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精彩的诗歌讨论课,关于《事实上的马鹤铃》
按:诗人、批评家程一身兄(即文中的肖学周老师)发来他在大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事实上的马鹤铃》一诗的整理记录。非常精彩,令我这原作者读得津津有味。有些部分甚至直击了我写作时的内心。尤其是肖学周老师的总结发言,鞭辟入里,切中肯綮,没有任何陈词滥调,完全是从诗学内部入手,探讨的是美学本身,全是干货。我个人以为,是关于这首诗的所有解读中,最见诗学评论功力的一篇。
《事实上的马鹤铃》课堂录音整理稿
时间:2020年11月9日
学生:湖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18102班
教师:肖学周
整理者:罗莉
事实上的马鹤铃
沈浩波
事实上她已是一个等死的人
就像这个村子里成百上千等死的人
事实上她的丈夫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
就像这个村子里所有其他已经死去的人
事实上她并不甘心就这么等着去死
事实上在她丈夫死后不到一年她就又嫁了
事实上娶她的男人也有一个刚刚死去的婆娘
事实上马鹤铃已经五十多岁了
仍然显得丰腴而周正
事实上她身患艾滋并且已经开始发作
事实上这个村子里有成百上千像她这样等死的人
事实上娶她的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男人
事实上这个男人也只能娶一个艾滋病人
如果他还想要女人的话
事实上健康的女人不可能嫁给一个
刚刚死掉了艾滋婆娘的老公
事实上死亡已经在这个村子里住下来了
它收人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事实上这个村子已经完蛋就快死绝了
事实上他们还活着
事实上他们还必须活到死
事实上在死之前他们还必须干一些活着的事情
事实上娶她的男人很想娶她
他正值壮年需要一个女人哪怕她
事实上已经没什么用了只能坐着或者
把手拢在袖子里缓慢地走几步
但他仍然很想娶她
事实上这个女人还能在床上叉开双腿
事实上这个女人身上还有很多肉
他真希望她永远不死这样他的床上
每天晚上都会躺着一个还活着的女人
事实上村子里给大家都发了避孕套
事实上娶她的男人从来不用避孕套
事实上她问过他难道你不怕传染上难道你
不怕死吗?
事实上他也怕死
但是他事实上还是不用避孕套
他觉得自己没这么倒霉吧事实上他们村子
里像他这么大的男人几乎全倒霉了
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卖血卖的事实上
娶她的男人没听说谁是因为操自己婆娘而得病的
事实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操婆娘还要戴个橡胶套子
这在事实上比死亡还他妈的不可思议
《文楼村纪事》(组诗选章)
肖老师:今天讨论的这个作品,我不知道大家感觉怎么样,我们有两个星期没有讨论现代诗歌了,我觉得在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代来讨论这个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性,大家具体怎么想的,我先听大家说,然后我再总结,谈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从关键词,关联词出发,尽量这样做,我们的目标明确一点,看效果能不能突出一点,希望大家积极发言!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大家了。
范江宇:首先我说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2004年,诗人的创作想法来源于河南省上蔡县的一个由于卖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村子。据当时官方公布,河南省全境有38个这样的自然村,此外当时中国有1000万艾滋病患者。
然后我具体分析一下整首诗歌:本诗加上标题在内总共出现了30次“事实上”,这里不仅是表达了对主人公马鹤玲的悲惨命运的同情,而且还强调了村子有许多人跟马鹤玲一样患病等死,营造了一种凄凉悲惨的氛围,让人感觉整个村子被死亡笼罩住了,毫无生气与活力,让人感到悲哀与无奈。同时诗中也点明了村子里面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卖血,可以看出是生活的穷苦逼迫的,这是令人同情的。诗中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尽管都要死,但他们“并不甘心”——对生活还有所希冀,还是要向正常人一样活下去,直至死,诗句浸透着诗人的那份沉痛。
肖老师:好,这位同学提供了背景,介绍了这首诗差不多有30次“事实上”,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么多“事实上”到底有什么效果,重点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认识这首诗歌的现实主义,跟我们以前了解的现实主义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一下。
李彩蓝:我也想谈谈“事实上”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给我一种在为人辩护的感觉,有“事实上的马鹤铃”那就有“非事实上的马鹤铃”,两个马鹤铃,一个真、一个假,有一个真假马鹤铃的对比。作者这首诗里向我们介绍的主要是“事实上的马鹤铃”。“事实上的马鹤铃”是怎样的一个马鹤铃呢?简单点说,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艾滋病患者。复杂点说,她是“一个艾滋病村里已经患了艾滋病、不甘心等死而只能等死的丰腴而周正的女人。”联系到马鹤铃在诗中的身份,这个“辩护”就可以稍微理解一些了。我们都知道,艾滋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患者,或者说那些“马鹤铃们”,他们通常是被人回避的、人人都害怕的、唯恐避之不及的、而又不被人关注的这样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上”,是作者在为艾滋病患者们辩护、声明的最明显标志,最直接表达。
作者声明辩护的是什么呢?这里我觉得要了解这个辩护的内容,我们需要先了解作者对于“马鹤铃们”的态度。那么作者对“马鹤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呢?个人以为有一种最明显的情感是“怜悯”。比如诗的第一句“事实上她已是一个等死的人”以及诗中的“事实上她们还活着/事实上他们还必须活到死”。众所周知,等待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等死”所需要承受的身体和心灵上痛苦,可想而知!
