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十七课《屈原》教学设计

《屈原》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话剧剧本中对话或独白的作用。
2. 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3. 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话剧剧本中对话或独白的作用。
2. 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
第五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由《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3个剧本构成。戏剧内容的主旨往往是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记录。通过这些典范的剧本阅读,要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有充分的感受和了解。在任务二、任务三的表演和评议中,学会甄别、选择、合作、发现和解决问题。从更广阔的语文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了解剧本的形式特点,把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思考剧本所反映的社会主题。通过剧本(选段),掌握剧本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任务二和任务三,了解戏剧排演的相关知识,参与到排练演出实践中,对戏剧演出和欣赏有自己的心得,并能发表评论。
《屈原》解析
人文主题:理解郭沫若借屈原的时代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的写作意图。
语文要素: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屈原的独白,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通过九下课本第五单元任务一郭沫若的戏剧《屈原》(节选)中屈原的独白,赏析屈原形象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屈原是政治家、诗人、忠君爱国的贤臣,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万千国人的内心。郭沫若笔下的屈原,有何独特性呢?让我们一同品赏独白,走近屈原。
教师语言: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的屈原形象
【课件展示】背景资料
有学者曾将屈原的形象概括为:一个怀芷吐芳、洁身自好、品格高洁的雅士;一个忠心耿耿、心念君主、钟爱国家的贤臣;一个屡遭贬谪、漂泊孤寂、怨气横生的迁客。屈原出身高贵,高洁不群。屈原有“美政”思想,他忠于楚怀王,忠于楚国,直言进谏,不惧奸佞。在奸臣小人环伺的楚国,他屡受谗言侵害,屡遭贬谪冷遇,愤懑郁结,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设计意图】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屈原在传统意义上的形象。
品读屈原独白
教师语言:
那么,就这一段独白而言,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与传统意义上的屈原,有何异同呢?
请朗读独白,做批注,品析屈原的内心。
学生活动:朗读,做批注,品析人物。
【课件展示】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品读郭沫若笔下屈原的独白,我们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屈原的内心,感悟他的形象。
请大家交流批注,说说这些内心独白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屈原。
明确:
(1)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热爱光明——极度痛恨黑暗、污秽的社会,强烈呼唤光明到来。
在这段独白中,“风”“雷”“电”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①“风”要“尽力咆哮”,虽然“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使那长江……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可见,风要竭尽所能驱赶黑暗,风要传扬以影响他人
②“雷”可以“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边上去”,雷声“轰隆隆”,是自由驰骋、载我去“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净土的力量。
③“电”——“宇宙中最犀利的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黑暗在屈原眼中,已牢如钢铁,必须用像闪电这般锋利的长剑,才能劈开;连用三个“劈开”,足见黑暗之深重,反抗意识之强烈和彻底。
屈原呼唤风、雷、电,“尽情发挥你们的力量”“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比“劈开”更有力、更彻底,意味着全部消灭,毫不留情。
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发动一切力量,坚决反抗黑暗环境的战斗者形象。
(2)惩恶扬善、刚毅勇猛、头脑清醒——怒骂鞭挞恶神,斥责不彻底的反抗者,呼唤正义力量的加入。
除了反抗黑暗环境,在屈原的独白中,还提到了几类人。
第一类:东君、大司命这类高高在上、无德无能、欺压百姓的统治者。屈原的态度是“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彻底消灭这些腐朽官僚。
第二类:河伯这类不坚决的反抗者。“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我们看屈原的措辞,可见河伯最初也是一个有正义心的人,但是屈原怨其对待黑暗势力反抗手段不够强硬彻底,导致河伯自己和婵娟都陷入敌手。屈原对河伯这样不彻底的反抗者的态度是肯定最初的反抗,但是斥责他头脑不够清醒,反抗不够坚决。
第三类: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的人民群众。屈原在呼唤风时,写到“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这便是屈原希望“风”这个反抗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呼啸,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抗热情,希望人民群众加入这反抗黑暗的斗争中来。
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革命者领导人形象,他对待不同的势力,有不同的态度和方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屈原的独白,感受郭沫若笔下屈原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作者笔下的屈原
教师语言:
这是一个洞察社会、痛恨黑暗、勇猛坚毅、大义凛然、反抗到底的形象。
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楚国政治家、诗人、忠君爱国的屈原吗?
这是屈原。因为他痛恨一切黑暗势力,维护光明与正义。
这似乎又不是屈原。他的反抗无比决绝和彻底,他不仅痛恨欺民惑众的统治者,他还痛斥弱小的反抗者。他并非孤独的反抗者,还呼唤其他力量的反抗,还呼唤人民群众的参与。
【课件展示】为什么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会呈现这样的形象特征呢?
【课件展示】出示背景资料:《屈原》的创作背景。
《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为敌手,蒋介石消极抗日,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屠杀爱国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
明确:
因此,屈原的形象也极具深刻性。屈原的满腔怒火,正是郭沫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屈原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向往,正是郭沫若对腐朽肮脏的怒骂,对自由和光明社会的渴望。屈原的形象,寄托着特殊背景下,作者对黑暗的无情鞭挞、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和对联合起来反抗黑暗的呼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创作背景,理解郭沫若笔下屈原形象的时代意义。
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一经上演,便轰动整个山城。屈原的痛斥与怒骂,点燃了每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痛恨压迫的民众的反抗心和爱国心。
课后活动
文学作品源于时代,反映时代,也为时代增辉。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屈原》一剧中主人公的巨大艺术魅力和激情澎湃的战斗情怀。所以,今天的课后活动是:
找到《屈原》其他任一片段,进行角色朗读,感受屈原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话剧魅力。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