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里的富养女儿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么?

自从《我的前半生》之后,亦舒的又一本小说在上映,就是刘诗诗,倪妮演的《流金岁月》。

剧中刘诗诗演的是蒋南孙,生在上海复兴路老洋房里一个没落的家庭,没落就是说,祖上也阔过。

可是到了南孙的爸爸,已经把家里的产业败的七七八八了。

她的妈妈每天就是打麻将跳舞,也不怎么教育她,她的爸爸想要把她培养成所谓的名媛。

当然了,这和上热搜的那个搞笑版的沪上名媛还是不一样的。

她爸爸花了很多钱,给她请最好的老师,学礼仪,学气质,学小提琴,念书,打扮,就是为了让她能够嫁入豪门。

虽然这个出发点令人诟病,她爸爸只是想利用她,但是,这个教养的过程的确发生在蒋父与蒋南孙之间。

我们要品评一段教育的成败,首先要分析施教者,蒋南孙的爸爸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就要看看他这辈子,都在做些什么。

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投资,二是追求有格局的投资。

我们曾经聊过一个笑话,在和平时代,一个富二代最快的破产之路是什么?

就是投资。

你真要是吃喝玩乐不会穷的,吃不穷穿不穷,积极投资会变穷,对于富二代而言,的确是这么回事。

对于一个资产型的家庭而言,就是说你们家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劳动,而是资本利得。

如果你沿着已经去世的老爷子安排的道路,什么也不动,会慢慢的衰落,但这个衰落的过程会持续很久。

因为能做富一代的都不傻,只要不是突发意外走的急,通常在晚年都会多条腿走路,做复杂的对冲安排。

比如有一部分信托,一部分收租,一部分古董,一部分珠宝贵金属,一部分稳定收益的低风险投资,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里没有人才,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过去纺织赚钱,后来贸易赚钱,再后来地产赚钱,互联网赚钱。你没有人才了,就没有办法提前做资产布局、轨道切换。

已故的老爷子没有办法算到几十年的身后事,但这个自然衰落的过程是非常长的,在和平年代,也许会持续三四代人。

那什么情况下会加速衰落呢?就是蒋南孙爸爸做的事,激进的投资。

当然我们这里要注意,投资本身没有错,激进的投资本身也没有错,就像三千里外觅封侯,这个动作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谁去做。

你们家老爷子当年也许就是靠激进的投资起的家,但轮到你就不行,无他,人不行,你没这本事。

这是我说过多次的那句话,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蒋南孙的祖宗能发达,就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蒋南孙的爸爸是个败家子,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

很简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有人就会问了,他终其一生的投资,不就是遛遛的过程么?

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

投资有三要素,不是一要素,是三要素,我强调了八百遍了。

方向,仓位,风险管理。

蒋父挂在嘴边的那两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投资,格局。

这俩词儿大概率是南孙的爷爷、太爷爷留下来的。

从剧本上看,蒋南孙的爸爸,大概是60后,他那个岁数的人,年轻时互联网还没诞生。

90后之前的人,和90后,00后有着很大的不同。

前者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后者是。

前者的身上可以看到很浓的家庭烙印,而后者,可能B站留在他身上的烙印比他的原生家庭都多。

其实80年代的时候已经有保值增值这个词儿,只是小范围内讲,方法无外乎买古董,买家具(红木),买稀缺品(集邮),等等等等。

你要注意,80年代,小范围。

大范围内不会像今天一样聊这个,大多数人不会思考这两个词儿,大家只会聊你是工人,还是农民,是群众,还是干部。

那你说这两个词儿在小范围内为啥能够传播?

很简单,有部分人的祖辈是地主,口口相传留下来的。

比如马未都为什么7,80年代,在古董如同破烂的时代就热衷收这个?凡事都有因。

这个“因”就是马未都的外公外婆是大盐商的后代,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人们是通过所谓的家学渊源来传递认知的。

但这份认知大范围内是不会有的,社会上不会有。从50年到80年,这俩词儿绝对不会出现在媒体上。

实际上,保值,增值这两个词儿,2000年以后才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直到后来,投资变成最泛滥的话题之一。

所以南孙爸爸,60后,他挂在嘴边的那两个词儿,只能是从他的爸爸,他的爷爷那里听来的。

我们在这个话题上有一个断层,长达30年的断层,建国前的人和今天的人一样,一样热衷投资。

可是南孙的爸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留下了一个印象,要投资,这样才能保值增值,这只能算是一个方向。

就像我说过,即便有人告诉你股票涨,或者跌,你也只是具备了一个方向,投资三要素的其一。

如果南孙的爸爸知道第二个要素,他就不至于败光家产,第二个要素叫做仓位。

我说过一句话,如果给你两块钱,你不能赢走整个赌场,让你倾家荡产的上,结局也是一样。

有人很困惑,本金越大,试错的次数越多,整体赢的概率越大,难道不是这样么?