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在诗中写了“马鹤铃们”的可怜之外,还写了他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身患艾滋并且已经开始发作”的马鹤铃,有着对于等死的不甘心,她在丈夫死后不到一年就又嫁了人。生活在已经死了成百上千人的村子里的那个“正常的健康的、正值壮年的”那个“娶了马鹤铃”的农民男人,他在那样的环境里面,仍然需要一个活着的女人。“马鹤铃们”以及生活在马鹤铃周围的人,他们对普通人来说很危险,但他们也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这一点,我们这些“非马鹤铃们”常常“忘记”。所以作者用了整篇的“事实上”来强调,来为他们发声,来引起“非马鹤铃们”的注意。
肖老师:讲得非常好!这个同学认为这个“事实上”是辩护,她的理解很具有启发性,还有“马鹤铃”与“非马鹤铃”这样一个区分,也很有意思,对我们理解这个作品也有启发。大家再接着说。
邱艳德:先讲一下我对“事实上”的认识,我觉得他不是对他表示沉痛或者是辩护,是在表示诗人对这件事的愤怒。我觉得这个“事实上”代表着两个方面,它既包含了死亡,也包含了活着,因为整首诗就像刚刚有同学说的,他是在诉说事实上的。但是这个事实以我们的视角来看是说不可思议的事。比如说他怕死,但是和他娶的女人之间,还是不用避孕套,还有马鹤铃虽然丰腴且周正,但是她明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仍要嫁给一个健康的男人,这个男人竟然还敢娶她,包括不戴避孕套,这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标题是用的“事实上的马鹤铃”,但诗里面的除了马鹤铃还有一个角色就是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他是一个健康的男人,但是我们也能够猜到他的结局,就是他最后也会感染艾滋病死掉,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代表这个村子里面将死或者是未死的人,然后他们又是处在活着和死亡的关系之间,我们从马鹤铃的行为可以看出她很绝望,又是在挣扎的,因为第一句就说“事实上她是一个等死的人”我觉得不是诗人这么说,她自己也知道,“只能坐着或者把手拢在袖子里缓慢地走几步”,她也知道自己是一个等死的人,然后她又不甘心自己那样死去,我觉得这是她的第一层挣扎,她原来丈夫还未死的时候,她就改嫁了一个,而且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这个正常的男人,我觉得给她带来的是一个正常的生活,我觉得这又是一层挣扎,从一个正常的男人身上去汲取生命的力量。因为她问了男人一句,“难道你不怕感染上,难道你不怕死吗?”她这样问那个男人,我觉得她有把那个男人拉下堕落的快感的,她可能是从她原配的身上通过性交感染的,在她感到快要死的时候,再通过性交去感染另一个男人。我觉得她是在挣扎的途中能够感受到堕落的快感的。然后就是这个男人,我觉得作者写他的意图是去揭示这个村子感染上艾滋病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愚昧,这个愚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说“事实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操婆娘还要戴个橡胶套子”,所以他不带避孕套是一个精神上的愚昧,就是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件事,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男人作为一个掌控者的形象,他是不能因为这个去带避孕套。
另一方面是说他们都是因为卖血卖的,真的是因为卖血卖的吗?我觉得也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除了血液传播,还有另一个非常大的传播途径,就是性传播,我觉得这也是说他的知识上的愚昧,就是知识和精神上的双重愚昧,导致了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感染上了艾滋病。然后就是我说的这个“事实上”它是表现愤怒的,因为一个村子它会发生很多事情,他为什么会要挑马鹤铃改嫁的事情来写这首诗呢?艾滋病是因为性传播的嘛,而且通过那个男人的无知和愚昧,还说政府是有发给他们避孕套的,是他们不用,他就是用这样一个事实去描绘人们在得病的时候还主动地去寻求堕落的这样一个事实,从而来表现他的愤怒,就是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做。
肖老师:嗯,好,邱艳德分析得比较细致,她这里面还讲了语气的愤怒,然后分析了马鹤铃的人物形象,人物心态,分析了那个男人的愚昧无知,比较细致,大家再接着说。
金佳文:全诗用“事实上……”的抒情语句贯彻始终,形成一股气流,从心底泄出,一气呵成,达到强有力的抒情效果。此诗在艺术震撼力方面达到上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诗人作这首诗感叹的重点是:“她是一个等死的人,他们必须活到死,在死之前必须干一些活着的事情”。这也是诗人的沉重叹息。是的,一个人要死了,时间不多了,他还活着,在活着中,他又得过一个活着的人的生活。这不能不让人心生怜惜之情。诗人正因为心中有这种怜惜之情,才有了“事实上”的感叹。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不得不离开。事实上导致这个现象的根源是穷,事实上的艾滋村,马鹤铃只是这个村里一个很小的缩影。
肖老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讲的有一点非常好,就是抒情,用了这么多“事实上”的抒情效果,分析了艾滋病的成因——贫穷。
