的大地用水粉画的方法堆上一团团温润的黄白花朵,给清冷的冬日平添一分温意。

近了,近了,远远地看见了山门,有着山里人家的味道的山门到了。大门不宽,不高,不像其他景区的咄咄逼人,更像老家厚重温润的门楣,静默地伫在那里,等待着远方游子的回家。大门紧闭,也不是冰冷的不锈钢门,而是深黄色的铁栅栏,在雪中很是明显,也让人心生温暖。大门通道的小亭子里是一位头发蓬乱的大哥,屐着个凉拖鞋就出来了:“哎呀,现在封山,不可以进山的。哦,你们是艺术家来采风和宣传的,哦,有通行证吗?我得检查,这个必须遵守规矩。”感慨于蓬头大哥的敬业,艾眉赶紧履行相关手续。在等手续的过程中,大哥穿着他的凉拖鞋,在雪地里指导我们玩大门旁边放着的雪地滑车,4个40岁左右的我们像个孩子一样把雪地滑车拉到上坡水泥路的坡顶,然后坐在雪地滑车上顺着弯曲的山路顺势往下滑。果然,如蓬头大哥所说,天然冰道是滑而不快不慢,让你享受速度的小激情又安全可靠。绝对是啊!真真的感慨山里人的淳朴,一分钱没收我们的,还穿着凉拖鞋在雪地里指导,这是多么的质朴啊!

履行好手续,景区的一名皮鞋大哥骑着电动车引导我们继续前行。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覆着皑皑的白雪,大哥身轻如燕在冰雪上骑着电动车,艾眉车轮如飞在冰雪上开着越野车,坐在车里的我不由得感叹:技术啊!技术!山脚下的树,半山腰的石,就在我的感叹中被甩到了身后。蓦地,我们已经到了峡谷的半山上。下车,深吸一口山间的空气,好清冽,爽,沁人心脾!环顾四周,两边的大山重重叠叠,在午后的阳光下幻化出清灰、深灰、深黄、土黄、淡土黄、深褐、淡赭、烟雾紫……一副副中国写意山水画层层叠叠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地挂在你的眼前,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有的需仰视才见,有的需俯视才能赏,有的则触手可及,最妙的是,很高远处的一处高山顶上,一团松树(就一颗松树,茂密的圆圆的树冠)傲然挺立,旁边是半个淡淡的月亮。来不及惊叹,四个人就有的趴在雪地上,有的手脚并用直三脚架,我则靠在路旁的栏杆上就着路旁飘动的柳丝对着远山、松树和清月拍了起来。

山里的空气是冷的,所以,山外的早已冰消雪融,山内仍旧是积雪皑皑,远山上似乎没有雪了,近山上却有着偶尔团团的雪在山坡上绵羊一般,东一片,西一朵,散落在山坡上,延伸到路上则是连片的冰雪把山路直接变成了溜冰场。大山层叠地堆砌着,冬日午后的阳光转过大山的山顶,从山与山的缝隙中婉转地洒落下来,颇有清辉的感觉,山、树、石,则静静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清冷,如同动画片中烟雾氤氲的森林,有些迷茫,有些神秘。路旁的小溪则依旧是明快的,尽管看不到清澈的溪水,河道里各种规格和体积、颜色的石头,或蹲或站或卧地自由地在河道里如同打坐的行者,安详、平和,只能通过雪给她们的轮廓和裸露部分以及它们周围的结冰来判断:大象、蜗牛、青蛙、海豚、四方桌、天然椅子,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妙手。合着不知哪里传来的清脆婉转的鸟鸣,真的怀疑自己是否到了仙境。

转过一个弯儿,是小小的上坡,突然,“汩汩”的声音传来,四面看看,不是山里的风,不是树上的鸟,更不是残雪消融的踏踏声,也不是脚步踩在雪上的喋喋声,那是什么声音?醇厚,悠长,带着厚重的欢快?!竖起耳朵四面寻找,河!是河!我们小心地踮起脚,生怕惊扰了这天籁之音,蹑手蹑脚又迫不及待蹦下河边的大石,蹲在河道中间的大石上,对着石头边的冰探寻着。水面,早已是厚厚薄薄的冰,由于结冰时间和水的深度的原因吧,冰面上是不同形状的冰花,大树状,葡萄形,格桑花样,星星群般,从大石的旁边散落着,延伸到河道的上游;近处,也有两处被水侵蚀的冰洞,像一条大马哈鱼的形状,和徒手劈开的样子,透过这两个缝隙往冰下望,是清澈见底几近停滞的静静的水,无波,水底有鱼有过,却无纹。那么,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和艾美像个探险家一样,猫着腰,伸着头,围着几块石头一大片冰面探奇。“在这里了!”轻声的一声欢呼,艾眉在宽约20公分的石缝中听到了声音。那分明是一片厚厚的冰啊!静下心来侧耳倾听,果然是耶!忍不住轻轻欢呼一声,啊,我们听到的水的天籁来源于此啊!把耳朵尽可能地贴近冰面,用最虔诚的姿态向大自然膜拜:神奇的大自然啊!只有安静的人、宁静的心才听得到这奇妙的天籁之音啊!我们是幸运的!

