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人必备:老年失智症预防手册

2018年的时候,我们发表了 老年失智症预防手册(图文) 一文,受到广大朋友的关注和点赞,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份文字版,让更多朋友参考学习。

2/3的人认为失智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62%的医疗从业者也认为失智症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1/5的人将失智症归因于运气不佳,近10%归因于上帝的意志,2%归因于巫术;

……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起的全球最大规模痴呆污名调查显示,全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总体认识令人吃惊地缺乏,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失智相关疾病已是全球第五大死因。据预测,到2050年,患有失智症的人数将从目前的5000多万增加两倍以上,达到1.52亿。

编写本册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民众对失智症的正确认识、预防、护理和救助常识起到积极的普及作用。

一、老年失智症释义

老年失智症又称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是多种因素导致脑部功能不正常衰退的病症的统称。

这种疾病的病症表现包括记忆力衰退、语言障碍、判断力和思考力衰退、丧失日常活动和自我照顾能力,以及性格及情绪改变等等。

二、失智症判断的预警信号

面对阿尔茨海默症现阶段尚无根治办法,但是有早期警示信号的。

子女如果发现父母出现了如下几个甚至更多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带父母去找有经验的医学专家进行全面检查。

1.相同的问题,问完一次又一次;

2.一次又一次,逐字逐句地重复念叨同样的故事;

3.忘记了如何做饭、缝纫衣物、打牌等经常做的简单日常活动;

4.失去算账的能力;

5.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经常忘记家里东西放在何处;

6.忘记洗澡,并一直穿着同样的衣服,但却坚持认为他已经洗过澡或换过干净衣服了;

7.过于依赖别人来帮助他们回答问题或做出决定,而这些事情以前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知识点:失智症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1:记性不好是老了,不是病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调查,9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能在有生之年患上失智症,有2/3的人认为失智症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很多人把“健忘”当成人老了之后理所当然的事情,导致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但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良性健忘不一样:老年良性健忘常常经家属提醒时能认识到自己的遗忘和疏漏,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却是不认为自己犯了错。

除此以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近期记忆力明显减退”,常常对眼前的事情记不住,却对很久以前的事情历历在目。如,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幼儿园的地址熟门熟路,却对刚刚吃的什么饭,味道如何一点都不记得。这种远期记忆清晰,近期记忆障碍的现象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常有的,而到了疾病晚期,近期记忆及远期记忆全部下降甚至丧失。

误区2:目前无药可治,吃不吃药一个样

失智症的发生就像一辆行使在高速公路的汽车,药物相当于慢刹车,刹了车并不代表这个车就停了,车还在往前走,只不过病情进展的慢一些,不能因为疾病还在进展就不用药了,如果不用药病情进展可能会更快。

失智症的治疗不要觉得很绝望,觉得这无药可救,尽早进行正规的治疗是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的。

误区3:得病跟运气相关,预防没用

1/5的人将失智症归因于运气不佳,1/4的人认为没有有效的预防办法。“阿尔茨海默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预防高血压、腹型肥胖、听力下降、糖尿病等疾病,并多进行有氧运动,减少失眠等措施,可以减少1/3的痴呆患者发病。”孙永安教授说,“很多人由于不知道、不了解,耽误了早诊早治的时机”。

三、老年失智症日常预防要诀

1.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每日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2.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3.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导致肝机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4.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务必要早发现、早治疗;

5.小心别跌倒,头部摔倒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

6.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7.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时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

8.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随时对人付出关心,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9.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

10.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得了忧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分数值:29,症状说明:正常年龄之健忘,与年龄有关之记忆障碍。

分数值:25,有轻度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症状说明:降低从事复杂工作之能力及社会功能。

分数值:20,有轻度失智症;症状说明:计算能力下降,无法从事复杂活动,记忆障碍。

分数值:14,有中度失智症;症状说明:失去选择适当衣服及日常活动之能力,,走路缓慢、容易流泪、妄想、躁动不安。

分数值:5,有中重度失智症;症状说明:无法念10、9. 8、7....需他人协助穿衣、洗澡及上厕所,大小便失禁。

分数值:0,有重度失智症;症状说明:除叫喊外无语言能力,行为问题减少,增加褥疮、肺炎及四肢挛缩的可能。

四、老年失智症护理技巧

面对因为阿尔茨海默症而性格大变的亲人,在照顾他们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到力不从心。