刘智涛:我首先从结构上面来分析“事实上”这三个字,这首诗的叙事性很强,通篇都在向我们介绍事情,如果把“事实上”这三个字去掉,我们就说这个作品不是一首诗,就是一篇普通的,简单的记叙文,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从结构上来说,事实上这个作品就已经是很接地气的叙述,在结构章法以及朗读上有了诗的味道,有了一种美感,同时让他的叙述不再显得那么单调,这是“事实上”这三个字结构上的一个作用。第二个我要讲的是“事实上”的抒情性。整篇诗都是在叙述,但是我们能感觉到诗人所表达的那种情感,这种情感更多的是寄托在这三个字上面,我觉得是一种叹惜,怜惜的情感。邱艳德同学讲的愤怒,我一开始也有这种想法,觉得它是批判这些人,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更多的是同情。“事实上”有一个同义词是“实际上”,那作者为什么不用“实际上”呢?“实际上”与“事实上”相比更加客观,而“事实上”似乎带有一种叙事的心境,情感上的主观色彩。我认为这与这个作品的主题有关,全诗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角色先描写女性“她”的情况,然后转向描写男性“他”的情况,中间带有对农村的描述,显然这一男一女就是全村的代表,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死亡已经笼罩住这个村子了,但是他们还没有死,还活着。还必须干一些活着的事情,这就是村子里残酷的现实,“死”和“活”无疑是诗中最具有张力的一对词。我们读这首诗可以知道,这里的人是因为卖血染上艾滋病的,也是因为艾滋病导致死亡的,从而造成整个村子的恐慌,所以我们作为旁观者,我们会有同情的心理,我认为作者也是跟我们一样的,出发点是让人同情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觉得事实上带有一种同情的意味。还有一个点是诗的最后还写那个男人,说他从来不用避孕套,原因是他作为一个农民,他无法接受与自己的妻子睡觉还需要这样一个东西,他觉得不可思议,他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接受艾滋病会传染的现实,如果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可以,作者更多的是在叹息村子里的这些人不懂得去接受现实,适应现实,事实是已经因为卖血而感染上艾滋病,这些人还在用他们固执的思想和这样残酷的现实做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倒霉了,所有人都像这个女人一样只能等死,这也是一种叹息,或者说同情。同时我认为这也是这首诗的现实主义所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还要适应现实,接受还只是被动的,适应则具有了主动性,因为世界是不会因任何一个人而改变的,要生存,只有自己主动的去适应世界,适应现实,才能活下去,才能变得强大。这是我认为“事实上”的抒情性。
第三个是我从“事实上”这三个字的含义出发,这首诗的叙述过程是层层递进的,诗的下一句叙述都是对上一句叙述的转折或递进,而“事实上”这三个字本身就含有对先前说的话的肯定的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事实的存在的意思,对于这首诗的这样一个独特的叙述方式是正好合适的,也能引起读者兴趣,我自己读上去是比较吸引我的。我觉得这个作品还有一个很难理解的点,虽然读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他很难的地方有两个方面,很难理解这个作者真正想要表达什么,我觉得他更多的是同情。还有一个是诗中所讲到的,“事实上他们还活着,事实上他们还必须活到死,事实上在死之前他们还必须干一些活着的事情”,这种感觉是我们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我们的体会是不够真切的。
肖老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非常完整,非常到位,非常深刻,我们班的高手啊!这个作品我觉得他讲了“事实上”的结构,抒情功能也讲得很好,大家要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的课堂是一个交流的空间,也是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如果别人讨论的东西对我们很有启发的话。因为我们讨论一个作品,他的想法好像要比我们高一些,我们一边学习,也可以提高,增进大家对作品的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同学把我们带上一个高度了。其他同学按照你的理解来发言,因为我们贵在讲出自己的理解,贵在体会,参与,表达,这是我们这个课的环节。好,接下来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李彩蓝:我想谈谈刚刚邱艳德同学说的是不是堕落的问题,我觉得我比较认同的是同情和悲悯,我不知道有没有堕落,即便有,也应该很少,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刚刚她出错了,其实不是她丈夫没死就该嫁了,而是她丈夫死了之后,只是说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她才又嫁给了另一个男人,因为他们整个村子的环境都是那样的,好多人都患有艾滋病。我们不能把它放到和我们一样的环境去看,当一个村子好多人都患上了艾滋病的环境,并不是觉得就这样等死算了,而是不甘心就等死。所以在死之前像诗中说的要“做一些活着的事情”,这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而且活着是他的权利,我们要考虑到她所在的一个大环境,整个村子都已经是这个情况,我觉得这不是她的堕落。正如后面所说的,事实上她问,你难道不怕传染上,难道你不怕死吗?我觉得这是马鹤铃给娶她的这个男人的一个选择。因为这个男人是健康的,也就是说你知道我是这么一个情况,给他一个选择,让他自己去选择怎么做,也不是怀着一种不好的心思去祸害他,把它理解为一种选择,可能会更合适一点。