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宁| 送老师去支教的路上

2021年秋季开学之初,我再次踏上去往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路,这也是我第三次送老师赴河南县去支教。三次赴河南县,三次的感受不同。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距省会西宁市328公里,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从西宁出发,途经化隆、群科、麦秀林场,过泽科到达河南县。九月初的黄南州,气温比西宁低了许多,我和支教老师出发前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汽车行驶在路上,车窗外雨越来越大,雨滴急速的敲打着车玻璃,车窗上不时有雾气出现。我和同事们也少了话语,怕说话声影响到师傅。到达山顶,雾更大了,能见度很低,司机谨慎驾驶。这时候的我,有高原反应,内心有些惶恐不安。好在不一会儿,雾逐渐散去,天放晴了,症状也轻了!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河南县教育局,我们赶紧去报到。此时,支教老师同样出现头昏脑涨、呼吸急促,脸色变得煞白等症状......但看到河南县民族中学的藏族校长和老师们迎接我们的一张张纯朴的笑脸、一句句暖心的问候,让我们的老师倍感亲切,身体的不适感也好多了。、

在安顿教师住宿时,我楼上楼下跑了两趟,胸闷气短、头重脚轻。当地的藏族老师赶紧扶我坐下,让我休息。虽然有高原反应,但想到我们的老师要在这工作、生活一年,我这点困难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

当地学校条件有限,尤其是水、电、暖等的使用上不像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学校给支教老师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帮助,将住宿条件好的房子腾出来让支教老师住,解决好汉族、回族老师们的吃饭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在下午的迎接支教教师的会上,县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校长对老师们提了要求,但更多的是关心和关怀。

在返回西宁的路上,我始终在想,支教,就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号召,拉进教育均衡,是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为神圣的教书育人使命,是为把自己的爱洒向青南地区的孩子们。虽然每次送教师去支教,路途遥远,体验高反,但我同时也学到了许多,面临一次次挑战,又一次次去克服,我会珍惜每一次送教经历。

送老师去支教的路上,使我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与交流。

送老师去支教的路上,使得我对支教老师更加敬佩。

送老师去支教的路上,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让我带着对青海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作者:吴世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