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驿马▪建新:纪念母亲之“我送母亲去疗养”
纪念母亲之“我送母亲去疗养”
作者/太行驿马▪建新
每年农历七月是我母亲的忌月,每到这个月份,不由就想起了已离开我十多年的母亲王秀兰,生前的一件件往事。其中“我送母亲去疗养”一直是我一生中一次幸福的回忆……
1983年4月,我在家休年假,母亲所在的单位从省里分配到一个疗养指标,决定安排母亲去疗养。因当时厂里的生产任务很紧,厂领导就跟我母亲协商说:“您的大孩子不是在家休假吗,让您的大孩子代替厂里送您去疗养可以吗?”我母亲高兴地赶忙答应道:“可以,可以。”于是,我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母亲是厂里有名的劳动技术能手,每天都是早早上班,忙到很晚才下班,且常年如一日,为厂里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从无向厂里要过特殊照顾,很受厂领导和职工的爱戴。这次的疗养指标,是厂里在母亲快要退休前特意为回报母亲而安排的,疗养时间为三个月。
母亲从小就跟我的姥姥,随当军人的姥爷在外辗转南北,整日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过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生活。解放后虽然因公出过几次门,但单独一人要在外地生活三个多月还是第一次。全家人听说母亲要去外地疗养,都为之非常高兴。收拾行装时,母亲习惯地从衣箱里找出一块方布单子,选好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打成一个小包袱,说:“这就行了。”我和弟弟、妹妹坚决不同意,说:“现在出门谁还用布单子包袱。”不容分说,妹妹小风就跑到街上买了一个又大又结实的带拉锁的帆布提包,把母亲衣物装了进去。这个提包在当时还是很流行的,也很实用,硬是让母亲也“洋气”了一回,赶了赶“潮流”。
疗养地在河南省原洛阳地区临汝县境内的温泉疗养院。我跟母亲上路后,一路行程,母亲一切都是听我安排。我讲什么,母亲就认真地听什么。好像不是我陪母亲,而是母亲陪我。第一站到了洛阳,下车后我拿着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和疗养证件,先到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介绍处登记。那时候,各地的旅馆都是国营的,是不直接接待的外地旅客的,必须得有旅馆介绍处的介绍,才能予以安排住宿。这是计划经济的规则。旅馆介绍处根据旅客要去的地方和各旅馆的住客情况,给旅客指定旅馆。因此,根本没有个体旅馆安排人到火车站拉客、抢客现象,服务态度也没有现在那么“热情”、周到。运气还算不错,天黑前我和母亲很快被安排到距火车站和汽车站都不远,且比较繁荣地段的一家国营旅馆内。可能因这个旅馆地理位置较好,人已住的很多,价位比较低的大房间内十几张床铺也都住的满满的,晚上十点多了,还南腔北调地聊天、交谈,声音嘈杂,可以说到了客满为患的程度。当时,就是这种社会经济状况,对一般出门的旅客来讲,没有什么要求,能有一个地方住,就算是不错的了。我和母亲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度过了途中第一个夜晚。
那时,人们出门一般是不讲究吃住的,尤其是到大城市,主要是看看外地的景色或购买点稀罕的特产。我这次陪母亲在洛阳的心情,主要是想让母亲借此机会看看洛阳的景色,调节一下长年在车间工作的紧张情绪。洛阳素称是中国历史的“九朝古都”,有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更巧合的是这个时候正赶上举办首届“牡丹花会”,可谓天赐良机。我把这个想法跟母亲商量后,母亲很感兴趣,马上就说“洛阳牡丹可有名了”,而且还立刻说出了洛阳历史上的几个典故,什么洛阳桥啊、洛河图啊,可想而知,母亲的心情当时是多么高兴。
洛阳市王城公园是举办“牡丹花会”的中心场所。第二天一早,我和母亲简单吃了点东西,就乘公共汽车直接到了王城公园,看竞相开放的牡丹。公园内已人山人海,还有不少的外国游客。园内牡丹百花争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母亲置于这花的海洋,兴趣很浓,指着其中一株紫色的牡丹说:“听说有一种黑牡丹很名贵,这是不是呀?”我是不懂这方面知识的,为了迎合母亲,便说:“可能是吧。”洛阳牡丹是天下闻名的,又赶上这么一个花会,实属运气得很。公园内还有一座汉代古墓,我和母亲也顺便看了看。