然后就说到男人娶她的这个事情,我们要知道诗中有写道,说是“事实上这个男人很想娶她,他正值壮年需要一个女人,哪怕他实际上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是……”是这个男人想要娶她的,并不是说这个女人勾引他之类的,是男人先有的这个意愿,这两个人有一种报团取暖的感觉。因为男人的妻子是患病而死去的,健康的女人是不会嫁给他的,因为存在感染艾滋的风险,所以他只能娶一个患了病的女人,如果他还想要娶一个女人的话,至于后面说到的“但是他事实上还是不用避孕套”,这个男人是一个农民,这可能是底层人民的认知局限,包括诗中说“他们都是卖血卖的”,为什么要卖血?不可能是在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去卖血,这可能是和这个男人情况差不多,或者更差的情况下,难以维持生活的状况,所以我觉得是物质上的窘迫吧。“事实上男人也不用避孕套”我觉得他也是想当然吧,是底层人民经常有的一些想法,就觉得自己没这么倒霉,但其实他的结局就像刚刚艳德同学说的,他有可能感染,就是对于他这么一个农民来说,不能完全用堕落,愚昧来说,愚昧也是他这个阶层本身存在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肖老师:这位同学课堂交流得比较好,在交流以后,大家辨识一下哪个更加符合这个作品的语境,这个同学讨论的两个词是“堕落”和“愚昧”,这两个词用在这个作品的人物形象当中,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进行思考,看哪一个更加可取,更能够让我们准确地把握这个作品,大家深入思考,这个作品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那样,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你搞清楚了吗?我们都要思考,我们都是读者,读者是可以反应批评的,这个作品值得大家思考,这个作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很难阐释,是个难点,大家不妨放开,来讲你的理解。
彭嘉雯:我想谈谈自己读这首诗的感受。首先我注意到的是“活着”和“死去”这一组张力词,诗中一直在说她们是活着的人但是她们在等死,她们必须活到死,这两个词反复出现。还有就是“事实上”也在反复地出现,我觉得“事实上”这一个小句起到了反转的效果,就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先说某一件事然后又说事实上这件事是怎么怎么样的,给人一种反转的感觉,但是我注意到这一次次地事实上有一步步加重的趋向,她们将死等死但是她们要做一些活着时能做的事,但是她们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很腐朽的事情,就像诗的最后两句“事实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操婆娘还要戴个橡胶套子,这在事实上比死亡还他妈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就显现出她们不仅在肉体上生活方式上在她们的精神层面也是腐朽的无可救药的。
肖老师:好,这位同学讲的关联词,通过关联词的分析来理解,“活着”和“死去”这两个关联词。
沈乐:这里我想说的是它的一个背景,其实卖血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二三十年前有一个卖血潮,当时很多底层人民把卖血当做摇钱树的一个存在,他们的输血管是重复使用的,这才导致了艾滋病。有很多艾滋病产生的原因就是输了一个马上去输另一个,这是当时的一个情况,然后我去查了这个背景,是2004年,作者去采访河南上蔡县的一个艾滋村,关于这个现状而写的一首诗,我觉得这是对底层人民的一种悲悯,因为无知的原因。我还想说一下诗歌的口语化问题,我觉得这首诗歌的口语化是很明显的,从标题“事实上的马鹤铃”就可以感觉出来,就是非常的口语化,打破了原来诗歌文绉绉的感觉,他是以牺牲诗歌的外在美来达到诗歌的内在美的。
肖老师: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写于哪一年?这个同学刚才提供了一个背景,卖血潮的背景,然后讲了口语化的问题,还是对我们有启发的。
刘智涛:我还想讲一下刚刚讲到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诗人其实也是一个性别意识很强的一个诗人吧,我一开始是没有想清楚以“事实上的马鹤铃”为标题的,他其实写马鹤铃不过前面几句话,从“事实上他是个健康的男人”这里角度就转向这个男人,一直到结尾都在说这个男人是怎样的,其实他以马鹤铃作为标题,我一开始没想清楚,但我后面想了一下,是不是他的性别意识比较强呢?他可能对整个村子里的人的同情之外,他可能在感叹这个村子里面女性的悲剧吧!因为他后面虽然在写这个男人,但他更多的写的是这个男人眼中的女人,这个女人在这个男人眼中,他娶她到底是为了干什么,诗中写了“但他仍然很想娶她/事实上这个女人还能在床上叉开双腿/事实上这个女人身上还有很多肉/他真希望她永远不死这样他的床上/每天晚上都会躺着一个还活着的女人”,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是因为爱情而去娶她,我认为是这样的。在那个村子里面,女性的地位比较低,有对女性的这种性别意识在里面,我是从标题出发,我一开始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以“事实上的马鹤铃”为标题,到后面也想象不到这里。
肖老师:嗯,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性别意识,这个同学体会得非常真切,很清晰,为什么以“事实上的马鹤铃”为题,后面大部分写的不是马鹤铃,是马鹤铃在她男人心目中形象或者是意义,大家思考一下。
