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十七课《屈原》教学设计 2024-05-20 21:38:15 《屈原》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话剧剧本中对话或独白的作用。2. 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3. 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二、教学重点1. 了解话剧剧本中对话或独白的作用。2. 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三、教学难点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四、教学课时:1 课时五、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第五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由《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3个剧本构成。戏剧内容的主旨往往是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记录。通过这些典范的剧本阅读,要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有充分的感受和了解。在任务二、任务三的表演和评议中,学会甄别、选择、合作、发现和解决问题。从更广阔的语文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了解剧本的形式特点,把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思考剧本所反映的社会主题。通过剧本(选段),掌握剧本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任务二和任务三,了解戏剧排演的相关知识,参与到排练演出实践中,对戏剧演出和欣赏有自己的心得,并能发表评论。《屈原》解析人文主题:理解郭沫若借屈原的时代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的写作意图。语文要素: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屈原的独白,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新课导入教师语言:大家好!今天我们通过九下课本第五单元任务一郭沫若的戏剧《屈原》(节选)中屈原的独白,赏析屈原形象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屈原是政治家、诗人、忠君爱国的贤臣,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万千国人的内心。郭沫若笔下的屈原,有何独特性呢?让我们一同品赏独白,走近屈原。教师语言: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的屈原形象【课件展示】背景资料有学者曾将屈原的形象概括为:一个怀芷吐芳、洁身自好、品格高洁的雅士;一个忠心耿耿、心念君主、钟爱国家的贤臣;一个屡遭贬谪、漂泊孤寂、怨气横生的迁客。屈原出身高贵,高洁不群。屈原有“美政”思想,他忠于楚怀王,忠于楚国,直言进谏,不惧奸佞。在奸臣小人环伺的楚国,他屡受谗言侵害,屡遭贬谪冷遇,愤懑郁结,最终投汨罗江而死。【设计意图】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屈原在传统意义上的形象。品读屈原独白教师语言:那么,就这一段独白而言,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与传统意义上的屈原,有何异同呢?请朗读独白,做批注,品析屈原的内心。学生活动:朗读,做批注,品析人物。【课件展示】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品读郭沫若笔下屈原的独白,我们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屈原的内心,感悟他的形象。请大家交流批注,说说这些内心独白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屈原。明确:(1)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热爱光明——极度痛恨黑暗、污秽的社会,强烈呼唤光明到来。在这段独白中,“风”“雷”“电”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①“风”要“尽力咆哮”,虽然“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使那长江……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可见,风要竭尽所能驱赶黑暗,风要传扬以影响他人。②“雷”可以“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边上去”,雷声“轰隆隆”,是自由驰骋、载我去“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净土的力量。③“电”——“宇宙中最犀利的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黑暗在屈原眼中,已牢如钢铁,必须用像闪电这般锋利的长剑,才能劈开;连用三个“劈开”,足见黑暗之深重,反抗意识之强烈和彻底。屈原呼唤风、雷、电,“尽情发挥你们的力量”“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比“劈开”更有力、更彻底,意味着全部消灭,毫不留情。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发动一切力量,坚决反抗黑暗环境的战斗者形象。(2)惩恶扬善、刚毅勇猛、头脑清醒——怒骂鞭挞恶神,斥责不彻底的反抗者,呼唤正义力量的加入。除了反抗黑暗环境,在屈原的独白中,还提到了几类人。第一类:东君、大司命这类高高在上、无德无能、欺压百姓的统治者。屈原的态度是“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彻底消灭这些腐朽官僚。第二类:河伯这类不坚决的反抗者。“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我们看屈原的措辞,可见河伯最初也是一个有正义心的人,但是屈原怨其对待黑暗势力反抗手段不够强硬彻底,导致河伯自己和婵娟都陷入敌手。屈原对河伯这样不彻底的反抗者的态度是肯定最初的反抗,但是斥责他头脑不够清醒,反抗不够坚决。第三类: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的人民群众。屈原在呼唤风时,写到“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这便是屈原希望“风”这个反抗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呼啸,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抗热情,希望人民群众加入这反抗黑暗的斗争中来。