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啦·非遗:以玉雕追寻文化足迹

“谦谦君子,比德与玉”,

玉,单从矿物学角度来说,

它只是一种美丽的石头,

然而,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

却赋予了玉礼乐教化的道德内涵。

古人常说玉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解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悠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严于律己、心智坚韧、品行端正、为人清廉、心地仁厚,

这是玉的品行,亦应是玉雕匠人的品行,

如此,才不辜负那一方好玉,不辜负那一份传承日久的技艺。

蒋宏利,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他对于玉雕的执着不仅在于玉雕的技艺,

更在于对玉雕文化的探索,

玉雕艺术评论家陆华先生曾赞誉其为“学术玉雕”,

被公认为学院派玉雕艺术的领军人物。

出生于曲艺之乡的他,

对于艺术有一种莫名的敏感,

喜欢曲艺,热爱泥人,

从小便出入于各种少年宫学习素描绘画,

大学时更是义无反顾考入美院,系统学习玉雕知识;

与玉结缘,

或许便是他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然而,

任何一项技艺的炉火纯青,

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蒋宏利当学徒时第一件玉雕作品,

因为不小心切断了一条马腿而导致整块预料报废,

这次意外也蒋宏利深深意识到:玉雕这个行当,翡翠、白玉等昂贵材质天天在手上过,丝毫马虎不得。

高超的悟性,严谨的作风,加上自身的勤勉刻苦,

蒋宏利很快便掌握了津派玉雕浑厚大气的风格,

然而他却并未沾沾自喜,止步不前。

上世纪90年代,

蒋宏利又只身前往上海,

拜海派玉雕名家张焕庆为师,

学习以精巧和创新见长的“海派玉雕”,

自此,其玉雕技艺融津派和海派两大派系,

形成造型比例精准、文化氛围浓郁的独特风格。

玉雕,

是对技艺的探索,亦是对文化的孜孜追求,

以简单的线条,

展现内敛含蓄的追求,

传达出感官上的简约和品味上的优雅。

也有人说,玉雕是如同中国书画般的艺术,

以朴素的色彩,

引领人们进入一种氛围,

如同中国画的留白,

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玉石原石经手工匠人的精雕细琢,

焕发动人心魄的光彩,

不经意间,

触动人的心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