孙英:我觉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营造悲剧的高手,而且还不是简单某一个人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大悲剧,刚刚有同学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那时中国出现了很多个卖血村。这首诗无论谁看了都会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这个社会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
肖老师:我们同学发表的意见是很精彩的,有的地方也有交流对话,但思路好像没有太打开,提的这个作品比较多,其他的现实主义作品比较少,因为我今天推荐这个作品的用意是这样的,这样的写作,在现实主义作品这样一个框架里面,它有没有差异,有没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跟杜甫写的,或跟闻一多写的,有没有一些差异?这个是大家应该思考的,去发现一些新东西,应该会有差异。那么这个差异是什么?需要大家去分析,比如杜甫写的《石壕吏》,还有闻一多写的《飞毛腿》,都写过这样的现实题材,对不对?当然,写现实题材的不只有杜甫和闻一多,就是这篇作品写的现实与以前的作品写的现实有哪些不同?如果大家没有想发言的,我就来谈一谈这篇作品。其实这篇作品要比大家谈的再好一点也比较困难,如果不打开思路的话。就这篇作品本身来讨论,也可能谈不出什么新意,可能是这样一个状态,我这里来试一下。
首先分析作品的“事实上”这三个字,说到底,这个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事实上”这三个字,我们必须看到它的成功之处,就像有同学刚才提的一个假设,如果没有“事实上”这三个字,这个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的力量就在“事实上”,这个“事实上”的功能分析得已经比较好了,但仍需思考。“事实上”这三个字刚才大家谈论的比较多,我这里是想跟大家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谈,先分开组来谈,先谈第一组。
我认为“事实上”这三个字,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现实”与“抒情”之间的张力,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家刚才对抒情谈得比较多一点,对现实也有讨论,但好像没有那么明显。首先要把“事实上”理解为一种事实,也就是我讲的现实主义的现实,但是我们说这里的“事实上”它具有一种客观性,根据刚才我们同学的分析,“事实上”它有抒情功能,怎样把这样一个词做到两种功能同时存在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分析,因为这个词从本源来讲,它是客观的,当我们强调“事实上”的时候,是强调客观性,对不对?但是我们分析出它确实产生了抒情功能,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有抒情功能,怎样呈现这个效果的,这里非常值得分析,因为它们相差很大,是极具张力的一个差别,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具有冲突性的一个差别,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所以我觉得为什么形成这样一个张力?其主要原因在哪里?我们应该把这个词分开来理解,再合起来理解,应该这样来做,首先单独理解,然后合起来理解。如果把它单独理解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客观性,强调的就是客观性,如果把它合起来理解的话,它就产生了抒情功能。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合起来就产生抒情功能呢?我们刚才其实有同学说到合起来的抒情功能,刚才有同学讲到有30次重复,或者叫反复,这样一种修辞,它产生什么效果呢?它这样产生了一种抒情效果。如果出现一次的话,它绝对没有抒情效果,它就是写客观的。但是它出现了30次,他是用了反复,形成了一种排比,我可以用“排比”这个词,所以它既是反复,也是排比。那么在不断的反复和排比当中,从而产生了一种力量,我认为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种力量就具有抒情性,所以这个作品一定不是一个“事实上”的抒情性,而是所有“事实上”合起来的抒情性,我们可以这样子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他这个作品为什么“事实上”这个词产生了双重功能,为什么可以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这种奇特的效果是有分有合而造成的。如果分开单独来讲,它是客观的,合在一起来讲,它就是主观的,它就是抒情的,它就是强烈抒情的,它是30次出现形成反复,造成排比效果,从而形成的一种抒情效果,形成了一种抒情性,这是我跟大家分析的为什么“事实上”这个词具有两种相反的功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我还要加一点,“事实上”的韵律功能,这个韵律功能我们也要强调一下,因为抒情是在韵律里面形成的,对不对?这个“事实上”它就相当于一个韵脚,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个韵脚,当这样一个韵脚30次出现在一个作品里面,你说它有没有力量?对不对?它就是抒情性的,押韵押了30次,“事实上”这三个字押了三十次,你说它有没有力量?