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体会人生平衡
化学上说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可逆反应最终一定会到达一个平衡状态,但这个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其实我看人生就是一个可逆反应建立的平衡,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就是反应物,得到的回报就是生成物。
当我们拥有的东西看似减少了的时候,它就会以另外的形式回归。这些我们可以在《西游记》中体会一下。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在抱怨,付出的多(反应物加的多),看见的回报少(生成物得到的少,其实化学反应本身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转化)。
其实人生本身并不苦,真正所苦的是人的一生欲望过多;其实人心本也不应太累,真正累的是一生索求太甚。人到了快走的那一刻,才会真正发现人这一生,一丝不挂来,两手空空走,唯有知足长乐,才能自己这一生获得最大的富足。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中有这样一首词: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首词把人这一生的所求和欲望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一回讲的是,师徒4人因为突降大雪,被困在了通天河。尽管河水开始结冰,但是冰层并不足够结实,可很多人已经上面匆忙奔走。唐僧很是不解,向村民询问原因。村民们给出的答案是:“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些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
付出少回报高,所以人不顾危险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不被世间俗务所扰的三藏法师感叹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其实这何尝不是三藏法师的自省:人只要不知足,便会被名利束缚,甚至舍生忘死地被名利驱使。
很多人也都明白,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但是面对欲望,可能就忘记了”限度“了。
所以说,唯有知足,才能获得最大的富足。
哪怕河对岸就是她,也不能踏薄冰而去啊
唐僧在整部书中是一心向佛的,但不代表他没有私心杂念,在《西游记》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心猿意马”其实就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书中有不少爱情故事,但多数是妖精喜欢唐僧,而唐僧看不上妖精。但是当唐僧遇到了女儿国国王,就有点心猿意马了。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更是将那首《女儿情》唱得缠绵悱恻。
原著中其实没有写那么多柔情蜜意,但是回目这句“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还有见到女王的“似醉如痴”,就可以看着唐僧面对的是一场“桃花劫”。
这可不是妖魔作乱,亦不是高山险河,这次唐僧要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其实是自己。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
故事的结局我们都能想到,要不就没有后几十回了。唐僧挥泪(心中)斩情丝,徒留下夕阳下女王的怅然若失。
所以你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除了你自己。从化学角度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的产物,最根本的还是得投入更多的反应物,多付出才有可能多回报。所以师徒4个人在西天取经之路,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扫除各种心魔,战胜自己的过程。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知”,我们看的时候是很气愤的。唐僧师徒最终到达灵山领取真经时,负责传经的阿难、迦叶二尊者竟向唐僧索要"人事",佛祖还公然为两个尊者辩护。最后,唐僧把自己唯一的“身外之物”紫金钵盂送给两位,才取得真经。
但是现在再细细读读佛祖的那段话,却颇含深意“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佛祖说这段话的真意是,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人活越久就越明白,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两难的选择。
如同化学反应,不舍反应物,哪来生成物。
舍,既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哲学,更是一种人生经营管理的艺术。
人生就是一场化学反应,所以请记住:眼前的失去,将来会以更好的方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