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分辨
中国古代最早用于照面的器具叫“水鉴”,就是用瓦或者青铜制成水盆,以水照面。铜镜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但由于青铜本身的珍贵,所以很长时间内并非民用,仅被用于祭祀等特殊场合。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盛行和铜价下降,比水鉴方便的多的铜镜开始迅速普及。
铜镜铸造首先需制范,以泥范最多,也有少量的石范。工序依次分为选料——配料——熔炼——铸造——热处理——刮削——研磨——开镜。为改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时间,战国时期开始采用了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技术,宋以后使用较少。历代铜镜因铸造技术的高低和合金成份的不同,其质地、铜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汉代铜镜做工精良,纹饰优美,内容丰富,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划)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一面面小小的汉镜不仅反映汉代的冶炼技术、铸造工艺,也反映当时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繁荣的文化艺术,展示出大汉帝国蓬勃发展的盛世雄风,对后代铜镜文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汉代铜镜的合金成分相比战国已经有了些许进步。对一部分传世铜镜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在战国,铜镜内已加入一定量的铅来降低熔点、减少气泡,是镜面更光滑,但是那时候铅、铜、锡的比例极不稳定,时多时少,就拿铅来说,多的时候高达10%至17%,少的时候仅有0.45%到2%。而到了西汉,铅含量一般稳定在4%至6.8%,铜含量在56.64%至69%之间,而锡的含量则稳定在21%到26%之间,这种比例最适宜铸镜。
古铜镜流传至今的,均是出土的文物。所谓出土文物,即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受有水银的染变。但因铜质的优劣及水银的强弱,它的水银色也各不相同,有银色、铅色。
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不同年代青铜冶炼技术也有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铜镜,所含的合金比例也有所不同。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有时候也有方形,唐以后还出现了异形镜如瓶形、葫芦形等。镜子的背面有钮以穿系,并铸铭文饰图案,这些铭文就是铜镜断代最重要的标准。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见人脸古人把比较大的镜面制成平的,而较小的镜面则制成凸镜,这样一来,即使比较小的镜面,也能达到照容的需求。不过,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些镜子,小到如同一元人民币硬币一般,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铭文,这可能就是装饰或把玩用的了,想用来照脸,实在是比较难。
古人在铸造铜镜时,为了保证铜镜具有真实和清晰度,往往对镜子的大小和弧度都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型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仿制的铜镜往往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计量和要求,所以照出的人和物,则会不清晰,显得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