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府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风府穴功效与作用

风府归属督脉,为督脉与阳维脉、足太阳经之会。具有息风、醒神开窍、镇静安神之功,是治疗内外风证之要穴,临床主要以泻法为常用。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风”,指风邪;“府”,指府宅。本穴位于头项部,风邪易袭之处;又能治疗一切风疾,又名“风府”,又名“舌本”“惺惺”“鬼枕”“鬼林”“曹溪”“热府”。

(1)风府是伤风感冒常用效穴。本穴所处是风邪入侵客居之处,若此处防护不当,或感受风邪,易引发伤风感冒。《计灸资生经》载:“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古人每护之。”所以易感冒者应于此处加强防护。若伤风者可于此处针之发汗解表,宣散表邪。临床常与风池、合谷、大椎合用,祛风疏邪,使表邪随汗出而解。

(2)风府是治疗面瘫、头风头痛、颈项痛、眩晕之症要穴。《内经》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颠顶之上,惟风可到,故头风头痛、项强恶风、眩晕、面瘫诸症,多闪感受风邪所致。《行针指要歌》曰:“若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以上诸症在中医学认为多因风邪侵袭而病,针风府穴有疏风通阳,宣散表邪的作用。尤其对颈项部疾患最具特效,在历代针灸医籍均载有治疗颈项的疾患。如《针灸甲乙经》载:“主……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针灸大成》载:“昔魏武帝患风伤项急,华佗治此穴得效。”《通玄指要赋》载:“风伤项急求风府。”可见古人对取风府穴治疗风袭颈项疼痛有丰富的经验。这一些治疗均源于《素问》,其载曰:“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其意是说,当感受了大的风邪,使人颈项疼痛,可刺风府治疗,其穴在第1颈椎上而。

(3)风府是治疗下肢痿痹的常用穴。《肘后歌》云:“腿脚有疾风府寻。”《针灸甲乙经》中有“足不仁,刺风府”之用。可见风府治疗下肢痿痹是古代针灸名家临床经验的总结。风府虽屈督脉,但又是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因此也能调理足太阳之气血,又风府是祛风之要穴,根据“病在下者取之上”,所以治疗风邪所致的顽麻痛痹针之可有奇效。

(4)风府是治疗神志疾患之要穴。本穴归属督脉,督脉由此上行人脑,而内通于脑,因此用之可有镇静安神、醒脑开窍之功,又因本穴可袪内外风,有平肝息风的作用,故临床可用于癫狂痫、癔病、神经官能症、昏迷、休克等症。

展开

风府穴主治

中风、头痛、振寒汗出、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出血、咽喉肿痛

(1)镇静安神: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

(2)外风证:感冒,恶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3)内风证:中风,头痛,耳鸣,耳聋。

(4)下肢病症:半身不遂,足趾麻木。

展开

风府穴的准确位置

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

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刺及到延髓。可灸,但较少用之。

展开

风府穴按摩方法及功用

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②刮痧:从上向下刮试。

用大拇指按揉风府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能治疗颈项痛、头痛、鼻塞等疾病。

展开

风府穴配伍及功效作用

头痛:风府配百会、太阳。

(1)风府配风池、大椎、合谷治疗风寒感冒。

(2)风府配百合、风池治疗头痛、头晕。

(3)风府配百合、印堂、人中、大椎、风池治疗角弓反张、筋脉拘急、口噤不开。

(4)风府配人中、合谷、少商、隐白治疗癫狂痫。

(5)风府配风池、天柱、昆仑治疗头项强痛。

(6)风府配廉泉、金津、玉液治疗中风舌强失语。

(7)风府配风池、人中、太冲、合谷治疗小儿惊风。

(8)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治疗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展开

风府穴禁忌

风府深部为延髓,故禁深刺,一般针刺0.5〜1寸,针尖向下颌方向刺,缓慢刺入,若出现触电感并向四肢放射,应立即退针。

展开

风府穴古籍摘要

(1)《素问·骨空论第六十》: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2)《素问·刺疟论第三十六》:先项背痛者,先刺之(指风池、风府、大抒、神道等穴位)。

(3)《针灸资生经》:风府者,固伤寒所自起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足不仁,刺风府。

(4)《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5)《通玄指要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

(6)《席弘赋》: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7)《玉龙歌》: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8)《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9)《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10)《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应在承浆。

(11)《针灸大成》卷七: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疸。

(12)《针灸甲乙经》卷十:头痛项急,不得倾侧,目眩辇,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

展开

(0)

相关推荐

  • 脑空(GB19)

    穴位分寸歌脑空原在枕肌中,清热宁窍也通:头痛目眩颈强,耳鸣癫痫效皆工.[中文名称]脑空 [中文拼音]Nǎokōng[外文缩写]GB19[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别      名]颞颥[穴 ...

  • 每日一穴……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输穴,具有平肝熄风.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晕镇痛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头晕.耳鸣.颈项强痛等. [定位]在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

  • 风池(GB20)

    穴位分寸歌颅后陷中有风池,熄风清热效堪依:耳鸣目赤头眩痛,窍闭神昏面瘫施:中风项强连肩背,不寐健忘鼻塞医.[中文名称]风池 [中文拼音]Fēngchí[外文缩写]GB20[穴名出处]<黄帝内经· ...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5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5期 第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A:仲师第13条:太阳病 B:仲师第13条:太阳病,头痛 C:仲师第 ...

  • 悬钟(GB39)

    穴位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悬钟,泻火通经并祛风:胸胁胀痛肢不遂,伤寒脚气痔疮宗.[中文名称]悬钟 [中文拼音]Xuánzhōng[外文缩写]GB39[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别       名 ...

  • 关元穴的准确位置图、作用及功效

    [关元穴取穴方法]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关元穴位的作 ...

  • 天宗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天宗穴功效与作用 天宗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本穴具有通络.理气通乳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肩胛痛.乳痈.乳腺增生.咳喘等疾病.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肩胛区之诸穴,犹如天象之诸星,排列如 ...

  • 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曲池穴功效与作用 曲池归属手阳明大肠经,为手阳明经脉气所入之合穴,在五行中属土,具有清热解表.祛风止痒.调和气血.舒筋通络.清头明目.调理肠胃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为全身重要穴位之一.临床多以泻法为用 ...

  • 悬钟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悬钟穴功效与作用 悬钟归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具有行气补血.舒筋活络.益髓壮骨的作用,是治疗髓病骨痿之要穴,颈项强痛之常用穴.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悬" ...

  • 申脉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申脉穴功效与作用 中脉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十三鬼穴之一.本穴具有补阳益气.舒筋活络.镇静安神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癫痫.颈项痛.腰骶痛特效穴.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 ...

  • 列缺穴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与功效

    列缺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针 ...

  • 太冲准确位置 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太冲准确位置是位于第1,2跖骨之间的穴位,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为治愈头痛,眼睛发红,儿童惊风,呕吐,痛经,遗尿,下肢瘫痪等,那么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具体是哪些呢,下方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 ...

  • 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太溪穴功效与作用 太溪归属足少阴肾经,为肾脏元气所过和留止于足少阴经之原穴,肾经经气所注之输穴,五行中属土.具有补肾调经.滋阴降火.调经利湿.安神开窍的作用.是治疗一切肾虚精亏所致诸疾之常州要穴. 太 ...

  • 内庭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及功效

    内庭穴功效与作用 内庭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经脉脉气所溜之荥穴.在五行中属水,具有清胃泻火.通经理气的作用,是治疗胃火炽盛所致病证之要穴,临床以泻法为常用.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