所以我们说这种押韵效果不是单个字的押韵,是三个字的整体押韵,我们可以注意到,他这三个字的押韵主要是出现在每一行的前面,但有的地方后面也有,在倒数第四行出现在后面,最后一行“事实上”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而是在中间,“事实上”的主要位置出现在每一行的开头,它的次要位置出现在行尾和行中,这样一种位置的变化其实也造成了抒情的位置的变化,所以我认为我们理解“事实上”的时候,要从客观性,抒情性,韵律感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它,当然韵律感是从属于抒情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分析韵律感,就丧失了抒情性的一个维度,所以要把韵律感提出来,把它当成三十个韵脚来分析,这是这个作品形成抒情力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么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析这个作品的客观性,我认为这篇作品非常客观。为了客观,他不惜用三十次“事实上”来强调客观性,这个客观性在我的认识当中,既不是辩驳,也不是怜悯,也不是愤怒,这些词我都先不用,我认为“事实上”就是客观性。这个“客观性”刚刚大家讲得比较少,所以我要强调这一点。这篇作品的客观性非常突出,每一句都非常客观,合起来具有巨大的抒情力量。为什么说每一句都很客观呢?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例子,例子是这样的:“事实上他也怕死,但事实上他还是不用避孕套”,大家来看这两句,这两句的效果非常奇特,我告诉大家,我仅仅举这个例子可见效果的奇特性,“事实上他也怕死”,这个“事实上”是客观的,“事实上他还是不用避孕套”,这个也是事实,那么这两种事实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什么样的效果呢?你不用避孕套,你还怕死,你到底怎么回事?对不对?因为不用避孕套肯定意味着被感染,被感染离死亡就很近了,我认为这两句写得都很客观,这两句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的冲突性,很强的张力感,这个人既怕死,又不愿意戴避孕套,这不是找死吗?我告诉大家这个作品的现实性是在两种客观的冲突当中产生的,这两种客观的冲突性,就造成了它的抒情效果,所以我告诉大家,这个抒情性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合成的,对不对?由此我简单的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不用避孕套呢?这个问题不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为什么不用呢?是无知吗?是愚昧吗?不是愚昧,也不是无知,如果你理解成愚昧和无知,我认为是不太好的。我为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问大家新冠病毒还没有消失,你为什么不戴口罩呢?你不怕死吗?你不怕被传染吗?你愚昧吗?无知吗?我们知道有可能被感染,但我们还是不戴口罩,我们很多人不戴,包括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他们也是这样的。你觉得他们不怕死吗?事实上他们也怕死,事实上他们还是不戴口罩。我觉得这里面写出了人类的人性的东西,他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有一种侥幸心理,我们觉得自己不会被感染的,感染的是别人,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就有这种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不是某一个人的,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我们不戴口罩和这个人不带避孕套是一个道理,我认为这里面是共性。我还给大家分析一个点,这个作品的倒数第二行,我们要体会这句话的语气,倒数第二行的语气是非常强烈的,这两句绝对是抒情的语气,绝对不是客观地叙述事实的句子,为什么呢?你看啊,“事实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操婆娘还要戴个橡胶套子,这在事实上比死亡还他妈的不可思议”,这里面你说有没有强烈的语气,有非常强烈的语气,这个语气表明了这个人不是侥幸了,如果刚才分析的是侥幸的话,这里面是一种很难分析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无法接受,你知道吗?整个生活都已经变质了,他是用无感染的语境来衡量有可能被感染的现实,产生的强烈的语气,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也就是说在平常生活当中你跟自己的爱人过生活,还要戴套子,这也太荒诞了吧,是不是?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他写出了生活的荒诞性,当然这个荒诞性是疫情作用下的荒诞性,所以我觉得这里面的语气是非常强烈的。这里面我觉得还掺和一个男人的尊严,因为农民虽然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作为男性他们是很自尊的,他在外边乱来戴套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在家里戴套是难以接受的,他认为不可思议,他这个思维被扭转了,生活的状态完全变质了,这是对男人尊严的打击,他不是愚昧无知,他是接受不了,这是尊严的问题,而且这里面有一种荒唐性。这个荒唐是怎么产生的,我认为我们分析这一点的时候要稍微跨一点视野,这个作品其实有一种基本张力,刚才有同学分析的“生”和“死”这个基本张力,这是一个背景性的张力,整个作品都处于“生”和“死”的张力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张力呢?这是因为这些人因贫穷卖血感染了艾滋病,再传染,那么都处于一种已经染上病和即将染上病的状态。那么这个作品我认为最突出的地方是写出了这个状态,这个作品写出了有病和即将有病的人一起生活的荒诞状态,我们说不管你有病或者是没有病,人对生活的需要都是永恒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对不对?