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辞 下 传(5

第 五 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白话】咸卦九四爻辞说:“思虑不能专一,因而有往来不定,憧憧万端,存有各种思虑,他的朋党也相率的、互相的遵从他的思想。”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何足以困扰忧虑的呢?天下同归于一个目标,所走的途径有不同。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有百种不同的思虑。”

【注释】①憧憧:往来不定,心意不宁的样子。②涂:途径。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白话】宇宙自然的运行,循环不息,日月往来交替,因而有光明的出现。寒暑往来的交替,遂有春夏秋冬四时递相推移的岁序。已往的事情,已经屈缩,将来的事情,即将伸展,屈缩伸张,互相交感而用,而利益的产生,也就在其中了。   

【注释】①信:即伸的古字,伸张的意思。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白话】屈行虫把身子屈缩起来,正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来临,以求伸展行进的准备。龙蛇之类,在严冬酷寒的时候在土洞里冬眠,以保全它们的躯体。专精地研究精粹微妙的义理,到达神而化之的境界,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可以学以致用了。利用易学所显示的道理,而安洽其身,则可以随遇而安,怡然自得,心广体胖,以崇高吾人的德业。   

【注释】①尺蠖:一屈一伸而行走的虫。②蛰:虫类冬眠。③精:专精。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白话】如超过以上易理所显示的事情,则虽圣人,也不会知道的。至于专研宇宙无穷的奥妙,了解万事万物变化的原理,而默然和而化之,这是圣人道德功夫的极崇高了。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白话】困卦六三爻辞说:“前进则受困于坚硬的巨石,后退则又依据于多刺的蒺藜上面,异常痛苦。如此的进退失据,没有归宿,即使返家,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是多么不利。”孔子说:“不是自己所应经历的困境,却为了欲望而受困,必遭致声名俱裂的恶果。不是自己所应后退的据点,却后退以安身,必遭致身家危殆的恶果。名辱身危,已步入死亡之境地,妻子那里能见到呢?”   

【注释】:①蒺藜:草名,茎平卧,有刺。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白话】《易经》解卦上六的爻辞说:“王公出猎,登在高墙上瞄射鹰隼,一箭命中,象征着无往不利。”孔子说:“隼是鹰鸟,弓矢是打猎的利器,能执弓而射中禽兽的是人。君子蕴藏着弘大的才器在身上,等待时机的来临,而有所动,还有什么不利的呢?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理,有所行动时,决无闭结与障碍,精准无比,出外必有收获。这就是平常已经蕴蓄结成了弘大的才器,然后再有所行动,是以出而有获,无事不成。”   

【注释】:①隼:恶鸟,鹰类。墉:城墙。③括:闭结。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白话】孔子说:“世上令人感到可耻可畏的是不仁不义,但小人却不以不仁为耻,不怕背信弃义,甘心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纯粹以利为义,无利益可得,就不知道勤勉向上,不用刑罚来恫吓,就不知道害怕。能在犯小过之初,受了惩罚而知道处事要谨慎,就不至于酿成滔天大祸,实在是小人的幸运了。《易经》噬嗑卦初九爻辞上说:'最初犯有轻微刑法的人,被加上脚镣的刑具,将他的脚趾纳入刑具里,把足趾都灭没了,虽受刑,但过失尚小,能从此改过自新,也就无咎了。’   

【注释】:①惩:惩戒警惕。②屦:穿着践履的意思。校,刑具。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白话】 “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罪恶不累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做事,完全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了,以为做些小的差错,无伤大体,便不改过,因此日积月累,罪恶盈满天下,以致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易经》噬嗑卦上九爻辞上说:'罪恶深重,刑具已负荷在头部,两耳都灭没了,这是凶害达到极点的。’”

【注释】 ①何:负荷。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白话】 孔子说:“凡是获得危险的人,都是因为他先前安逸于他的职位上。灭亡的家国,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国家可以长存的了。扰乱的国家,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已经治好,而忽略荒殆,因此国家扰乱以致灭亡。所以君子必须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幸存亡国的痛苦,治理的时候不忘祸乱的惨烈,以如此的谨慎小心,所以本身安定,而国家可以常保。《易经》否卦九五爻辞上说:'它(指国家而言)将危亡吧,将危亡吧?天下国家的治安,就好象维系在丛生的苞桑一样,是要常常戒慎警惕的呀?’”

【注释】 ①系:缚。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白话】 孔子说:“德性浅薄而身居尊位,才知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很小,却担当天下的重任,很少有不及于灾祸的。《易经》鼎卦九四爻辞上说:'鼎足折断,倾覆了公爵的美食,象征着倾覆家国,身遭刑辱,是非常凶害的。’这是说才力不足以胜任的危险啊!”

