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分手
“体验”是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不仅专家学者,就连一线教师也经常谈到,如:体验过程、体验方法、体验成功等等。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社会上的其他领域也悄然刮起一股“体验风”,比如企业和商家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和产品体验。为什么人们开始重视体验?在我看来,这是以人为本的回归,是对人的尊重的具体体现。体验是人的独特感受,是内在的生命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的对话和融合。对体验的重视,充分表现了对人的内在的生命的高度尊重。
沿着这个思路审视教育领域的体验,我们却发现有些教师对体验的理解有狭隘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有些教师认为,让孩子动手行实践、经历过程、参与活动便是体验,便能收到体验的效果,实现体验的目的。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大量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各种各种的活动中“奔波”,表面看他们确实动起来了,但是真的获得体验了吗?——我表示怀疑。
动手操作算不算体验?若是仅此而已的话,那就算不上体验。因为动手操作至少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机械模仿,二是探索实践。前者强调动手,看重操作的结果;后者强调手脑并用,看重操作的过程。例如,教孩子折一只纸鹤。如果教师带领他们按照规定程序,一步步的动手操作,最终他们能获得什么呢?——不过一只纸鹤而已;他们能够体验到什么呢——不过是一只纸鹤带来的成就感。如此微薄的收获和成就感,就像那只脆弱的纸鹤一样,下课铃一响,就被孩子扔到一边,体验也就随之消失。所以,动手实践不等于体验。
经历过程算不算体验?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就算不上体验。对于经历者而言,同样的经历过程,因为态度和情感的不同,收获会有很大差异。积极的经历者和消极的经历者、主动的经历者和被动的经历者、快乐的经历者和压抑的经历者,虽然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但有的人有收获、有的人没收获,有的人有体验、有的人没体验。所以,经历过程不等于体验。
参与活动算不算体验?若是仅此而已的话,那就算不上体验。对于活动的参与者而言,如果他们没有活动的选择权、主动权,只能按照安排好的、规定好的、设计好的程序和要求参与活动,那么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惟一的收获便是完成任务、实现别人预设的目标。他们在干着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又怎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呢?所以,参与活动不等于体验。
动手实践不等于体验、经历过程不等于体验、参与活动不等于体验,他们仅仅是体验的基础或是说体验的物质条件,要想让体验真正发生,必须有“心”的介入——让动手实践伴随深入思考,为经历过程注入真实情感,使参与活动体现自主选择。身之“体”,心之“验”,是为体验——这是我见到的关于“体验”的最好诠释。高品质的体验或真正的体验是行动与心动的统一体,有行动而无心动或有心动而无行动,是不完整的体验,甚至是虚假的体验。
“生命课堂”提出“有体验”,并非希望课堂充满了实践活动,也并非希望孩子们沉迷于各种活动之中。“心”的介入需要空间和时间,所以“生命课堂”推崇“简单”的课堂,安排少而精的活动,避免孩子因忙碌而无暇思考、因被动而丧失主动,为“心”留白,让行动与心动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