你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你就不吃饭了,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不过性生活了,对不对?这都是基本的需要,这个基本需要并不因为有了这个传染病而改变,我认为是这样的,即使我们都怕死,我们都怕感染,但我们还是要过生活。我认为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欲望与疾病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把这个作品写到了身体层面,写得比较根本,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他们像冒着枪林弹雨的战士一样往前冲,你不可能不过生活啊。所以在已经患有艾滋和即将患艾滋共同生活的空间里面,他们的传染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不采取强制措施的话,他们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出了传染病和欲望之间的冲突性。从这个层面来说,就说到了这个实质。那么这个实质是什么呢?一个已经染病的马鹤铃和尚未染病的“他”之间的故事,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关系告诉我们这个传染病发生的机制,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这里面的悲剧是一个眼睁睁的悲剧,清醒的悲剧,他不是糊里糊涂的,他不能因为传染病就不跟自己的老婆在一起了,是不会那样的,因为强烈的欲望压倒了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是说需求的强烈压倒了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在生活面前有些东西是我们想不到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有很深刻的地方。我认为他既写出了人性的侥幸,男性的尊严,也写出了欲望和传染病之间的强烈的冲突性,这种东西我认为都是作品里面传达出来的,所以他深刻的地方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可以避免的呀,可以怎么样的,那样的话,我们对现实可能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我们可能没有体会到,就像刚才有同学讲的,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传染病村子里面,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活着,他们需要带病活着,他们不怕死,怕死也没用,对不对?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如果有一个亲人感染了艾滋病,我才不跟他在一起生活呢,但这是我们的想象,不是现实。
我认为这个作品太现实了,每一个现实都是不可避免的,欲望的满足是一种现实,怕死也是一种现实,传染病也是一种现实,他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现实的交汇当中,这个村子里的人都生活在现实当中,所以这里他为什么不选择不跟一个有传染病的人结婚,为什么不这样选择?这是一种欲望的驱使,一种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强大的现实,对不对?所以我认为这个作品把现实写得让我们触目惊心的程度,写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就是你明知道会传染,但还是会那样干,就写到这种程度。你说这不是傻吗?他就是这样的现实,我认为应该从人性,欲望的层面来分析。特别是艾滋病非常特殊,因为它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乳传播,性传播,除了卖血以外都和亲人有关,我们不能不生活,对不对?这个作品写出了无奈的现实,这个作品从这个层次来说,我认为是非常深刻的。我给大家分析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刚刚都没有人讲到,“事实上这个村子已经完蛋快死绝了”,大家体会这一句,我觉得这一句非常值得体会,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句话你觉得是同情的语气吗?你认为一个人同情这个村子,他会这样说话吗?如果你同情这个村子,你会说“完蛋了”、“死绝了”,你会这样讲话吗?因为这个词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同情,因为说同情是行不通的,“完蛋了”“快死绝了”根本不是同情的语气,这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一点,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呢?那你也不能说是诅咒的语气,既不是同情也不是诅咒,他绝对不是诅咒这个村子里的人快点死,但绝对也不含一点同情心,因为如果有同情心的话,他不会这样写的。我们解读这句话的时候,就需要用客观性来界定,我认为“完蛋了”这个词是贬义的,但是“快死绝了”这是客观的,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呢,它体现的恰恰是一种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种态度并不是遏制病情的发展,也不是扩散病情,他没有站在死神那一面,也没有站在村子里的人这一面,他是站在中立的这一面。大家有没有听过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诗就会让我们想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为你同情他也好,你诅咒他也好,对客观事实没有任何加速或滞缓作用,你既帮不了他,你也没办法,但是你不能说这是一种同情。