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背后,餐饮机器人的2020会好过吗?
日前,广州一家主打机器人的特色餐厅正式开业,从迎宾到做菜,一系列工作都经由机器人完成,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进步。据了解,在这家机器人中餐厅里制作两个汉堡需要90秒,做煲仔饭要15分钟;此外,还有机器人专门负责调酒和炒菜。
近年来,商业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快速增长。尤其是人力成本较高的餐厅、酒店、机场、银行和医院等地,机器人服务替代人工服务似乎已成趋势。《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33.1%,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
即便如此,由于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各行业仍需要在成本和实用性之间寻求商业平衡,这让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规模化落地。因此,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而其中送餐机器人渗透率还不到1%,可见未来仍比我们想象中更为遥远。
餐饮机器人的“伪命题”
目前,许多服务机器人在送餐、扫地、银行、酒店服务等领域应用广泛,抛去服务机器人本身的营销属性,现阶段机器人对企业的最大用途就是降本增效。所以只要企业一旦觉得机器人比人工更实惠,就会甘心掏钱。
一鸣网在采访了几家餐饮机器人企业后了解到,他们的送餐机器人平均售价在4-6万元,使用寿命可达10年,而大部分餐厅一个服务员的年成本至少要5-6万元。这样来看用一个机器人顶替一个服务员,餐厅只需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然而实际上,餐饮行业细分场景较多,食物品类也不可胜数,不同的制备流程,对机器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是很大的考验。就拿送餐机器人来说,其通常需要往返于顾客用餐区域和厨房进行工作,如何让机器人按照指令安全平稳地把食物呈现给顾客,是机器人能否实现好送餐服务的关键。
可目前市场上的送餐机器人还无法实现服务员的所有功能,它们只能把菜端到桌旁,由顾客自己动手摆盘,如果顾客有些非常规性的需求,机器人就比不上服务员了。落实到具体场景,当顾客在餐厅点菜,机器人有时可能无法完全听懂顾客所说(比如方言口音),服务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还有传菜机器人,事实上其技术门槛不算高,由于不涉及食品的烹饪过程,其更像食品挑选、运送、交付过程的人力替代者,属于小型的自动行走机器人。就算是炒菜机器人,某种意义上也只是机械臂模拟人手进行搅拌而已,相对而言智能化程度也不高。
也难怪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机器人餐厅仍是一个“伪命题”。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一鸣网记者走访了上海盒马机器人餐厅,据该店店员透露,该餐厅目前只能实现厨师烹饪之前的简易无人化操作,而且送餐过程中如果出现客人不在座位或机器故障等现象,仍然需要与人力运营有机结合才能保障餐厅有序经营。
所以不难发现,当前中国餐饮业对机器人的尝试,大部分还集中在火锅烧烤之类无需复杂菜式容易流程化的餐厅,比如海底捞在北京的智慧餐厅。也正因如此,机器人在这类餐厅需要参与的环节仅仅是配菜、传菜等简易的食品准备环节,其他更多的还是噱头。
同质化和资本寒冬夹击
通过观察餐饮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正在遭遇的发展瓶颈可见一斑。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但不强,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个性化服务稀缺等问题开始暴露。部分业界人士认为,目前业内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当前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模式走下去,90%的机器人创业公司都面临洗牌。
工信部也在2016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到了2017年,工信部又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指出,要提升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巡检和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以及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的创新应用……
按理来说,国家政府大力扶持,整个行业也应该是欣欣向荣。然而在现阶段,很多技术都是模块化的,我们虽然有语音、导航以及各类其他解决方案或技术的供应商,但大部分厂商做得只是整合,想要长远走下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故事开始冷静。201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里,B轮阶段中后期的融资数量只有10起;2019年的资本市场继续降温,仅有深兰科技、优地科技、云迹科技、节卡机器人、优必选科技等少数企业完成了B轮以后的融资。
伴随着2019年服务机器人产业增速的减缓,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开始受困于企业资产规模较小、资金流动性不足,垫资、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许多企业机器人集成商在承接项目时,都不得不面临资金短缺的严峻考验。
相较于新闻视频里的热闹和新鲜,资本对于机器人市场的谨慎态度仍更有说服力。在融资数量持续走低,资本聚焦于头部企业的宏观环境下,服务机器人市场淘汰赛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对于那些在资本市场中不受关注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持续降温之下,靠此前的融资烧钱模式续命想必难以为继。
不得不提的是,行业内外对餐饮机器人的质疑之声一直此起彼伏。目前由于其还处在市场的起步期,现有产品大多也是偏重于形式,距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中餐菜系博大精深,种类丰富,想要把所有菜品流程化、标准化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者,让人与机器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才是餐饮乃至整个服务行业的进化论。试想海底捞这类靠服务崛起的餐饮企业,如果哪一天其员工被机器人全面取代,大众与其的情感联结恐怕也要宣告结束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有惊喜!
▼
文章同步平台
一鸣网丨百家号丨澎湃丨人民日报
蓝鲸TMT丨界面丨天极网丨艾瑞网丨和讯
网易丨搜狐丨凤凰丨腾讯丨新浪丨大鱼号丨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丨招行社区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号丨趣头条丨快资讯丨等百家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