从公园出来之后,我们沿街观光起了洛阳的市容市貌。不仅公园里生长着牡丹,就连街上的街心公园及街道两边的花池也都长满了盛开着的牡丹花。真不愧为洛阳是“牡丹之都”。在其中一街心公园处,有位经营照相的师傅,看出了我们是外地来的,就热情地招呼我们道:“来一次不容易,照张相留个纪念吧!”于是,我和母亲在此情不自禁地,按照照相师傅的布置,选择了一个有代表性的背景,留下有生以来的第一张合影照片。这张非常珍贵照片,至今我一直用心珍藏着。
还有一条街正在搞花灯展览,街道两旁布满了五颜六色样式各异的彩灯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造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的造型,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不停地摇晃着帽子上的两边“冒刺”,栩栩如生。母亲一眼就认了出来,说:“这不是牛得草吗?”因为,母亲对“七品芝麻官”这出戏太熟悉了,不仅多次看过,而且剧中扮演“七品芝麻官”的演员牛得草就是鹤壁市豫剧团的,跟母亲同住在一个城市。在此见到,犹如异地见到了一位“老乡”,倍感亲切。不知不觉,天已是下午时分,隐隐约约感到饿了,我和母亲就在街上找了一家个体饭馆,简单地吃了点饭后就又继续在街上观光了。因为,我的目的主要是想让母亲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悔,没有领着母亲到大饭店好好吃上一顿。这天,还和母亲还在一家电影院看了场电影,记得是描写山里农民在外界的影响下,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内容,片名叫《野山》。总之,这一天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
龙门石窟与我国的敦煌石窟、云岗石窟并称三大石窟之一,是洛阳的又一景观。我决定也要领母亲去看一看。第二天我和母亲早早就从旅馆起身,备了点面包和水,乘直达旅游汽车到了龙门石窟。整个石窟座落在洛阳南20多里的伊河河岸西山的崖壁上,数不清的大小不一的佛龛、佛洞成一字排开,佛像形态各异。我和母亲依次观赏着这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母亲还时不时地指着一尊尊佛像问,这个叫什么,那个是什么。遗憾的是我大部分不能回答出来。因为,我也是第一次游览龙门石窟,有的也只能是临时抱佛脚,看完介绍后再讲给母亲听,自然是听起来费劲了。那时,好像还没有导游,有解说员也是不对个人服务的。在看石窟最大的一个佛龛“奉先寺”时,需要登上很高台阶,母亲说:“我不上了,你上去看吧!”这时,我才意识到母亲累了,也感到母亲对此的兴趣不像观赏牡丹花那样有兴趣了。我想,这缘故除了是母亲累了外,多半就是我讲解得不清楚了。母亲之所以没说,是怕影响我的兴趣。母亲累了,此时我也感到有点累了。我的目的是陪母亲,母亲不想看了,我还上去干什么,以后我来的机会还多着呢,所以当时我也就没有上去看这最主要的一个佛龛。事实上,后来直到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也没有再去,但我并不感到有任何遗憾,并且还想把这个“遗憾”一直保留着……
游览完龙门石窟后,已是下午,没有时间再游览洛阳的其它地方了,因为母亲疗养报到的时间就到了。于是,我和母亲就从龙门石窟坐直达交通车赶到洛阳市长途汽车站,预购了两张到疗养院的车票,第三天一早就离开了洛阳。大约上午十点多时,我和母亲在中途一个叫官庄的地方下了车,之后又转乘疗养院的一辆接站车,又行驶了五六里路,才到达了目的地。在疗养院我很快就办完了母亲的入院疗养手续,把母亲安顿好,并与母亲一同在疗养院吃完午饭,就沿原路顺利返回了。
后来我回到单位不久,还收到了母亲的一封来信。母亲告诉我,她在那里生活、疗养都很愉快,疗养院还经常组织大家到外地旅游,让我不要挂念、担心。母亲还告诉我说,同室住的一位工友,是许昌来的,人很热情,非要让她家的一位女儿认她做干娘不行,总之,都是让我高兴或让我放心的话。
这次送母亲疗养,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陪母亲出门游览,也一直是我想念母亲中的一次幸福的回忆……
(2010年9月初稿,2021年8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