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与医案两则
五苓散首见于《伤寒论》原文71、72、73、74、127、156条。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终上所述,五苓散见症主要有口渴(71、72、73、156)、小便不利(71、127、156)、少腹苦里急(127)、水逆(74)、水痞(156)等症。其病机为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是为太阳蓄水证。然临证时,亦不可拘泥于以上症状,凡辨证为膀胱气化不利而无热证者,虽不见上述症状,亦可应用。如以下两案医案:
其一:某,女,80岁,每日夜间起夜一两次,每次起夜小便后自觉少腹膀胱部位莫名难受,难以描述,不寒不热,亦不疼痛,饮食二便均可,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
辨为膀胱气化不利,五苓散证。处: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20g。三付水煎服。
结果:服药一剂,无改善,二剂知,三剂已,继服三剂而安。随访两年未复发。
其二:某,女,82岁,患者曾有心衰病史,服中药而获痊愈。最近几个月自觉少腹部及腰部冷甚,入夜加剧,起夜小便时自觉小便寒冷如冰,饮食可,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略有水滑。
辨为寒湿肾着兼膀胱气化不利,五苓散合甘姜苓术汤证。处: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20g,干姜15g,炙甘草10g。三付水煎服。
结果:一剂知,二剂已,继服三剂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