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选盲盒,哭哭啼啼回家去,盲盒随机性带来的育儿启发
你拆过盲盒吗?那种不知道里面是啥的不安感和打开之后的满足感,是否让你久久不能忘怀呢?
这不,带妹妹在商场溜达的时候,看到满满两排的盲盒机,就想让孩子也体验一下这种“刺激”,谁知道竟然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战争”。
妹妹新手上阵,显然有点懵,但抽了几个之后,她就开始明确地表达自己想要一个芭比娃娃。我解释说:“这个机器是随机的,抽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妹妹点点头,结果出来的不是芭比娃娃,她突然就开始嚎啕大哭,周围的人都侧目看过来。这一下把我搞得措手不及,勉强安抚好后,赶忙离开了商场。
回家和先生一阵抱怨,妹妹又开始大哭,说就要芭比娃娃。无论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一下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就在闺蜜群寻求帮助。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闺蜜们纷纷表示自家娃被盲盒“坑”得不浅,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干这种未知的事情。
可是我却在思考,盲盒之于孩子,真的是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吗?
“盲盒”对娃诱惑力<期待值
朋友小可也遇到了“盲盒”问题,她带孩子在商场游戏厅玩,看到一个类似扭蛋机的机器。里面恰巧是宝宝喜欢的海底小纵队手办,孩子嘴里嘟囔着要巴克队长,结果出来了一个呱唧,一连刷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得到巴克队长。孩子的期待化为泡影,就开始嚎啕大哭。
小可委屈地说:“本想让孩子开心一下,谁知道还给整哭了。”
盲盒对于大人而言,有不确定性,又有惊喜感。但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却只想要自己心有所属的玩具。什么收集的快乐,什么随机性,他们都无法理解并感受。
这是大人和孩子的认知差异所产生的结果,也是孩子成长阶段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其实玩盲盒并不是这些年才有的新项目,仔细想来,我们小时候的很多游戏,都是利用了盲盒的原理。印象最深的就是干脆面里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卡片,你能知道你买的哪袋干吃面里能得到你想要的那张卡吗?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盲盒带有鲜明的IP形象,吸引大小朋友的注意力。
据CBN Data与天猫联合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具有IP加持的盲盒更受欢迎。
这样带娃接受盲盒随机性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让孩子接触盲盒类的游戏,并非正确之举。孩子未来一定会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也会经历很多的“盲盒”事件。盲盒,看似是个游戏,得到是个玩具,但它背后的生活奥义,也值得我们深究。
对于孩子而言,想要更好地接受盲盒,建议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试试这么做。
A. 让孩子先明白收集的乐趣
盲盒里面的玩具都不同,不少孩子也是拿来收集,想要获得全部的形象。那么就需要先给孩子灌输收集的概念。
孩子可能突然就会开始喜欢“捡垃圾”,当面对宝宝的这种行为时,我们总是会大惊小怪“好脏啊!”“别捡,那不能碰!”但也许孩子只是捡起来地上落灰的一片树叶,捡了几块看起来脏兮兮的石头。这些微小的事物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并想要带回家珍藏。
因此,非常建议父母们在给孩子做好清洁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多发现,多收集,明白事物的多面性,即使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也有千变万化。
B. 让孩子理解什么是随机性
和孩子解释随机性时,我们往往会用“买彩票”来形容。殊不知,你用了一个孩子不明白的事物来解释另一个不明白的东西,他自然无法理解。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搓卡机吗?五毛钱能搓出五张卡,也许会搓出一样的,也许会获得新卡。但最期待的就是那张磨砂卡,这里的磨砂卡等同于现在盲盒中的隐藏款。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讲解这种随机性,产生共情,他也能更好地接受。
多拆“盲盒”,有益于孩子成长
据调查显示,我国Z世代(出生于1995年以后,2009年以前)人口总数约为1.49亿人,他们是盲盒消费的主力军。在ACG(动画、漫画、游戏)影响下长大的这代人,盲盒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来说,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鲁迅先生在散文集《风筝》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而生活中的“盲盒”事件数不胜数,能让孩子做到接受拆盲盒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1、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像妹妹这种五六岁的孩子,不明白随机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也无法强求她明白其中的玄机。但通过日常交流和经历,逐渐让孩子接受盲盒的事实,也并非难事。可以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和得失,是一个人心理强大的标志,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2、 有助于孩子进行社交
每当我家哥哥拥有一张新的奥特曼卡片之后,就会在同学群里展示一番。我接他放学的时候,也能经常听到他在和班里的同学讨论奥特曼的事情。有一次发现他们班比较内向的一个男生,也加入了他们的聊天大队。
盲盒中能打开什么东西,谁也不确定,而孩子们之间则可以因为这个不确定,进行有效社交。
3、 教会孩子懂得珍惜和分享
也许有人打开盲盒以后发现是自己已经拥有一个,也许有人打开以后会惊喜地发现已凑齐了所有。
凑齐所有的孩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我们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凑齐所有不易,要学会珍惜,不要随意丢弃。而面对别人的失落,也可以落落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成果,共同欣赏。
凌晨妈妈来叨叨: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玩具是孩子的天使,任何一种玩具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别用大人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的行为,盲盒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孩子早晚会接触,即使没有盲盒玩具,也有盲盒生活在等着他们。教会孩子成长,方为父母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