下面是一些研究证明行之有效的护理技巧,能帮你更好的呵护他。

维持良好的沟通

1.先要确定患者听觉及视觉是否正常,例如患者的眼镜度数是否仍然合适,助听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2.减少环境中造成患者分心的因素,比如噪声、混乱的环境或陈设、周围的人太多等,以使患者注意力集中;

3.与患者交流时要面对面的交谈,并要保持目光的接触。直接称呼患者的名字。当患者坐着时我们不要站着,不妨坐下或蹲下,不要居高临下。讲话要慢、吐字要清楚,但不要大声讲话,除非患者有听力问题;

4.与患者交谈时,一次只询问一个问题。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话。语言要简短达意,避免使用复杂的长句子;

5.讨论一些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想法。不要去纠正患者的些错误,或与之争论、质疑、下命令。保持良好的态度。不要当着患者的面谈论他的病情或表现。

运用非语言交流

1.注意患者的身体语言,当患者丧失语言沟通的能力时,通常他们会藉由一些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想法;

2.在患者觉得舒适的情形下,藉由一个拥抱来表达爱及温暖的关怀;·

3.注意你自己的身体语言;

4.像观察婴儿的需求那样,从患者的身体语言、含糊不清的语言甚至是叫喊声中体会患者的意图与需求。

辅助记忆方法

1.把患者亲属的相片放大,这可以经常提醒患者记住谁是谁;

2.在不同房间的房门上做上不同的标记,同时漆上醒目的颜色。

知识点:

那么,有没有比起服药更好的方式来改善失智老人的作息呢?我们提供以下三点作为参考。

一是引导规律作息的养成,建立“睡前仪式”。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引导失智老人起床、就寝、用餐,养成规律的生活模式,并留意不要在白天进行过久的睡眠。若失智老人日夜颠倒情形严重,建议可采渐进式方法,每一天将动作提早10至20分钟,逐渐调整直到失智老人回到正常的作息。看护人也可帮助失智老人建立“睡前仪式”,让老人执行该动作时,便知道睡觉时间到了。这样的睡前习惯不用是复杂的动作,刷牙、听一首歌、如厕等都是简单易上手的好选择。

二是白天多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

失智老人如果白天睡眠时间过长,晚上就容易睡不着,因此可藉由增加白天的活动量、消耗体力,让失智老人晚上较好入睡。行动能力尚可的失智老人,照顾者可尝试将失智老人带至日间照护中心或者社区活动中心,参与中心安排的各种活动,引导失智老人动脑并活动身体。若失智老人参与团体活动的意愿不高,则可观察长辈的喜好,安排其有兴趣的活动。比如,如果失智老人从前喜爱下厨,便引导他在厨房小试身手,不仅提高活动意愿、找回自信,也增加活动量。此外,适量的日照有助于生理时钟的正常运作,即使没有带失智老人外出晒太阳,也应注意家中采光,让失智老人能够规律地接收光照。

三是营造失智老人熟悉的环境,降低不安感。

许多失智失智老人受“黄昏症候群”的影响,日落时刻开始便躁动不安,至晚上仍难以平复,此时可以配合老人的喜好,将家中布置成他们习惯、感到舒服的环境,也可播放音乐、保持室内光亮,减少患者的不安。晚上睡觉时留盏小夜灯,则能避免失智老人半夜醒来时感到害怕,或者因光线不佳而摔倒。

以上是笔者的几点建议,鉴于失智症是种复杂的生理和精神疾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建议照顾者日常详细记录长辈的生活作息,通过专业精神科医师分析患者的睡眠模式,并探索出更适合患者的作息调整办法。

五、失智老人意外走失处置方法

最后,我想说一下对失智症的理解和应对。理解了非常简单,不理解就特别难。

归根结底,要去理解失智症,“进入他的世界”,他非常明白你对他好或不好,只不过不会把他心里所想传达给你就是。他做错事情、他的失败,你不许批评、否定、教训、订正、指责他,这样的话,你的护理一定能成功。

彼此双方都有个好心情,八小时工作高高兴兴回家,老人失智症的恶化会得到控制。护理员在精神体力上压力都很大,如果能学会科学护理,能减轻身体上的负担。

我们讲护理员要减轻身体负担,有秘诀,掌握了,八小时的护理工作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护理员是有科学有知识的,不止是换个尿布喂个饭那么简单。所以要讲科学护理,对护理病患双方都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