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对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陈振濂几点意见!

沙孟海,又名沙文若,1900年生,浙江宁波人。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书法教授等。
沙孟海创作珍贵视频,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揣摩!

沙孟海写给刘江的一封信

刘江同志:
各位想可回校,行万里路,收获一定很多。我因患膀胱癌来北京就首都医院诊治,估计暑假前不能回校,深为抱歉,鉴于此次全国书展于座谈会的倾向,书法篆刻应重视传统,这与我们平日主张是符合的,说明群众意见是正确的。现在我对五位同学(注: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陈振濂)学习研究上想到几点小意见:
1.全国书展评选上注重篆体的正伪,这是对的,古文籀篆变化繁多,我们学习,主要应抓小篆。对小篆的形体结构,必须加一番切实功夫,及早打好基础。我上次建议做《篆诀》注释,或可着手进行。五人同往或逐段分工,可商量一下,这工作可包括暑期在内。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孙沙力先生提供)

2.听说全国书展正楷极少,我们对正楷功夫应加以重视,是否各人就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典型作品中选取一﹑二种经常临习,这也是基础。所谓典型作品,应将刻手不佳的碑版除外。刻手不佳的碑版非无可以取法之处,但只供参考,不作为正式临习对象。这也许是我的偏见。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孙沙力先生提供)
3.一般书人,学好一种碑帖,也能站得住。作为专业书家,要求应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是文学,或是哲理,或是史章传记,或是金石考古……当前书法界主张不一,无所折中,但如启功先生有学问基础,一致推崇,颠扑不破。回顾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上海滩上轰动一时的人,技法上未始不好,后来声名寂然,仅是缺少学问基础之故。这点我们要注意。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孙沙力先生提供)
4.学问是终生之事。学校规定研究时间只短短两年,希望在两年中打好坚实基础。一方面多看多写,充分了解字体原委变迁,博取约守,丰富自己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还必须及早学会阅读古书能力,查考古书能力。这里所谓古书,不仅仅限于直接有关书法的书。阅读能力,请听听章祖安先生的意见。查考能力,我感到最好注意“目录学”。康南海勉励后生做学问,先看看张之洞《书目答问》(此书标名张之洞,实是缪荃孙代笔)。各位如有兴趣,也不妨看看《书目问答》,全面了解古书类目,对今后做学问有不少帮助。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孙沙力先生提供)

5.凡为学问,贵在“转益多师”。各位研究学习,第一要虚心。我们几个人多少有一日之长,趁现在集处一堂,可以共同研讨,同学之间也各有短长,可以互相切磋。第二要有大志。常言道“抗志希古”(古是指古人的长处),各位不但要赶上老一辈,胜过老一辈,还要与古代名家争先后。潘、陆二先生创办这个专业,有远大的理想,可惜他们已不在人间。现在书法专业只我们一校,国家赋予的任务甚重,我们要特别珍重。
以上意见是否存当,请你和诸、章诸先生指正!
我因病床还未补上,在家等待,大约明后天可住入。驰想南天,家书代面,信手拾牋,只供参考。
此问各位先生各位同学近好!
沙孟海 6月15日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孙沙力先生提供)

刘江,1926年生,四川万县人。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57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受教于著名绘画大师潘天寿,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
现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

王羲之经典名帖高清摹本 

全套10张16帖

原定价698元,现价268元,省430元

王羲之,中国书法的一座丰碑。他完善了楷书,将它从此定形;他美化了行书、草书,使之更加成熟。从唐朝至今,王羲之书法引领了华夏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 
本套王羲之书法手扎,集中了王羲之经典名帖《平安帖》、《何如帖》、《 奉橘帖》、《游目帖》又名《蜀都帖》、《远宦帖》又名《省别贴》、《上虞帖》、《得示帖》、《丧乱帖》、《二谢帖》、《姨母贴》、《寒切帖》、《快雪时晴帖》、《初月贴》、《孔侍中帖》、《频有衰祸帖》、《忧悬帖原帖》,共10张16帖。采用优质宣纸高清复制,无限接近于真迹,最小的毫米题跋清晰可辨,是赏析、临摹、交流、装饰的书法佳品。
丹青飞狐文化艺术沙龙专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