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革命者领导人形象,他对待不同的势力,有不同的态度和方略。【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屈原的独白,感受郭沫若笔下屈原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作者笔下的屈原教师语言:这是一个洞察社会、痛恨黑暗、勇猛坚毅、大义凛然、反抗到底的形象。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楚国政治家、诗人、忠君爱国的屈原吗?这是屈原。因为他痛恨一切黑暗势力,维护光明与正义。这似乎又不是屈原。他的反抗无比决绝和彻底,他不仅痛恨欺民惑众的统治者,他还痛斥弱小的反抗者。他并非孤独的反抗者,还呼唤其他力量的反抗,还呼唤人民群众的参与。【课件展示】为什么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会呈现这样的形象特征呢?【课件展示】出示背景资料:《屈原》的创作背景。《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为敌手,蒋介石消极抗日,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屠杀爱国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明确:因此,屈原的形象也极具深刻性。屈原的满腔怒火,正是郭沫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屈原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向往,正是郭沫若对腐朽肮脏的怒骂,对自由和光明社会的渴望。屈原的形象,寄托着特殊背景下,作者对黑暗的无情鞭挞、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和对联合起来反抗黑暗的呼吁。【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创作背景,理解郭沫若笔下屈原形象的时代意义。课堂总结教师小结:《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一经上演,便轰动整个山城。屈原的痛斥与怒骂,点燃了每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痛恨压迫的民众的反抗心和爱国心。课后活动文学作品源于时代,反映时代,也为时代增辉。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屈原》一剧中主人公的巨大艺术魅力和激情澎湃的战斗情怀。所以,今天的课后活动是:找到《屈原》其他任一片段,进行角色朗读,感受屈原人物形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话剧魅力。END 赞 (0) 相关推荐 资料 | 尹桂芳《武则天》录音选场 首次全放送 第一.三.五.六场 其他的场次我没能得到 但武则天主要唱段 也就集中在这几场 所以我可是倾囊而出了呀 作曲连波,原著郭沫若,改编未知 演员表下面视频大致有,不重复了 最近精神有限,有的没的那所谓的&q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读(二) 之前发过第三单元解读,今天有新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读 人文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条语文要素是阅读要有"作文 ... 九年级下册十七课《屈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 ... 【简心诗苑】屈原,我们仰望您 屈原,我们仰望您 初夏的汨罗江 浩浩汤汤 两岸的草木 莽莽苍苍 屈子啊 那汹涌的江水 是您止不住的悲伤 您纵身一跃 将生命撕碎来呐喊 屈子啊 两千三百年了 我们一直都在打捞您的形象 您形容枯槁 披发行 ... 郭沫若《屈原》剧本“雷电颂”,满满的力量! 郭沫若《屈原》剧本“雷电颂”,满满的力量! 九下历史每课教学反思汇总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在讲授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在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会出度壮阔的独立运动?指导学生学会比较 ... 北关一中崔梦雪老师关于《如何审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北关一中 崔梦雪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研读中招试题,学会快速.准确审题. 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考试中,试卷一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1) 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课 题<秋天的雨>课 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授课教师姜艳梅授课班级三年级单 位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一.教材分析<秋天 ... 最全面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干货内容汇总(每位老师都需要) 备课指导 优秀教师备课必知的三个新理念及四个技巧 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看看您是哪种呢? 备课的八大艺术,不是每个老师都知道 名师支玉恒的备课心得,看完受益匪浅 好教师如何备课:用一生准备教学,&quo ...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2. 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3. 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 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 蜀都杯一等奖 | 赵佳: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比赛实录 说课 课件 教学设计 学案】 重金征稿 历史园地诚征高中新教材地区校级以上公开课优质课件.课件须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创设情境,提出和解决问题,培育素养,制作精美,一旦采用,将获得300元现金奖励,课件将在网站和历史园地公号同步发布 ... “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 “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 九年级上册十七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