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对自己同胞反而更苛刻?外国人优先的毛病得改

  什么叫“外事无小事”?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在全球关系中相对“弱势”,导致中国人特别在意外国人的看法,甚至拿中国人和外国人双重标准对待。
  伴随着这种事情演化到了国内治理,很多时候就出现了“外国人优先”,似乎外国人在中国处处受到优待,已经成了习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女性在对待国人的时候,要彩礼,要车要房,但是对外国籍则非常现代化,没有一点要求。
  对外来的客人我们确实应该热情好客,但长期以往却与对待同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病毒期间,外籍人士到中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但是在青岛就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外国人返回青岛崂山居家隔离,却向志愿者提出众多要求,各种生活用品,吃的喝的,就连宠物猫的猫粮猫砂都要让其购买。这名志愿者表示,一到饭点,自己都顾不上吃,也得先把他们的饭解决。
  为了能够让老外现做现吃,保证每天食物的新鲜,该志愿者每天都需要穿梭在市场里不停地采买。  
  为什么老外能居家隔离,崂山区所有人员都能够享受一对一服务吗?如果买菜的话谁掏钱?网友对此纷纷提出质疑,这与国人隔离的区别太大。
  另一起事例同样是在崂山,外国人核酸检测时插队,甚至大骂排队的中国人,可崂山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维持正常秩序,反而央求外国人给面子。
  “外国人优先”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只是青岛这样,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外国人在中国丢东西总是很容易找回,外国人录取分数线总是很低,总之,外国人优势无处不在。
  我们不排除个别国人有着“崇洋媚外”的意思,觉得国外的空气都是甜的,所以在对待“洋人”这件事上,不知不觉放松了。
  再者,我国人素来睦邻友好,乐善好施,外国人刚到中国,无论是服务人员,警察都会对他们友好客气一点。
  从这也就延伸出另外一个现象,很多国人认为我们打开国门把外国人请进来,自此他们是客,我们是主,好的东西就应该拿出来招待他们,哪怕是自己会受点委屈。最后也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给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待遇,以至于很多外国人的薪水也自此大幅度上涨。 
  可以说中国人在对待外国人的时候,不是天生自带的“奴性”,而是一种惯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长期养成的“洋人至上”的观念,是一种民族自卑的体现。
  就比如我们潜意识里认为,以西方为主的洋人代表着先进,文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这是一种“刻板的印象”,也因此刻在我们心中,并不是几件“厉害了,中国”就能够替代,改变的。
  唯一能够改变这种现象的,只有我国人民自信的长期培养。
  在历史的条件下,或许“外事无小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如今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领军国家,在我们的国土上,对待外国人友好并没有错,但“外国人优先”这个毛病得改。
  我们对待中国人,对待自己的同胞,不应该比对待外国人更苛刻,反而应该更友好。
(0)

相关推荐