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时观音尽心尽力帮助的唐僧,为何成了她占据大唐的最大障碍?

(博士论西游第七二四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54)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观音不让唐僧从容阅读“三藏真经”,更没有让唐僧宣讲和展示真经的功能,那是因为,她有着借取经行动来改善自身处境的动机,但是,随着取经行动的开展,她却发现,唐僧却成为了她占据东土大唐地盘的最大障碍。

因此,观音必须让唐僧马上回到东土、即刻返回西天,看似给唐僧立即封佛,其实是要去除他在大唐众生心目中的影响,使他不再成为她占据东土地盘的障碍!

不过,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唐僧一个凡僧,他真有这么大的能量,仅凭一次取经行动,就能让在天庭和佛派混迹多年,与各位高层神仙关系交好的观音侧目而视吗?情况还真是如此,甚至还有可能超出观音的预期,因为,他有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唐僧得到了东土大唐众生的支持。应该来说,在唐僧西行取经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东土大唐众生的信任和支持,这不仅与他拥有显赫的身份,更是因为他拥有深厚的佛学素养。

唐僧是状元陈光蕊之子,也是宰相殷开山的外孙,是典型的官宦子弟,同时,他还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御弟”,身上笼罩着皇亲的光环,再加上其徒弟众多,因此,唐僧在大唐的人脉基础极为深厚。

从小就进入佛门的唐僧,经过潜心努力学习,他拥有了深厚的佛学素养,在取经行动实施之前,他已经被称赞为“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得到了大唐众生的支持和信任,被选为“水陆大会”的坛主,登坛为众生说法祈福。

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西行取经回到东土的唐僧,他如果再登坛宣讲“三藏真经”,并且再展示出真经“劝善、度亡、脱苦和修真”的强大功能,让大唐众生得到福报,他不想到到众生支持都不行!

其次,唐僧得到了众多神仙的支持。尽管佛派神仙“金蝉子”经过投胎转世,从如来的二弟子变成了凡人唐僧,但是,凭借他先前的佛派神仙的身份,以及其取经团队领导核心的地位,他也得到了众多神仙的支持。

我们已经知道,唐僧原来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并且因燃灯向他传授《心经》,又转投到了燃灯的门下,也就是说,他与现在佛派掌门人如来,以及与过去佛派掌门人燃灯,分别都成了师徒关系。

“一徒二师”的关系,确实也让如来产生了诸多不满,所以,在如来为阻止观音入驻大唐,采取措施破坏取经行动时,根本不顾惜唐僧的性命,选择了向他少传经卷、传给“白本”的方式。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唐僧取经成功、灵山封佛之后,两人的并未消亡的师徒关系,唐僧仍然会得到如来的支持;而唐僧作为燃灯从如来处挖过来的人才,燃灯更是会对其青眼有加、大力支持。

唐僧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核心,又是悟空、八戒和沙僧的师父,他们师徒四人一十四年的朝夕相处、相依为命,结成了深厚的师徒感情。在取经成功修成正果后,三位徒弟不仅会对唐僧大力支持,而他们背后的太上老君和玉帝,也将会对唐僧高看一眼!

再次,唐僧得到了取经之路沿途众生的支持。唐僧师徒的漫漫取经之路,也是为沿途各地消灾降福的历程,王室、官府和百姓有难,只要被他们遇到,师徒四人就义不容辞,降妖除魔,造福一方,得其帮助的众生无不感激涕零,更是对他们真心信奉。

死后重生的乌鸡国王,让人“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夫妻团圆的朱紫国国王,“捧毂推轮”,送别唐僧;父女重逢的天竺国王,“教摆銮驾,请老师父登辇,差官远送,那后妃并臣民人等俱各叩谢不尽。”

得到甘霖济生的凤仙郡,建起一座“甘霖普济寺”,“殿左边立起四众生祠,每年四时祭祀”;狮精尽除的玉华州,“城里城外,若大若小,无一人不称是罗汉临凡,活佛下界”;永蠲灯油之役的金平府,“为唐僧四众建立生祠,各各树碑刻文,用传千古。”

被救下童男童女的陈家庄百姓,为他们建立救生寺,“专侍奉香火不绝”;得以重生的 1111名比丘国小儿的父母,为唐僧师徒“传下影神,立起牌位,顶礼焚香供养”;免以蟒蛇精惊扰的驼罗庄各户人家,“骑骡压马,花红彩旗,尽来饯行。”

东土众生的支持、沿途百姓的信奉、各路神仙的力挺,唐僧所拥有的这三个条件,可以说,在西游世界中,还很少有神仙能与唐僧相比,其中就包括观音!因此,观音怎么可能会让唐僧从容回到大唐,成为自己占据东土的障碍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