所以我觉得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超人的眼光,用一种中立的立场或者一种天地不仁的态度,眼睁睁地看着人死去而无能为力。所以如果说刚才大家分析的抒情功能里面有同情的话,那这里面我认为是没有的。所以这种作品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呢?根据我一开始的分析,我认为它既有强大的客观性,也有一定的同情心,同情心确实不能否认。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情心是帮助我们深入地认识到村子里人们现实的处境,事实上村子里人的处境是我们很难想象的。我不知道这样子解读是不是可以,根据我刚才的分析,这个作品的情感整体上是客观和主观的张力,如果这种说法符合这个作品的实际的话,那么这个作品在态度上面,它既是同情的,又是超然的,两种不同的存在。也就是说,他既写出了客观性,也写出来了他的同情心。但是我觉得这个作品的核心的地方不在于他的同情,不在于主观性,而在于现实性。我认为这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尽管它们是有张力的,我认为主要的部分是在客观性那一面。所以我认为他的态度也是两分的,他对于村子里的人的态度也是两分的,所以我不建议大家采用“同情”这个词。我认为他是比较客观地写一个村子即将死绝的现实,他写的是现实,这个能够统领全篇。如果用同情心解读,很多东西就无法解读,因为这个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客观性,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这种客观性你不能驳倒的话,就不要过于强调同情心。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也有可能不是很成熟,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下面我们来说一个词,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可能不比“事实上”少多少次,这个词是什么呢?就是“死”,查一查“死”这个词出现了多少次,查这个有什么用呢?它是告诉你这村子里的人和死亡的距离,他是告诉我们,这里的人离死亡很近,不可避免,整个作品是写村子里的人面对死亡的一种态度,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是一种求生的态度,挣扎的态度。也就是说,当死亡真正来临,即使再近,我还要生活。他是这样一种求生的,挣扎的意志。我觉得这种意志写得非常真实,这个人死了一个老婆,他又娶了一个艾滋病老婆,为什么这样呢?他不害怕感染吗?他害怕,但是他还要生活。所以你会发现求生的意志在死亡面前被激发出来,“等死”这个词比较消极,如果你用“求生”相对会积极一点,这个积极性会突出一点。关键是这个作品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在死亡的考验面前,我们的生存状态,生存的场景呈现得太真切了,我们平常难以理解的在这里都是现实,我们平常不会做的,在这里面都是现实。因为这种人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没有未来的人,我们是有未来的人,或者说他们的未来是很难确定的,或者是随时会死亡的人,所以他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去生活。他不是不怕死,他是在死亡面前加速燃烧,对不对?我认为这种状态我们真的很难理解,但我认为作品传达出一种真实的状态,从这个层面来说,我认为这个作品是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作品,就是说,他把这个真实性或者现实性呈现出来了。我们在新冠疫情的这样一个时期里面,按理说也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但我好像没有发现谁写出这样震动人心的作品,我还没有发现这么有张力感,冲突感,不可思议又无比现实的场面。我认为这个作品绝对不是寻常人的眼光,而是上苍的眼光,俯瞰这个村子的状态。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认为这个作品的视角是很高的。这是围绕着这个作品的现实性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作品的现实性超越了我们前面所接触到的一些作品的现实性,比方说我们从杜甫的文字里面,从闻一多的文字里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或多或少的同情心,一般来说,他们的同情心都比较明显。但是在这个作品里面我觉得不是同情心,尽管有些地方可以用同情心来解读,我认为这个作品的眼光是超越同情心的,是在同情心之上的。这仅仅是我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我刚刚讲到的一点,就是这个作品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冲突问题。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到,就是这个作品的叙事与抒情之间的张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大家可以就这个问题自己进行思考。总的来说,我分析的第一组张力,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看能不能整理一下,达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理解,今天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