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动起来
让孩子动起来
作者:李广生
体验来自于活动,无活动则无体验,所以很多人倡导让孩子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这里所说的活动,既不排除大脑的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的活动,但特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因此,有体验的课堂其显著的特征则是依托于学习活动的课堂。
诠释知识与引发学习哪一个更加重要?这个问题若是一线教师来回答,肯定会把二者置于同等重要不分伯仲的地位。因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二者确实难以区分主次。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由教师包办达到相关要求。两方面都很重要,让谁屈居次要地位似乎都说不过去。这是让一线教师颇为纠结的一个两难选择。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抉择也许就不那么艰难。对知识的诠释毫无疑问以知识为目的,引发学习则指向人,知识和人相比,谁排在前面,这是不用讨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不重要,只是和人相比,知识再重要也要退而居其次。
以知识为目的学习活动和以人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差异,若是不仔细分辨甚至看不出它们的区别,但正是这微妙的差异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迥然不同的体验。以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因为孩子的天生的差异,则必然造成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人获得失败的体验。在大班额的背景下,教师通常会按照“中等生”的水平安排活动进度,则又会导致超出中等水平的孩子“吃不饱”、低于中等水平的孩子“追不上”的现象。以人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知识不再是目标而是途径和素材,通过知识的学习而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每个孩子(即便是没有学会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和一位语文教师探讨他的课堂教学,我问他:你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先是读,然后讨论,最后是展示汇报,你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想了想告诉我:对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军神”的优秀品质和钢铁一般的意志,形成深刻的理解。我又问他:如果有的孩子无法形成深刻的理解,怎么办呢?他说:肯定会存在这种情况,但可以通过教师的专门指导和小组的相互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学习目标。我又问:假使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都能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孩子们还有什么收获呢?他又想了想说: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和提升。我表示认同,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些能力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副产品吗,还是理解文章主旨是这些能力培养的副产品?……在我的听课笔记上,这里打着一个大大的“?”。
在这节课上,教师让孩子朗读沃克医生的话“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并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动情的读完后说:我佩服军神,但更佩服沃克医生,他也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观点被视为偏离主题,教师一再提醒他认真思考,又请另一位同学回答,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这个小男孩终于回到正轨,对“会说话的钢板”作出正确解释。他体验到的是什么呢——成功还是挫败?
课堂上教师这样说: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请大家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从这段话的前半段,孩子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但后半段明显是让孩子服从,明显是对孩子思维的限制。以知识为目的活动必然以知识的客观性为尺度,“好学生”和“差学生”由此而产生;以人为目的的活动则会以人的发展的多样性为尺度,于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孩子。
无活动则无体验,有活动却未必有教育性体验。因为教育是发展、是解放而不是压抑和桎梏。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一点上教育者基本达成共识。但何为主体,教育界似乎并未给予太多关注。有些教师认为,把读写算等活动交由学生来完成,便是对他们主体性的体现。数学课上,教师布置学生一项任务:测量圆形的周长,再测量它的直径,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最后小组讨论圆的周长和直径存在什么关系。确实,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但能够就此认为实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了吗?有的孩子认真的测量、计算、记录,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对这样的安排好的程序、设计好的步骤、注定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的活动,他们似乎不感兴趣,他们宁愿直接得到结果。甚至有的孩子看到身边的同学专注的测量而露出不屑和嘲弄的表情。被动的去做,即便做了很多,或是说活动很充分,也很难使孩子获得饱满的主体体验。
独立性和能动性是主体最显著的特征,缺少这二者,主体近乎于空谈。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把学习活动交给学生——让你做,却把学习过程掌控在自己手里——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学生因此而成为“打工者”,学习因此而成为为教师“打工”,其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时遭到抹杀。被动学习的体验会让孩子表面显得很勤奋,但实际上很懒惰,低阶能力的训练抑制高阶能力的发展。当他们走进社会,没有人为他们设计步骤的时候,便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但也必须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控制者——能动而非被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
担心学生“学不会”或“学不好”是教师控制学习过程的理由。离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确实会出现上述情况,但我们常常忽视另一个问题:学会学习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体验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其目的在于学会学习。今天他们学会学习,明天才能继续学习;今天他们自主地学习,明天才能自主地生活;今天他们能设计学习,明天才能设计人生。
有体验的课堂就是有活动的课堂,让孩子动起来,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让孩子获益。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