你这么想,已经进入陷阱而不自知了。

你就算倾家荡产,本金能有多大?能有赌场大么?

如果把赌场的本金作为分母,这个分母在你看来,近乎于无穷大,你的本金是2块钱还是倾家荡产,作为分子,在这么大的分母面前,都是零。

换句话说,当你遵守规则的时候,你已经输定了。

赌场的规则是他胜率51%,你胜率49%,他的本金是你的很多倍,长期来看,你必死无疑。

我只给你2块钱本金,就是让你打破思维定式,你要明白,你根本不能遵守规则。

你得让自己从头到尾都成为一个BUG一样的存在。

这是一个不允许展开的话题,我们回到南孙的爸爸。

如果南孙的爸爸能想通这一点,在他找不到办法之前,他就不会赌。

哪怕是南孙的爸爸能够模模糊糊的意识到这一点,当他失去十分之一的家产时,就已经会产生自知之明,就会收手,安于混吃等死了。

这也是一种仓位管理,你不能说输到一无所有才知道自己不行,输掉十分之一,你应该已经明白行不行了。

如果输掉1/10还不能,就说明你下注前根本没有计划,你什么都没有想过,只是从头到尾在瞎赌。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虽然与本案无关,还是展开下最后一个要素,风险管理。

我们说方向,仓位,即便两者你都弄清楚了,没有杠杆也发不了财的,因为自有资金的规模限制,需要太久的时间。

马未都曾经说过,当他明白了不能只买不卖的时候,他才开始能够靠古董发财。

只买不卖的是古董爱好者,有买有卖,才是个古董商,才能发财。

买卖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一种时间的杠杆。

商人为什么讲究周转率,讲究翻台翻的快?因为这就是对时间在加杠杆。

杠杆不一定只有加在时间上,更多的是加在资金上。

比如香港有人专门做劏房生意,你贷款买房的利息大概是4厘,租金是2厘,靠收租无法覆盖贷款。

他们就把一套房子比如两室一厅彻底打通重新隔断,变成好几个套房,每间房都独立厨卫,然后出租,这样租金就是8厘,覆盖了贷款还有得赚。

于是四处拆解,大规模贷款,其实就是套路零首付,一百套,两百套,他们实际上是利用贷款赚取租金和利息的差价。

这里面有风险么?当然有,万一租金大跌,所以就要有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为了对冲杠杆,而杠杆是由小做大的必经之路。

那我们来看下,南孙的祖辈也许是个高手,但到了南孙爸爸这里,一知半解,就像大武小武,学了个降龙十八掌的空架子,但没有功力。

我们今天聊的是南孙的教育案例,但通篇都在聊南孙的爸爸,为什么?

因为他才是问题的关键。

穷养富养,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谁来养,那个施教者是谁?

南孙的爸爸是个糊涂蛋,一个糊涂蛋去教人,用什么方法还重要么?

很多人说南孙的问题在于天真,只相信有情饮水饱。

其实这不是问题的根,问题的根在于她自己虽然琴棋书画、样貌气质样样皆通,但无真才实学。

什么叫真才实学?

作为一个靠资本食利的家族的唯一的孩子,她完全不懂资产管理,当然,她爹也不懂。

剧中蒋家的问题非常多,老太太重男轻女,她妈也当不了家沉迷于麻将,蒋父其实就是个废物赌棍二世祖,说白了这个家庭里根本没有爱。

但即便我给你把这些问题全都解决掉,没落也是注定的。

因为施教者本身是不合格的,蒋父本身不合格。

这样的人去养,去富养,无论是养儿还是养女,最后的结果都是银样镴枪头。

就是绣花枕头,看起来一表人才,谈起饮食男女也算头头是道,但论及仕途经济,一窍不通。

有情从来不是问题,但你要么靠男人,要么自己承担起仕途经济,没有第三条路的。

好比《红楼梦》,贾府子弟其实拿出去论谈吐都很体面,但百无一用。唯一有见识的是托梦的秦可卿,唯一有执行力的是王熙凤。

所以富养的第一课就是仕途经济,第二课才是谈吐风采。

你要先有一颗明珠,再拿紫檀的盒子把它装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