宁心静气听着这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眯着眼睛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直到向导大哥喊着:走啊!看龙潭冰瀑去啊!我才从沉浸中醒来。恋恋不舍地再看看这片神奇的冰面,跳上大石,跳上溜冰场一样的路面,跟着大哥继续前行。路旁的山仍旧是重重叠叠,山路似乎在拐弯处已然消失,却在稍微一转身间,路又见了;小溪,一会是赤裸的石头河床,一会是一片冰面,一会又是一片枯黄的茅草,只是通过夏日的水渍的痕迹和偶尔的“叮咚”的流水声,才能判断出哪里是真正的小溪,两旁山顶上的滑道、栈道、休息亭,在你正在寻找中就撞到了你的眼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里是真真的的了。

转过一片略显干涸的大石区,看见一片冰面在阳光下反射着温润的光,正在惊奇这片水面比较大,几只鸟儿“突啦啦”飞起,是寿带鸟和大麻雀,那是一块在河面凸起的一头微翘继而石面平整的天然大石下面的河道里飞起的,好平展的大石,卧在水面上,和上面的高达约两米多的几块叠石互相呼应,“仙人床”,三个深红的大字厚重圆润,给石床平添温馨。上面叠石的最上方,周哥指点着,如一只慈祥的神龟,和蔼的俯视着仙人床,亿万年亘古不变的姿势,无论春夏与秋冬,我想,定是在此修行的仙人的父母,不放心仙人的安全,特意派家里慈祥的长者来守候的吧!不由得心里膜拜:亿万年的深情,莫过如此吧!

怀着深深的感动,继续前行。一处人工搭就的台阶上去,哇!不由得掩住嘴巴,不让自己惊呼出来!那是一道怎样的瀑布啊!云天相接的山顶处,倾斜而下一面如银的冰柱;不,是有着美丽龙鳞花纹的冰布;不,也不是,是一注从天河而下的滚滚天水吧,贪恋两边土黄锗黄淡黄大山的伟岸和雄壮,而让时间停住了脚步让自己停顿了脚步吧!才疏学浅的我实在找不出这种震撼。只觉得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远远地站在冰瀑前,即使还有数百米的距离,但是我已忍不住的心情激荡,热泪盈眶:这就是龙潭瀑布了!万亿年来,秋冻春融,夏日化作一汪碧潭,用自己的亿万冰心雪意,润泽大山的一石一沟,一草一木,养育了山里山下几千年延续的烟火人家。在这个严寒的冬日,如果不是我们来看它,估计它仍旧会如同几千亿年的日日夜夜一样,静默地在大山的怀抱中,寂然而睡,安然而醒,一任时光荏苒,一任岁月荣枯,只是默守着大山的温暖,奉献着冰清玉洁的水珠,润泽大地,润泽生灵。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怀着十分的崇敬,轻手轻脚走过长廊般的栈道,只见深不见底的潭水已然结成厚厚的冰,清可见底又幽深不见底,只见到偶有钱串一样的冰花在冰面下绽放,还有大树状的冰纹把串串冰花串起,加上周边冰面下缥缈的冰雾,宛若冷峻的泼墨大写意。还有一处冰面,是冰絮状的白,干净地没有一丝杂质。一个大大的莲花状的冰花赫然绽放在冰面,四周或远或近、或密或疏地簇拥着数十朵菡萏芙蕖。那一刻,惊喜、崇敬、膜拜都突然归为宁静,心,是那样的祥和。

高山,万仞;冰瀑,千尺;潭水,清澈;冰花,纯净。山风吹过,有清脆破空的鸟鸣传来,有尖利浑厚的松树哨音传来,大自然中的我们,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大自然的无私的恩赐,我们是否应该感悟什么?感恩什么?对着大山、冰瀑、冰潭、冰花、大树,膜拜,膜拜!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我心也宁静的飞腾起来!

日影西斜,我们膜拜一会儿后,受大自然的感召,下山回家。返回的路上,又发现了已然透红的树芽,依然青翠的山草,还有随处可见的破石松、破石荆、破石槭......真真的再次感慨大自然的神奇、种子的神奇和力量!一群群的寿带鸟、大麻雀、大喜鹊,更有不知名的鸟儿从这座山头飞向那座山林,留下一山几路婉转和清脆的鸟鸣。这,都是大山的恩赐、龙潭、冰瀑的恩赐啊!人类,应该珍惜。于是,悄然下山,边走边拍,把安宁静谧的大山收进相机,收进心里。

坐在汽车上,迎着火红的夕阳,返程。伟岸的大山渐行渐远,渐渐变成这座山的那一面,变成了如黛的远山。山风吹过,是龙潭冰瀑送来的温馨和祥和。

据康熙《抚宁县志》载:“龙潭峡高耸秀拔,壮如牛顶,云常笼之”。据艾美说:龙云谷的落差达105米。有山如此,有水如此,有潭如此,有冰瀑如此,幸哉,幸哉!

回望龙潭峡,龙腾云生吉祥谷,盛世太平泽万民!祝福龙云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