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 青蒿寄哀思

青蒿赋

作者:赵邦振

清明将至,青蒿渐渐地旺盛起来了。这青蒿虽算不上有"离离"之势,倒也鲜嫩勃发。于是,便有许多少妇老妪,挎篮提剪,走向那春风乍起的原野。

咱们民族认识青蒿的历史已相当久矣,《诗经-小雅-鹿鸣》里有这样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这里的"苹″、"芩"即是蒿类植物,而"蒿"则是直指"青蒿"了。看来,青蒿是温驯的鹿最喜食的植物。

而我们的祖先,早已将青蒿入药了,据药学记载,它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等功效。中华名医扁鹊、华陀、张仲景、葛洪、李时珍……对青蒿都有过研究,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到了当代,一生热爱中华本草的屠呦呦更把对青蒿的研究推向了高峰,提制出了青蒿瑰宝一一青蒿素,向世界宣示中华的科学命脉是植根于中华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的。

特别让人惊羡的是,我们的祖先,还把青蒿演化为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食材。

在这里,我首先想起了东汉末期的著名文学家曹操的《蒿里行》。这首借用汉乐府旧题来揭露当时社会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惨状的古体诗,让我有了想法: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那么这"蒿"是否就是青蒿?如果有这种指向,可见乱坟岗是青蒿最易聚集的地方。这就让人进一步展开了神思:那些凄凉的白骨野魂,靠什么来排遣他们的孤寂?看来只有这萋萋的青蒿最能抚平其惨苦的心灵了。

于是乎,我们的祖先,从青蒿身上领知到了真情,并把自己对先人的哀思寄托到了青蒿的身上。由此,青糕就诞生了!我们的祖先,一辈又一辈,将饱孕绿汁的青蒿收拾干净,焯过水,捣成细末,和入绵软的糯粉之中,制成了绿绿的、糯糯的、香香的青糕。这青糕,不仅仅是饱了口福,更重要的是浓缩着对先人的重重怀想,怀想着先人的生养之恩、怀想着先人的慈爱之情……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在这一块一块小小的青糕里泛现出幽幽的光泽。

此时,我突然回想起不久前读到过的一篇文章,那是前联合国执行局主席德国人特维叟-莱特写的,他说中国人的最大宗教信仰是"祖先情结"或者说是“根源崇拜",这正是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而岿然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以为,他的话确实总结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不是吗?在一万个中国人中,可能就有一万个人有着一种共同的想法: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叶落归根、上轮下接……中华子孙往往把祖先、故乡、自己视为一体。这种观念,看似保守,其实充满了奋进,由于保守才让我们守护住了祖先的荣誉,谁敢侵犯亵渎祖先我们就敢于与之拼命;而奋进能为祖先争光,为祖先争光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记得战国中期曾经发生过一场燕、齐之间的即墨之战。当时的齐国七十多座城被燕国所占,只剩下了即墨与莒两座城市,已处于亡国的边缘。

即墨被燕军久久地围住,情势相当危急,守城军民的斗志已严重动摇。关键时刻,即墨守将田单为了激励军民斗志,故意放出假消息,宣称齐人最怕的是先人的坟茔被掘、尸骨遭侮,如果这样,齐人必降。燕军指挥劫骑果然中计,在城外掘坟焚尸,最终激起了即墨军民的愤怒和斗志,后来在田单的巧妙战术下,一举反击成功,收复了全部失地,恢复了元气。

此例说明,"祖先情结"、"根源崇拜"的力量是何其巨大!

崇尚祖先,我们的民族把这项文化工程创造得臻于至善,以至于形成了一整套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三大"鬼节"——农历四月的清明节、七月的中元节、十月的寒衣节。这些节日,除了祀奉鬼神、纪念先人之外,更重要的还与农事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了宗教、习俗与生活的高度结合,这是许多民族的文化难以企及的。

青蒿,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珍!你似一条无形的大缆,将上下几千年中华历史牢牢地拴联在一起,让这个民族紧密团结、刻苦奋进、努力强盛!

兄弟姊妹们,当你嚼着幽香糯滑的青糕时,你还觉得这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吗?我的青蒿!

2019年3月16日

图片/桔子姐姐

排版/聪丛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今日诗词】小巷 被一场雨借用···

    今日诗词刊出作者 梅宇峰   寒塘鹤影   琴墨     殷红   清泉  东荣    林成君 小巷  被一场雨借用       文/寒塘鹤影 几瓣儿粉红的张望 和菱花窗被风摇醒 睡意 只一眼,便迷失 ...

  • 清明节日,祭拜先人,寄托哀思,珍惜当下!

    清明,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祭拜先人,寄托哀思.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要珍惜.把握当下,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活得幸福,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 蒿,出现在李白、苏轼的诗中,获得过诺贝尔奖,也是餐桌上的常见菜

    蒿是蒿类植物的总称,蒿类植物植株含挥发性精油,具有特殊香味.中国产的蒿属植物有八十多种,常见的有青蒿.艾蒿.茼蒿.芦蒿等等. 蒿草是一种野草,李白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 仰天大笑出门 ...

  • 母亲节前寄哀思

    ​又到一年母亲节 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眼泪落下 妈妈 好想再听听您的声音 看看您慈祥的面容 可天堂没有 微信电话 妈妈 你在天上过得可还好吗 可曾听到 儿的想念牵挂 小时候 您的膝盖是扶手 扶着它学会站 ...

  • 【文化宁海】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花香里             说丰年 文字:小白 摄影:濯清涟 民以食为天,食以谷为首.最近一段时间,利用双休时间去乡下割稻,美其名曰:城市支援农村.久无劳作的我,一身细皮嫩肉,经骄阳.烂泥.镰刀 ...

  • 清明是一种文化信仰,祭祖哀思,后人当勉。

    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 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 忆逝人,追哀思,薄酒敬一杯; 生者安,逝者息,心痛付纸灰; 怀千古,化情长,天地有轮回. 又是一年清明时,一样的雨纷纷,一样的行人匆匆,却再 ...

  • 清明祭!第73集团军官兵为先烈扫墓献花寄哀思

    清明时节雨水纷纷 烈士英魂荣归故里 他们从未远去 一直在照亮新时代革命军人前进的路 为英烈献花.脱帽默哀.瞻仰纪念碑 近日 第73集团军部队官兵走进烈士陵园 缅怀先烈.祭奠英魂 寄托无尽哀思和敬意 不 ...

  • 深情寄哀思!回忆袁隆平的59件往事

    袁隆平! 无需赘述,这三个字在世人心中重千钧. 他择一事终一生,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他伟大却并非位高权重,他吸粉无数却并非光鲜亮丽,他是这个时代男女老少最喜爱的"偶像". 所有 ...

  • 中元节,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 「 中元寄语 」 凉雨 ...

  • 清明祭英烈,别样寄哀思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 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 ...

  • 寒衣节里寄哀思 且行且惜眼前

    寒衣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祭拜先人,寄托哀思.也在这一天,懂得珍惜,悟透人生. 失去的不能再来,拥有的要珍惜.把握当下,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活得幸福,才是生 ...

  • 遥寄哀思悼两翁,医食无忧壮图绘——痛悼袁隆平吴孟超两巨星陨世

    诗作/李清喜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仅仅相隔5分钟,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