【注释】 ①公餗:美食,佳膳。 ②形渥:汉儒作“刑剭”,亦作“形渥”,厚重之刑。古时处决大臣,在室内行刑,叫做“屋诛”。一解作厚大的形器。并参鼎卦。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白话】 孔子说:“能预先晓得几微的事理,则将达到神妙的境界了吧?可说是神妙的人物了吧?君子对上绝不谄媚阿谀,对下绝不傲慢,坚定立场,不致于受到危害的牵连,可说是位知道神机妙算的人了吧?几是事情微妙的动机,能先见到吉利的征兆的人吧,君子能见机于未然,所以能够把握时机的来临而兴起,而有所行动,不必等待以后。《易经》豫卦六二爻辞上说:'被坚硬的石头所阻隔,不必等到整天才离开,要想到当下脱离此境,这时贞固而吉利的。’像被硬石所阻隔,应当机立断而离开,何待终日?君子晓得事理的微妙,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的一面,也晓得刚强的一面,能通达而应变自如,就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了。”

【注释】 ①谄:媚上。 ②渎:不敬。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白话】 孔子赞赏他的学生颜回说:“颜家的这位子弟,要算是位知几通达的君子了吧!有了过失,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一经反省发觉以后,立即改正,从此不再犯了。《易经》复卦初九爻辞上说:'迷途了,走到未远的地方,即时回头猛省,便不至于有太大的悔咎,经此警戒,则有大吉。’”

【注释】 ①殆:将。庶,近。 ②祇:大。 ③元:大。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白话】 “天地二气缠绵交密,互相会和,使万物感应,精纯完固。万物之中,雌雄男女,形体交接,阴阳相感,遂得以生生不息。《易经》损卦六三爻辞上说:'三人同行,各有主张,行动难以一致,势必减损一人的成见,一人独行,反而容易得到志同道合的友伴,同心协力,共患难,共甘苦。’是说理无二致,天下的事理都归于一致的呀。”

【注释】 ①絪:麻帛。緼,绵絮。絪緼,缠绵交密着。 ②醇:构合。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白话】 “君子必先安定其身,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心平气和,然后说话,先以诚信待人,建立信誉,然后才可以对人有所要求,君子有了三项基本修养,与人必能和睦相处,无所偏失。冒险的举动,人们不会拥护你的。用言语去威惧人民,人民不会去响应的。诚信和恩惠,尚未施予人民,竟要对人民有所征发和要求,则人民不会理会赞助的。若无人赞助理会,则随时有人会伤害你的。所以《易经》益卦上九爻辞上说:'没有得人助益,有时也会遭人攻击,立心不坚定恒久的人,有凶。’”

第 六 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白话】 “易理的变化,是从乾坤两卦开始,像人们启门而出,乾坤相对,该是易理所从而出的两扇门吧?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的德性,相与配合,阳刚阴柔,刚柔有一定的体制,以体察天地间一切的撰作营为,以通达造化神明自然的德性。”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白话】 “《易经》的称述万事万物的名义,虽繁杂,但不超越事理。我们考察它创作的事类,大概是衰乱的时代所创的意象吧!”

【注释】 ①稽:考查。

【讲解】 一卦有一卦的名称,一爻有一爻的名称,或言物象,或言事变,可说非常复杂,但都包括在“体天地之撰”和“通神明之德”之内,不曾有超越情理之外。由于社会凌乱,政治暴乱,于是圣人考查事务种类,每卦每爻都系上文辞,以推陈象理,昭示吉凶,它用意是拯救末俗的。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白话】 “《易经》是彰明以往的事迹,以体察未来的事态的演变,而使细微的理则显著,以阐发宇宙的奥秘。我们一打开《易经》来看,就可以看到每个卦爻有适当的名称,明辩天下事物的形态,不至于混淆不清,如乾马、坤牛,正确地指陈吉凶变化的道理,推断文辞是吉,则明确地指出是吉象,反之,凶,则指出凶象,毫无偏差,可说是完备无缺的了。”

【注释】 ①当名:适当的名称。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白话】 “《易经》文辞中所指物名,多似细小,但探取其中的旨意,却很广大,它的旨意非常深远,它的文辞又非常文雅,它的言辞委曲婉转,旁推侧引,无不中理,它所叙述的事物,却是非常的直截了当,放肆而毫无隐藏,但它的道理却又深藏于其中,就因天地间相反相生,或行善而吉,或作恶而凶的道理,使以教导并济助人民的行事,以明辩善恶是非吉凶得失的报应。”

