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如何加减疗效更佳?陈伯涛教你如何使用

​导读:今天学习陈伯涛先生自创的甲、乙炙甘草汤变方。

01

炙甘草汤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此处伤寒指广义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包括心脏瓣膜疾患在内。

原方:炙甘草、川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生姜、大枣,九味组成。

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02

方中重用炙甘草、补中复脉为君,人参益心气,生地、阿胶养心血为臣,麻仁柔润心阴,桂枝振奋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佐,清酒引药行经,调畅血液循环为使,气血双调,阴阳互根,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诚良方也。

吴鞠通去人参、桂枝、生姜、大枣之补阳益卫,加白芍收三阴之阴,名加减复脉汤,以治温病之阳亢阴伤。

虽属有效,然尽去方中温运灵通之品,有复脉之名,无复脉之实,板实不灵矣。

柯韵伯从原文“心动悸”三字悟入,尝谓:“旧麻仁者误,当系枣仁。”殊不知枣仁治心悸失眠有效,于脉结代则无能为力也。

火麻仁实富有滋养营阴作用,固不独润肠通便而已。

方中用参以人参为力强,如价昂代以太子参或党参亦可,唯剂量必须加重至15~30g或更多。

酒有引药行经之用,清酒和水同煎,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溶解,调整血液循环,大有妙义,今人多不注意及此,陋矣。

尝于心气不足患者心动悸时,嘱饮清酒少许,顿觉心胸舒畅,余亦尝躬自试之而有验,唯心病者,切忌饮酒过量耳。

03

积数十年之经验,自制加减炙甘草汤甲、乙验方各一则,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甲方:炙甘草、川桂枝、太子参、大生地、清阿胶、大麦冬、全瓜蒌、薤白、紫丹参、淡附片、参三七末

乙方:炙甘草、川桂枝、太子参、大生地、清阿胶、大麦冬、全瓜蒌、薤白、紫丹参、北沙参、参三七末

方义及加减法:心阳虚用附子最佳,另加清酒一盅同煎;心阴虚取北沙参以养阴润肺,恰到好处,不加清酒为宜。

瓜蒌、薤白宣通心阳,主治胸痹;丹参活血化瘀,三七兼治心区疼痛,包括肝、胆、脾区疼痛亦有效验。

桂枝振奋心阳,系方中画龙点睛之品,共成复脉之用,合甘草而为桂枝甘草汤,以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间尝佐以少量苏合香丸,或冠心苏合丸分次吞服,振奋心脏功能,加强芳香开窍作用,以资急救,此又灵活运用炙甘草汤法外法也。

加减炙甘草汤甲、乙二方,药仅一味之差而随证选药,视其气、血、阴、阳之偏盛偏衰轻重加减,各有独到之处。

04

尝治李某,男,69岁,工人。

面黄神疲,贫血病容,胸闷,心绞痛阵作,失眠心烦,尿频纳少,咽干身寒,头昏牙痛,脉虚弦少胃,舌淡苔黄质淡红。

心电图检查:房颤,心肌损害。

年近七十,心悸动怯,由来已久,正虚邪恋,以体弱而频发,几度休克,此心阳不足,心阴亦虚之候,恙在重途,岂容忽视?

速进甲方5剂,药后佳良,各种症状均大有好转,遂以此方为常服方,20剂后,病情渐趋稳定。

其后慎风寒,节饮食,摒烟酒,戒嗔怒,越3~6个月一发或竟不发,偶发服甲方即渐愈。循此调理,目前虽未能根除所患,然已十痊七八,亦快事也。

又治游某,女,33岁,工人。

头昏胸闷,困倦嗜寐,喜冷饮,身寒较常人为甚,常欲以左手护其心区为舒适,如下蹲则胸闷加剧,乘车时设以左手上举握扶手则心悸乃作。

每因劳累心病触发,发则头昏欲呕,甚则吐泻交作,面色苍白,呈休克状。

先后经上海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时轻时剧,续有发作,已十余年矣。脉二至一歇止,舌苔淡黄质红。

中医诊断属心之气阴不足而以心阴虚为主,予乙方5剂之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唯眼干燥感,大便干约2~3日一行,营阴不足之故;

守前方加入火麻仁10g,再5剂而胸闷渐开,常以左手自护其心症状已去,左手活动渐趋自如,乘车上下旋转升举正常,眼干燥感亦好,大便转为一日一次。

唯方中有桂枝、丹参、参三七之活血,故药后经行一周未净,无足怪也。脉仍二至一间歇,盖心病已久,间歇脉一时不易消失,其后嘱以此方加减常服,迄今无恙。

又治王某,女,60岁,干部,原籍北京,年来因退休暂住南通儿孙处。

主诉:偶见早搏,胸闷,头昏,自汗,左手发麻。体较瘦,易急躁,眠食尚好,精神尚可。

曩在京师,迭经中西医药治疗无显效,或旋效而旋发。近经家人介绍,乃转而求治于余。

当诊脉虚弦以数,舌苔淡黄质红,盖年已花甲,心之气阴不足由来已久,先以加减炙甘草汤乙方15剂获效,旋加入五味子一味敛心气以安心神,效乃大著,再15剂而心悸、早搏、胸闷、头昏、自汗愈矣。

余患高血压、高心病18年,以阴虚阳亢之体,加以工作学习紧张,亦尝有心肌损害。

自服乙方加五味子,越年余而心肌损害消失,足见此方对心阴虚而见心肌损害者,亦有效验。

有部分心阴不足患者,常喜冷饮冷食,此《内经》所谓“心虚者热收于内”之义,若误作虚寒论治,其祸立至。

沙某,女,67岁,素患高血压,体属阴虚,心病已久。

1988年秋曾服加味炙甘草汤乙方10剂有良效,1989年春病复发,适余因事去武汉未归,乃住南通市某医院2个月,好转出院。

旋又心病复作,胸闷、左胸心区前后痛,一度精神紧张,中西药物杂投,后至面烘热、不寐,急遣人前来求治。

虑有阴虚阳亢之变,嘱将原方桂枝剂量减半,其家属粗知医,竟尽去之不用,讵知服后顿觉便溏纳减,腹中不适。

辗转思索,乃坚持仍服原方桂枝剂量,以维护心力而调节阴阳平衡,果尔覆杯而卧,诸恙若失。

足见经方组成:寒、热、温、凉,配伍精当,剂量轻重,各有所宜,非泛泛者可同日语也。

严冬季节,若干病员畏服煎剂,视病情需要,或甲方,或乙方,随证治之,改服膏方剂型亦可,妇孺尤为适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