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生彦:一把板胡一根弦依旧滴水不漏(附珍贵录音)

荆生彦

荆生彦(1913—1960),秦腔音乐家、板胡演奏家。原名生炎,字香亭,陕西西安人。父亲荆贵荃,是易俗社早期琴师,荆生彦与兄长荆永福从小受家庭熏陶,幼年在私塾读书时就学会了许多成套的曲牌。
对胡琴特别喜爱的荆生彦,常常偷经学艺。开始父亲并不愿意让他学鼓乐,最终被他的艺术才华和刻苦精神所感动后精心传授吹拉弹打、文武场面之技艺。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荆生彦加入西安正俗社,与李正敏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1935年百代公司为李正敏录制的唱片,就是他为其操琴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西北野战文工团,1952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荆生彦不断对秦腔板胡进行改革和发展,使之成为秦腔的主奏乐器。经过他的反复研究和实践,在板胡的弓法、指法以及乐器改革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演奏方面解决了换把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搂弦、抽弓、垫弓、快弓加长等技巧,使板胡演奏音质纯净,音色优美,有刚有柔,清晰鲜明。他的板胡伴奏与唱腔水乳交融,和角色配合默契。为青衣花旦伴奏,清新优美,柔中有刚;为须生、花脸伴奏,气势雄厚,刚劲有力。人们赞美他的板胡演奏得“清晰宏亮,得心应手,刚柔相济,滴水不漏”。
荆生彦曾参加传统戏《游西湖》《白蛇传》《赵氏孤儿》等剧目的音乐设计工作,在秦腔电影《火焰驹》中,把秦腔即将失传的〔苦音大开头〕经过加工,成功地运用在伴奏上,衬托了人物形象,使人耳目一新。
荆生彦的板胡演奏高超到何种地步?有一则逸闻趣事曾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说上世纪40年代,一次他正在演出伴奏中,突然板胡的一根弦“嘣”的一声断了。要上弦,就得停止伴奏,没有板胡领衔伴奏,演员就很难继续演唱,怎么办?文武场面的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观众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见荆生彦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不动声色地硬是用一根弦把一板乱弹伴奏完,一如往常那样滴水不漏,赢得台下观众的一片喝彩。

荆生彦(前排左一)与李正敏(前排左二)

编辑/刘军  审核/妍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