【注释】 ①肆:直截了当,放肆而不隐瞒。

第 七 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白话】 《易经》的兴起,大概是在中古时代吧?《易经》的作者,大概有忧患、艰难吧。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白话】 所以履卦是教人行礼,它是建立德业之初基,为其根本。谦卦教人卑己尊人,虚心忍受,是道德的把柄。复卦教人除去物慾,教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恒卦是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之所由。损卦是教人惩忿窒慾的道理,为修德的工夫。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道德的分辨。井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达到道德的地步。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

【注释】 ①裕:宽大。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白话】 履与礼字相通,能和顺人情,处世和睦,是吾人立身行事所因应到的准则。谦虚待人,则益得他人敬仰,德业自然更加尊贵而光明。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昧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而辨别万事万物的是非善恶,事物与环境过于复杂,必使人引起厌倦,惟有恒心,才能克服一切,不为外物的复杂而厌倦,方有成功之日。损卦惩忿窒慾和克己复礼的功夫是修身的起步,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先难”。以后日久习惯成自然,便容易了。益卦进德修业,长久的增裕自身的德行而无须设防,故弄玄虚,以蒙骗他人。在困境中,虽困穷然足以磨练身心,“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故能通。井虽是固定,但泉涌流通不息,日月迁徙而弥长新。巽顺入理,因势利导,隐而不露。

【注释】 ①称:轻重适均。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白话】 履卦是教人以礼的实践为基础,而和顺的去行事。谦卦是教人以礼自制,使性行巽顺。复卦是教人反求诸己,回复自然本性。恒卦是教人始终不二,坚定德行。损卦是教人摒除私欲,以修德远害。益卦是教人损上益下,增兴福利。困卦是教人艰苦奋斗到底,不怨天,不尤人而少忿怒。井卦是教人辨别义理的来源。巽卦是教人顺合时宜,能行使权便,当即立断。

【注释】 ①寡:少。

第 八 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拘,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白话】 《易经》这部书,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学问,人生不可须臾疏远的,《易经》是以阴阳运行,互相推移变化的,故其道常常变迁,变动不拘于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还有阴阳六爻,外三爻为上,内三爻为下,更互变动,周流于六个爻位之间,从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升向上位,上下没有经常不变的爻位,阳刚阴柔,互相变易,在另一卦爻时,解释又不同,不可固执于一种典常,唯有观其变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

【注释】 ①屡:数。 ②六虚:六位。 ③典要:典常之道。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白话】 《易经》之理,启示我们出入进退,内外往来都要合于法度,或在外以安边定国,匡齐天下,或在内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皆使我们知道戒惧谨慎,以免除灾祸。同时,明瞭忧患的原因,虽无师保在旁,却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过越颠损。最初遵循辞义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经常的法则,可让我们恪遵不二了。易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毫无根据的空谈,若非笃信易道的人,则道也不能凭虚而行的。

【注释】 ①率:循。 ②揆:度。 ③方:义理、道。

(0)

相关推荐

  • 系辞与修养·趋吉避凶

    <易经>本为卜筮之书,重视趋吉避凶,而<易传>以道德解易,才是真正的哲学著作,其中<系辞>在解释爻辞上又比彖.象.传更为深入.六十四卦卦辞及其三百八十四爻爻辞,其素 ...

  • 千百年来,名字出自《易经》的人物

    列子 列御寇,世称"列子". 出自:<易·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释义:用武力对付蒙昧,不利于追杀贼寇,利于防御贼寇.意思是说, ...

  • 《易经》白话读卦-48《井卦》

    <易经>白话读卦-48<井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8) 第四十八卦  井卦   水风井卦 井卦的卦象是上卦为坎,下卦为巽,坎为水而巽为木.树木上端 ...

  • 【今日荐读】《周易-系辞下传》拼注音诵读版,一起诵读吧!

    每天抽出3分钟,可以读一篇<心经>,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章<论语>,读一章<史记>,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3)

    (2019-05-29 12:42:42)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2)

    (2019-05-29 12:41:0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1)

    (2019-05-29 12:37:1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 ...

  • 无极残篇之二十 一 《易经》系辞下传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为了能够更好方便大家的学习和理解<易经>,今特摘录<易经>系辞上传,仅大家供学习参考之用 ...

  • 《易传》系辞下传原文及译文

    (一)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 ...

  • 轻松学《易经》:论《系辞下传》第十一章和第九章文字的演变

    传本<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篇

    第一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篇

    第十一篇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释义] &l ...

  • 易经·系辞下传(第1节)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八个卦上下排列,宇宙各种现象就都在64卦中:把三爻卦的图案重叠起来变成六爻卦,万物的交互变化关系都在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