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是肉体,还是石头?|宇帆·早茶夜读637
637| 读城记2020
文/ 宇帆
26岁,文学研究生
一
《肉体和石头》,这次主题书的书名非常有意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当你在欣赏米开朗基罗最为杰出的作品大卫雕像时,眼中看到的到底是肉体还是石头?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一具赤裸而暴露在外的身体所代表的是强壮而非弱小,更代表的是文明。”体格伟岸、神态平静,而眼神坚毅,紧绷的肌肉透露着力量与蓄势待发,这个完美展现男性美感的裸体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文明的希腊人热爱自己的身体,暴露身体、展示自己是肯定自己身为市民的尊严,而城市是一个用石头建筑的,人们可以快乐地暴露的地方。肉体和石头在此取得了和谐。
二
桑内特在导论中将威廉·贺加斯(1697~1764)于1751年所画的两幅版画作比较,认为贺加斯通过《啤酒街》和《杜松子酒巷》两幅版画,展现了18世纪初伦敦的有序与无序。威廉·贺加斯擅长在作品中揭露讽刺社会政治与风俗,他的创作皆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两幅画的创作即是体现了18世纪上半叶的伦敦社会因杜松子酒的引进而陷入一场集体性“狂醉”。
《杜松子酒巷》展现了圣基拉斯混乱无序的场景。半裸的母亲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楼梯上,丝毫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快要摔死。栏杆后的小男孩在跟狗抢骨头吃,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妇正在典当自己的生活器具。远处一个正在跳舞的人手里挥舞着长枪,刺穿了一个幼儿的胸脯。旁边的破旧楼房上还有一具吊死的尸体……人们不是顾着争抢粮食就是在酒精中麻痹自己,没有人在乎身边的人发生着什么。正如桑内特所描述的,肉体都已经失去了感觉,他们感觉不到别人的存在,甚至也感觉不到楼梯、板凳以及街上的建筑物。这种身体接触的缺乏,构成了贺加斯画中城市空间无序的景象。
不同于《杜松子酒巷》所画的混乱社会,《啤酒街》展现的是位于威斯敏斯特的啤酒街的繁荣的商业和人们丰衣足食的祥和景象。他们一边看报纸一边享用着一大杯国产啤酒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卖鱼的女人们都揽着快要溢出的鱼筐。有人在听音乐,也有人在画画,呈现出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之景。桑内特在这里指出,《啤酒街》显示了一群人紧挨着坐在一起喝啤酒,男人将他们的手臂搭在女人的肩膀上。对贺加斯来说,彼此身体的接触代表着社会的连结以及秩序。
从桑内特的叙述可以得出,18世纪上半叶的伦敦,人们身体接触意味着社会的有序,而身体接触的缺乏意味着城市空间的无序。可是,到了今天,想法已大有不同。秩序代表着缺乏接触。
三
人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才建造城市,来到城市生活,追求“无障碍的自由”。而这种想让身体不受阻挡的渴望,伴随而来的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希望与他人保持距离,“对于现代大众来说,他人身体出现在自己面前所带来的只是威胁感”。最近面临毕业租房的问题,在北京又要考虑是否与他人合租,找一个怎样的室友。我发现,在招租信息上写着“室友好相处,可以一起做饭逛街”并不比“室友非常宅或者经常出差,见不到人”来得更让人安心和舒适。
强调迅速、舒适是现代城市设计的追求。然而高速移动“降低了感官对场所和场所中的人所引发的知觉能力”,而舒适会降低一个人的刺激度和感受度,使得个人从公众场合退缩。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越来越退缩到温暖舒适的蛋壳里,感官被剥夺,主动选择了孤立的舒适,而让身体更加被动。
人类文明建造过程中,现代工业文明却越来越缺少伟大创造而似乎走向了乏味与呆滞。个人与周遭的联系不再,对于绝对的“无障碍的自由”的追求反倒让身体被束缚在各种规尺之下。如何让身体重归主动?如何再建立个人与空间环境的联系?恢复疼痛的地方在哪里?桑内特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只能偶尔庆幸于,当城市生病疼痛时,还有人愿与它同在。
今晚二条
“他们再也不是自由的人了,整个一生都不再有自由”
往期
TAN
回顾
看见“看不见”|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城市已经是你家,你得……| 所有的东西,原地刷成了静物| 给城市分类,他很有想象力| 千城一面:最经济的享乐| 道在屎溺垃圾中| 十八年前,几个中学生采访了一位老北京小吃传人| 如此包装,包装如此| 湮没在城市里的女人|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